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运用抽样理论分析了光纤传像元件的传像机理,导出了光纤传像元件分辨率测量中所产生的莫尔条纹线对数与原鉴别率板图案线对数之间的关系。当输入鉴别率板图案的线对数高于1/2光纤传像元件抽样频率时,就会产生莫尔条纹现象,两者线对数之和为光纤传像元件的抽样频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异型传像光纤束成像的算法结构,提出一种基于DM642的异型传像光纤束成像算法的实现与优化方法.该方法结合DM642的硬件结构和汇编指令执行流程,并针对这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系统在速度和效率方面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可以满足成像算法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3.
空间遥感成像时,为提高图像信噪比,串行扫描方法得到广泛运用。设计了特殊排列的光纤束,利用该光纤束耦合的扫描成像系统,通过控制扫描步进长度,让目标依次通过每层光纤束,获取多幅数字图像。将多幅数字图像还原目标图像时,借助模拟积分的概念,提出了简单平均、选择平均和加权平均三种处理方法,更加有效地提取了图像特征和消除脉冲干扰。  相似文献   

4.
酸溶法是制造柔性光纤传像束的先进工艺,而三坩埚法拉制3层同轴单丝是酸溶法工艺中的关键技术。为了保证三坩埚法成纤时芯料、皮料和酸溶玻璃的物料平衡,首先设计了柔性光纤传像束的单丝直径和断面结构,测定了芯料、皮料和酸溶玻璃的黏度-温度曲线以及密度,并采用流体动力学的方法分析了玻璃在坩埚内的流动状态,最终根据流量平衡的原理提出了三坩埚设计参数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根据误差分析对计算参数进行调整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结合X射线像增强器便携成像这一特殊需求,分析了针对该类观瞄目镜开展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必要性。从像增强器器件的层面,给出了该类观瞄目镜的系统设计约束与要求。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该类观瞄目镜的具体设计示例,分析了该类光学系统的具体优化设计方法,并分别从厚度、曲率半径、圆锥系数3个维度开展了具体的系统优化设计。最终,基于光学传递函数评价方法,逐步地对比分析了优化设计与系统性能提升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X射线反射材料和反射材料表面粗糙度对毛细管光学元件传输效率的影响,介绍了近年来以金属为反射面的单毛细管光学元件的研究进展,并对该类元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信息变换器     
美国和日本已经广泛地在电子学、自动装置、计算机和测量器件中使用压电激活晶体、非晶体和聚合材料。1995年美国工业界制造了价值14亿美元的压电陶瓷元件,2002年美国输出了价值2亿美元的该类元件。美国政府为这个领域的研究每年拨款4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火工技术领域中的几个方面,提出开展理论和实验研究意见,例如:关于灼热桥丝式电火工元件,延期火工药剂,传爆系列的可靠性;动力火工元件的能量输出等,试图通过对有关问题的论述,对火工技术发展方向提出概括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光的衍射原理,采用二元光学技术制作光学元件.分析了透镜成像的标量衍射理论,研究了二元光学元件的制作方法,讨论了二元光学在透镜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表明,采用折射面和衍射面组合技术,可以校正单个透镜的球差和色差,从而使剩余的高阶像差很小.  相似文献   

