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以对苯二甲酸为有机配体,Fe(Ⅲ)为中心金属,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Fe),通过XRD,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MIL-101(Fe)吸附溶液中的As(Ⅲ),考察了溶液pH值、反应时间、溶液浓度及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H对吸附影响明显,pH=9时,吸附效果最佳;MIL-101(Fe)对As(Ⅲ)的吸附速率较快,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等温吸附实验数据用Langmuir和TemKin模型拟合良好,303 K条件下,MIL-101(Fe)对As(Ⅲ)的最大吸附量为211.42 mg·g~(-1);热力学参数ΔG、ΔH均小于0,吸附过程为自发放热反应;MIL-101(Fe)的中心金属Fe与亚砷酸根的配位作用在吸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负温度下的热力学及统计理论,论证了lim T→-0 Cx=0仍然成立,并由此式及负温度下的热力学第三定律论证了lim T→-0 (ΔS)_T=0同样成立.指出了如果lim T→-0 C_x→C_x~0(常数),则负温度下的热力学第三定律是不独立的,并可由负温度下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导出.  相似文献   

3.
用电化学方法测量了二元溶液体系的混合熵。将亚铁氰化钾溶液与铁氰化钾溶液混合成一系列"反比溶液",每对反比溶液可以组成一个浓差电池,并测量其电动势。溶液混合过程的总电功可以通过可逆电动势Erev与溶液组成x关系曲线计算,从而得到混合吉布斯自由能ΔmixG。根据理想溶液体系ΔmixG=TΔmixS的性质,进而推算溶液的混合熵ΔmixS。实验设计用于验证理想溶液的热力学性质,增强学生学习物理化学课程的真实感。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个新的电化学实验,以铁氰化钾和亚铁氰化钾为研究体系,利用二者的共轭溶液设计可逆电池,将溶液的混合过程用一系列比例不同的共轭溶液组成的可逆电池代替。通过测定电池的电动势,获得电动势和溶液浓度的关系,再通过多项式拟合,得到溶液混合过程的热力学函数混合熵ΔS。介绍了实验的设计思路,探讨了该实验用于本科教学所取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杂化材料[Cu(2,2'-bipy)_3]_3(P_2W_(18)O_(62)),其结构采用FT IR等手段进行表征,利用亚甲基蓝(MB)溶液为探针进行材料吸附性能的探究,并探究了p H值,染料初始浓度及温度等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p H和高温有利于该材料对MB的吸附.由实验进一步分析可知,该吸附过程分别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二级动力学模型.其热力学参数(ΔG00,ΔH00和ΔS00)表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的,通过探讨对系列染料的吸附性能探讨可知,[Cu(2,2'-bipy)_3]_3(P_2W_(18)O_(62))对阳离子型染料如罗丹明B等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应用Corning一价阳离子选择性电极和Orion固态氯离子选择性电极组成无液接可逆电池Cl--ISE/RbCl(m),H2O(1-x),DMF(x)/M+-ISE通过测定上述测量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m),根据溶液热力学原理,运用扩展的Debye-Huckel公式,计算求得了RbCl由H2O至(H2O-DMF)混合溶剂的标准迁移吉布斯自由能ΔGt。运用Cox离子溶剂化配位模型,求得了RbCl在混合溶剂化数(n++n-),并对RbCl溶剂化数的某些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配合物RE(HSal)3.H2O(HSal=C7H5O3;RE=Eu,Gd,Tb)的热化学性质。方法采用燃烧量热法。结果合成了3种稀土水杨酸配合物RE(HSal)3.H2O(RE=Eu,Gd,Tb)。在298.15 K下,用精密转动弹热量计测定出配合物的恒容燃烧能ΔcU,分别计算出它们的标准摩尔燃烧焓ΔcH m和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 m。结论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得到的热力学数据为扩大应用范围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导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在二肽-水混合溶剂中的电导率,计算得到CTAB在这些体系中的临界胶束浓度和胶束化热力学函数.结果表明,二肽-水混合溶剂中CTAB的临界胶束浓度受温度和加入的二肽浓度的影响.二肽的存在增加了CTAB的表面活性,使其临界胶束浓度减小;胶束化过程的自由能变ΔGom均为负值,表明CTAB在二肽-水混合溶剂中的胶束化过程是自发进行的;ΔHom对自由能变ΔGom的贡献相对于(-TΔSom)对自由能变ΔGom的贡献小很多,胶束化过程为熵驱动过程,且存在焓-熵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9.
1 单模光纤的偏振特性单模光纤中传输的基模 HE_(11),在光纤截面内,可看作是由电场振动互相垂直的两个本征线偏振模合成的,即 HE_(11)由 HE_(11x)和 HE_(11y)合成。在理想光纤中,HE_(11)模是在各向同性介质中传播,其传播常数β_x=β_i,即 HE_(11x)和 HE_(11y)模简并。因此,在理想光纤中传输的光,其偏振态不会发生变化、在非理想光纤中,或由于外界对光纤的扰动,会引起各向异  相似文献   

10.
改变乙醇在混合溶剂中质量分数(x=0%,5%,15%)的条件下,测定了无液接电池(A)和电池(B)的电动势,确定了AgCl-Ag电极和Zn电极及其电极对在溶液中的标准电动势,计算ZnCl2在混合电解质溶液中的热力学迁移性质和平均活度系数r±.  相似文献   

