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智能终端呈现出迅猛发展趋势。智能终端的使用已经引起各类内容服务提供商的关注,纷纷将应用、服务、内容转移到移动智能终端并开发出相应的应用。而智能终端是依赖近场通信技术来实现业务功能的。该文首先近场通信技术的应用情况、基础术语及定义,然后分析此次研究方向和测试线路,最后结合渗透测试工作实际情况,对该公司的门禁卡、车库道闸进行测试,验证NFC、遥控道闸的安全薄弱点,通过实例演示以展现NFC、遥控道闸被控制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2.
近场光学扫描技术是近年兴起的高新技术之一。超近场光学扫描尚未见报导。本讨论超近场光学扫描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其超分辨理论。  相似文献   

3.
近场无线通讯技术是一种短距离高频的无线通讯技术,即NFC。在现如今的商业环境中,近场无线通讯技术在安卓系统中的应用变的越来越重要,该文分析了近场通讯技术的相关设计和发展状况等。  相似文献   

4.
针对近场通信在移动支付、隐私认证、物流溯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设计了资源约束的物理访问控制系统,该系统在硬件上主要由接入点、控制器、访问控制服务器和近场通信终端组成,在应用软件上主要由安全传输协议层和应用协议数据单元层组成,基于以上软硬件构建的物理访问控制系统在原型机测试中能够达到0.2 s左右的接入性能,为进一步研究近...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传感器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RFID、Zig Bee技术和NFC近场通信等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应用,正在成为众多企业、高校研发和创新的方向.本文结合CC2530无线单片机Zig Bee定位技术在煤矿的应用,介绍Zig Bee定位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代战场装甲救护车内缺乏便携式医疗设备的情况,本文设计一种适用于装甲救护车的腕式体征参数监测装置.装置采用基于反射式原理的MAX30102生物传感器获取光电容积脉搏波(photo plethysmo graphy,PPG),利用低通滤波器、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去除PPG信号的高频噪声和基线漂移,通过STM32单片机完成信号处理以及计算血氧饱和度、脉率参数,体征参数不仅实时显示在OLED屏幕上,也写入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标签,通过近场通信阅读器传输至终端供医疗人员参考.经测试装置血氧误差为±3%,脉率误差为±5次/min,近场通信成功率97%.  相似文献   

7.
近场通信交易在当下社会中发展迅速,可以适用交通、零售等多种领域中.随着交易过程的透明化,用户交易隐私等却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提出一种NFC匿名支付技术的方案来保护用户交易隐私,其实现了各种必要的安全属性,包括匿名、不可链接性和不可否认性等.  相似文献   

8.
刘新东 《科技资讯》2011,(35):25-25
3G通信技术是一种支持高速度数据传输的技术,因而在消防通信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首先对3G通信技术进行介绍,然后系统分析3G技术在消防通信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具体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的门禁系统面临着多方面挑战,将云安全技术与门禁系统结合可有效地提高其安全性与可靠性。基于云安全的多方式识别门禁系统以单片机控制门锁开启或关闭出入口,通过网络与云安全服务器和用户移动通信设备相连,并辅以无线输电技术、指纹识别技术、蓝牙近场通信技术提升可靠性。该系统是一套完整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门禁系统解决方案。在通过需求分析、针对性软硬件设计、系统整体搭建测试3个步骤后得出了测试结果。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光学显微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场光学显微术的发展及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展望近场光学技术的发展,探讨了近场光学显微术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信计量工作是通信运营商生产和网络维护的技术基础,通信事业的发展对通信运营商的计量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这些要求主要体现在除了要加强传统的计量技术工作外,还要增加管理层面和协作层面的工作内容,实现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  相似文献   