10.
波导全息指纹图像传感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传统的光电指纹图像传感器尺寸、重量和功耗过大的缺陷 ,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波导全息元件、光纤束及 CMOS图像传感器等微光学器件的指纹图像传感器。介绍了波导全息指纹图像传感器中的波导全息元件、成像系统及计算机接口部分设计制作原理。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仪器中微光学元件的应用显著地降低了尺寸、质量和功耗 ,使指纹图像传感器更易于集成和应用 ,波导全息指纹图像传感器还能获取更高质量的指纹图像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输电线路使用红外检测手段进行发热缺陷检测的经验,通过对典型发热缺陷的分析,提出了输电线路发热元件的类型和特点,阐述了热像的分析方法和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12.
复杂曲面光学元件应用于光学系统中可以增大系统设计自由度,同时减少系统所需元件数量,有利于实现光学系统的紧凑化、轻量化,被誉为现代光学系统的变革性元件,被广泛应用于空间光学、光刻系统、汽车照明等领域,极大推动了航天、国防及高科技民用事业的发展。然而,复杂曲面光学元件对面形精度要求较高,如何对其面形进行高精度检测从而指导加工成为限制该类元件大范围应用的瓶颈。文章对10余种常用的复杂曲面光学元件面形检测方法进行了分类梳理,按照是否采用干涉原理,将检测方法分为非干涉检测法和干涉检测法两大类,分别介绍了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回顾了各方法的发展历程,着重分析了几种典型方法进行面形检测的特点,并对未来复杂曲面光学元件高精度面形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13.
谢鸿志  张涛 《科技信息》2013,(5):383-384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光纤带二次套塑生产线电控系统的研制过程中,采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PC、PLC、智能化元件以及PROFIBUS-DP现场总线控制技术,使生产线具有较高稳定性、可靠性和易维护性,描述了PC、PLC、智能化元件以及总线控制技术在光纤、光缆制造设备中应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光纤光栅传感系统使用光纤作为测量元件和信号传输介质,为提高光纤对温度、应力的敏感程度及准确定位能力。文章对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基础知识、系统维护、制作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锈钢金属橡胶(Metal Rubber,简称MR)材料制备的新型过滤元件具有孔隙可调、耐高低温及耐腐蚀等一系列优异特性.基于MR材料制备过程的钢丝螺旋卷制备与编织、片状毛坯卷绕和三维毛坯冲压4个基本工序,以及编织过程的均匀性假设和冲压过程中圆柱形毛坯径向拓扑关系不变的两个假设,建立了圆柱形MR过滤元件的三维可视化数值模型.基于此模型,获得了孔隙度与各个制备参数关系的关系式,重点探讨了孔隙度与元件高度和选用钢丝直径的关系,首次实现了该类新型过滤元件基于模型的结构特征参量及过滤性能的预报预测,为此类元件的优化设计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光纤传感器的分类及特点, 详细介绍了光纤传感器在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和发展状况, 包括Boeing公司、Airbus公司、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等对光纤传感器进行的应用研究. 指出了光纤传感网络在相关应用中应考虑及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展望了基于该类传感器的健康监测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EDFA的增益平坦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长周期光纤光栅和吸收光纤制作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平坦化元件.EDFA在31nm的范围内,不平坦度约为±0.5dB.  相似文献   

18.
波像差法构建非球面干涉检测的误差分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球面元件光学干涉检测中,获得客观、准确的面形信息是实现元件快速、确定性制造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实现大口径光学离轴非球面反射镜的高精度检测,对其干涉检测结果中的误差信息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将离轴非球面反射镜检测工装视为具有5维自由度空间刚体设想的误差分离矩阵,并从波像差理论出发,寻求出调整误差作用分量的分立表现形式及影响参数,建立了计算机辅助检测大口径光学离轴非球面反射镜的基本模型。仿真分析结果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一个一维无限深势阱中受周期性驱动的粒子的不连续二维映像模型的随机网结构,解析说明了不连续边界及其像集合的性质,数值研究了该类随机网的机制以及两类精细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南诏大理国史料传世不多,对于治史者而言,文献无所征是相当棘手问题。幸而南诏大理国建寺造像甚多,图像写史的内客相当丰富,其中2部宗教绘画手卷流传至今,一是《南诏图传》,二是大理国《张胜温画梵像》。前者描摹诸佛、菩萨、梵天和国主法相,是以静态图像为中心的对称式组合;后者则更侧重于叙述故事——以连贯情节与动态场景来铺叙观音七化与南诏开国的历史,也就是东南亚南天密教观音佛王信仰传入南诏,并逐渐为王室所信奉的过程。2部画卷曾引起了海峡两岸学者们的重点研究,对深入探索南诏大理国民族宗教文化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