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试验,在牛顿环的中心发现了亮斑,并且仅用一个平凸透镜演示出了牛顿环,出现的牛顿环不是空气隙的两个界面反射的光进行干涉的结果,用激光对传统牛顿环装置进行演示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2.
大师的启示     
 今年是著名的英国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诞辰180周年,他在物理学史上的地位与牛顿、爱因斯坦齐名。麦克斯韦把电、磁、光等现象用简洁的麦克斯韦方程统一了起来,在近代科学史上,这是继牛顿统一物体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以后实现的第二次物理学大综合。他在1873年出版的《论电和磁》,也被认为是继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之后的又一部最重要的物理学经典。没有电磁学就没有现代电工学、电子学,就不可能有电气化、雷达和无线通信,也就不可能有现代文明。1931年,在纪念麦克斯韦诞生100周年时,爱因斯坦把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贡献评价为“自牛顿时代以来物理学所经历的最深刻最有成效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牛顿对力学的研究牛顿的生平伟大的英国科学家伊隆克·牛顿1643年生于英国东海岸乌尔索浦村。他的父母是不大富裕的农场主。牛顿开始在一个乡村学校读书。1661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他大学毕业之后,沿着科学的阶梯一步步上升,于1669年当了剑桥大学的教授,适年二十六岁。牛顿在剑桥大学工作期间,写了一部力学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个题目是与当时的科学理论相符合的,因为那时把物理学叫做自然哲学,而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这本书的第一版于1687年问世,书中阐述了经典力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不可压缩非牛顿粘性流体二维定常流动的第一边值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不可压缩非牛顿粘性流体二维定常流动的第一边值问题,在比以往较弱的假设条件下证明了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相似文献   

5.
一、牛顿的墓志铭牛顿病逝后,英国政府在他的墓碑上用拉丁文镌刻了墓志铭。墓志铭列举了他在科学上的伟大成就,最后写道:“欢乐吧!人们!在你们中间存在着点缀人类的珍品!”  相似文献   

6.
韦斯特福尔(Richard S. Westfall,1924-1996年)是美国著名科学史家,以其对17世纪科学革命特别是牛顿的研究而著称,1985年曾获得科学史研究的最高奖萨顿奖章.他的<永不止息>(Never at Rest:a Biography of Isaac Newton)是权威的牛顿传记,<牛顿物理学中的力:17世纪的动力学科学>(Force in Newtons Physics: the Science of Dynamics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和<近代科学的建构:机械论与力学>[1](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cience: Mechanism and Mechanics[2],以下简称<近代科学的建构>)则是其研究科学革命的最著名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7.
科学传统对科学的基础研究有十分重要的导同与规范作用。牛顿依附于17世纪的科学传统,因而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中独领风骚,然而在他的探索过程中,最关键的进展恰恰发生在他突破了这种产学传统的束缚之时,牛顿对科学传统的天才把握,对今天的物理学基础研究仍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8.
牛顿学说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顿(Newton, (1642~1727)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在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他的各种学说从18世纪开始陆续传入我国,对我国的科学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本文将分三个方面介绍牛顿学说在清末前传入我国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关于光是粒子还是波的争论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科学最初萌芽的时候。牛顿提出了光的粒子理论,而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认为光是一种波。到了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是由称为“光子”的粒子组成,借此解释了光电效应。光电效应的发现对物理学影响深远,并为后来量子力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墨子的科学技术教育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独树一帜。他关于几何学的点、线、面、圆、体的论述比欧基米德要早近三百年 ,他提出的力学原理比牛顿力学三定律要早整整二千年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讲述光沿线传导原理的人 ,他倡导科学技术应成为造福于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欧洲普朗克望远镜最近测量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存在宇观不对称,这种整个宇宙的不对称性不能用现有理论解释,人们需要对传统理论进行新的考察。任何理论在创建时都有一些假设前提,这些假设前提构成了理论的基础。在牛顿力学中,牛顿假定存在惯性系,所有牛顿力学方程只对惯性系成立。相对论则以四条公理作为逻辑起点。讨论理论的逻辑起点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尤其是研究理论的适用范围时,内部逻辑很难帮助找到突破口,而解剖理论的基础则是有效方法之一。本文详细分析了牛顿力学和相对论的理论基础,运用了一些新的方法,得到了一些新的结论,这些新的方法和结论将有助于对未来理论发展趋势的把握。  相似文献   

12.
光的故事     
亲爱的少儿朋友们,你们知道光吗?当旭日东升、世界一片光明时,这是阳光;在黑暗中,人们点亮蜡烛,就会产生烛光;燃烧火把时,就会有火光;打开霓虹灯后,就会有五彩的灯光……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又发现和运用了激光。光对人类和地球上的万物来讲太重要了!人们对光的认识,通过漫长的劳动实践和科学实4验,也在一步步加深。远古时代,人类认为光是神或上帝创造的。到了近代,人们对光有了科学的了解。伟大的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工作室里用三棱镜把白光分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后,人类才第一次窥探到光的奥秘,并把烛光、火光、阳光等…  相似文献   

13.
改变牛顿环传统的观察方式,观察透射光的牛顿环.通过增大玻璃平板上表面和透镜凸面的反射率,可提高干涉条纹的可见度.并分析了不同反射率情况下透射光和反射光干涉条纹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少儿科技》2011,(11):8-8
科学大师牛顿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实验室,有时整天整夜守在实验室里,为他做饭的保姆只好把饭菜放在外间屋的桌子上。有一次,一位朋友来看望牛顿,在实验室外间等了好久,肚子饿了就把桌上的烤鸡吃了,又等了许久没见人,便不辞而别。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近代科学产生的背景及牛顿一生的伟大成就出发,阐述了牛顿与近代科学间的关系,提出:在一定程度上,牛顿的研究及成果导致了近代科学的建立。此外,对牛顿本人的自然观和科学研究方法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非精确牛顿类方法的收敛性问题.假设非线性算子满足γ-条件,那么可以建立非精确牛顿类方法的半局部收敛条件;并且,给出一个数值例子说明了本文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1666年,牛顿在研究光的特性时发现,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变成彩色光(见图1和图2).据此,他推测太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散射",把七色光称为太阳的光谱. 上面这种对光谱的理解虽然不算太准确,但是和光谱的定义"光谱是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形成的图案"也相去不远.  相似文献   

18.
墨子的科学技术教育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独树一帜 ,他关于几何学的点,线,面,圆,体的论述比欧基米德要早近三百年,他提出了的力学原理比牛顿力学三定律要早整整二千年,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讲述光沿线传导原理的人,他倡导科学技术应成为造福于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17世纪后半叶,从英国科学家艾萨克&#183;牛顿手中诞生的“牛顿力学”被科学史家视为近代科学的发端。牛顿力学是阐明“受力物体如何运动”的一门科学。空中飞行的棒球。天上掉下的雨滴自不用说,连我们自己身体的运动——总之,我们日常见到的一切物体的运动,差不多全都在牛顿力学的“掌控之中”。  相似文献   

20.
在Hiroshi Yabe等提出的新拟牛顿方程基础上,给出一类新拟牛顿算法(称为MBFGS算法),同时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结合Wolfe搜索准则,证明了MBFGS算法具有全局收敛性,并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一般的无约束优化,本文的MBFGS算法是正确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