12.
超高时空分辨光谱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作者工作介绍和总结了超高时间空间分辨光谱学及其在介观体系和纳米材料超快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首先简述了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工作原理; 然后介绍了结合近场显微镜和飞秒时间分辨光谱技术获得时空超高分辨光谱的方法; 对其中的一些具体科学问题进行了分析; 最后通过几个典型的例子说明了超高时空分辨光谱学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3.
低信噪比条件下的平面等效源近场声全息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低信噪比条件下的近场声全息成像效果,提出一种低信噪比条件下的平面等效源近场声全息方法,其将近场声全息对声场还原度高的优点和声源定位方法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相结合。该方法首先结合压缩感知技术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在未知声源数目情况下求出虚拟声源在平面分布,再利用传导矩阵求出近场平面声压分布。通过仿真分析金属弹性材料壳体振动的近场声辐射,将该方法与Fourier变换方法、常规边界元方法以及传统等效源方法的近场声全息效果相比较。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性能可靠且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可作为低信噪比条件下平面近场声全息方法的一种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4.
射电望远镜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干扰信号经由大口径抛物面结构反射后会对观测系统产生较大影响,其电磁兼容分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问题.针对大口径抛物面近场耦合分析面临的电大尺寸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对称性的时域近场物理光学法,解决了大口径抛物面近场电磁散射计算问题.阐述了物理光学近似法建立抛物面近场电磁散射模型的原理,利用局部格林函数近似法简化了计算过程,采用高斯数值积分方法进行面元积分,得到了焦点处近场散射场强.在此基础上,结合抛物面结构和应用场景,提出了基于空间对称性的高效计算方法.最后基于矩形金属板和小口径抛物面模型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并对25 m大口径抛物面天线近场散射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本文提出的基于对称性时域近场物理光学法为大型射电望远镜近场耦合分析提供了一种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5.
《华东科技》2004,(1):103-103
朱一波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以及通信网络技术方面的专家,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通信技术的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早在长途电信局工作时,朱一波就曾参与引进我国第一个INTERNET公众网的项目,是上海节点的主要技术骨干。  相似文献   

16.
早期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标准规定13.56 MHz无线通信卡的数据速率最高到848 Kbps,在智能手机NFC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通信要求达到超高数据速率(very high bit rate,VHBR).近场通信卡(proximi-ty integrated circuit card,PICC)接收电路数据速率提升的难点主要在于移幅键控法/移频键控法(amplitude-shift keying/phase-shift keying,ASK/PSK)接收器的设计,其在实际应用中受码间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ISI)、功耗、电路复杂度等限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完整的低功耗PICC解调解码电路设计,包含高定时精度的全数字定时恢复电路.设计实现采用标准0.18 μ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工艺,实现了147 pJ/bit的能效,可应用于ASK 0.106~3.39 Mbps数据速率通信.  相似文献   

17.
跳频通信技术具有可解决工作频带拥挤、进一步提高抗干扰、抗衰落的能力、确保更安全的通信等优点,自20世纪40年代问世以来,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尤其是在军事电子对抗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现已成为军事通信和商业通信中的有力工具。在简介跳频技术的基础上,详述了数字化技术用于跳频通信系统的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由于科学技术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电子通信技术对社会群体的生活以及工作的影响日益加大。作为当代高科技技术,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良好,但当前电子通信系统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有效改善,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工作、学习以及生活方面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摆脱了传统生活以及工作方式的空间与时间的局限,降低了时间成本,促使社会生产以及生活的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很大程度改善了社会生活方式。该文通过简单了解电子通信系统,探析电子通信系统当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无线激光通信(Wireless Optical Communication)又称自由空间光通信或大气激光通信,是近年来出现的通信热点,它是以大气或者自由空间为媒介,让载波激光在大气中传输有效信息的一种新型的通信技术。无线激光通信有无线电通信的便利性,同时也继承了光纤通信的绝大部分优点,尤其是大通信容量的特点。它凭借着传输速率高、方便灵活、保密性好、抗于扰性强等特点脱颖而出,在民用和军用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新兴的通信技术。文章主要介绍无线激光通信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无线激光通信关键技术技术,以及国内无线激光通信应用的现状,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EDA技术是计算机时代的产物,是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简称,其基础是CAD、CAM、CAT以及CAE。EDA属于设计中的一种辅助工具,要求设计者将硬件语言作为基础开展文件设计工作,之后计算机系统会自动对文件进行编译和整合,实现仿真目标,同时可以完成对目标芯片的编程下载工作,目前该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子线路中。本文对EDA技术进行概述,并分析了其在通信电子线路中的具体运用,旨在推广应用CDA技术,促进通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