11.
用Galerkin方法研究了一类多维非线性色散波动方程utt-Δutt-Δu=f(u)的初边值问题,得到了其整体强解的存在性及唯一性,并在一定条件下证明了整体解的不存在性,给出了其解爆破的时间上界.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电动势法测定了无液体接界电池Pt,H_2(101.3KPa)|HCl(m),DMSO(x),EtOH(y),H_2O|AgCl-Ag的电动势。其中当DMSO的含量分别恒定在x=10.20%(wt)时,EtOH的含量分别取y=10、20、30%(wt),温度区间为298.15~318.15k;温度间隔为5K.根据实验测得的电动势,计算了迁移热力学函;发现当DMSO%(wt)恒定时,ΔG_t~0与EtOH%(wt)有线性关系,而ΔH_t~0和TAS_t~0随EtOH%(wt)的改变,都有最高点出现。并据此讨论了溶液的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13.
将磁化后的凹凸棒土用于吸附废水中的Cr(Ⅵ)。研究了吸附剂量、温度、吸附时间和p H值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磁性凹凸棒土对Cr(Ⅵ)的吸附能力随着吸附剂用量的增大而降低。吸附动力学实验证实了Cr(Ⅵ)在凹凸棒土上的吸附服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而Langmuir模型很好地反映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对热力学参数ΔG,ΔH和ΔS的计算可知,磁性凹凸棒土吸附Cr(Ⅵ)是自发、吸热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李海英  孙磊 《山东科学》2010,23(4):10-12
给定一个连通图G=(V,E)及其一棵支撑树T,图G的一个L(d,1)-T标号即函数g:V(G)→{0,1,2,…},满足:(1)如果xy∈E(G),则|g(x)-g(y)|≥1;(2)如果dG(x,y)=2,则|g(x)-g(y)|≥1;(3)如果xy∈E(T),则|g(x)-g(y)|≥d.假设图G有一个L(d,1)-T标号函数g:g(V){0,1,2,…,k},则图G的所有L(d,1)-T标号函数中最小的整数k记为L(d,1)-T标号数λdT(G,T).本文证明了若G是无K1,t(3≤t≤n)的连通图,其最大度为Δ,|G|=n,T为G的任意支撑树,则λdT(G,T)≤tt--12Δ2+Δ+2d-2.  相似文献   

15.
§1 引言本文是文的继续.为节约篇幅计,我们将利用的概念和符号.考虑形如G~n(θ,Δt) (a≤θ≤b,0≤nΔt≤T) (1.1)的矩阵族.研究一般差分格式的稳定性将归结到研究矩阵族(1.1)的一致有界性.本文§2采用的方法也得到(1.1)的一致有界定理.§3对一类差分格式证明了低阶项不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Bi(Ⅲ ) X(Cl-,NO-3 ) H2 O体系中各固相稳定存在的pH范围 ,运用同时平衡原理和质量平衡原理对Bi(Ⅲ ) X(Cl-,NO-3 ) H2 O体系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和计算 ,在此基础上绘制了Bi(Ⅲ ) X(Cl-,NO-3 ) H2 O体系在 2 5℃时的各种沉淀物的平衡浓度对数 pH图 ,确定了各种固相沉淀物稳定存在的pH值范围 .结果表明 :溶液中铋离子和氯离子 (硝酸根离子 )的浓度及溶液的pH值是影响各固相稳定存在的重要参数 .由热力学图可得出 :可以直接从溶液中沉淀得到Bi2 O3 ;要得到高纯度的BiOCl或BiONO3 必须严格控制溶液的pH范围 .这为铋的湿法冶金过程和化工产品的湿法生产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半线性发展方程(A)(_t-Δ)~2u=F(u_t,D_s~2u)和(B)_t-Δ)~2u=F(u,u_t,D_xu,D_s~2u)的小韧值问题,在对幂性非线性项F■=0(|■~(1 a))之整数a与空间维性n之间满足某些限制条件下,利用线性方程解的L_p-L_q估计和插值定理,设计出基本迭代空间.仿照[1]中对半线性波动方程的处理方法,利用压缩映象原理证明了在时间大范围内解的存在唯一性,也展示了当t→∞时解的某些渐近性质.  相似文献   

18.
用滴体积法测定了标题二元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了两纯组分的饱和吸附量和吸附常数。为反映混合吸附时表面积发生的变化,利用实验数据得到了该体系的β^σ(π)函数式。以Siddiqui和Franses的方法求出了不同摩尔比二元混合溶液的γ、Гt和θ值,其结果与实验相符。  相似文献   

19.
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Cu(I)和Cu(Ⅱ)在气态、固态和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在无机化学中常用热力学分析和讨论化学问题,有利于提高该课程理论和实际联系.在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判断式△rG(θ)m(T)=△rH(θ)m-T△S(θ)m中,常用△rH(θ)m(298.15k)代替△rH(θ)m(T),△rS(θ)m(298.15k)代替△rS(θ)m(T)进行有关计算,既方便又快捷,其误差也较小.为此,从定性和定量方面对△rH(θ)m和△rS(θ)m随温度变化进行讨论,以便加深其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