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利用劳动人口接受教育的总年限作为人力资本总量的度量,细致地分析了劳动人口素质和数目对人力资本总量增长的贡献,同时讨论了高中、大学招生数和人口等指标对其的影响,并对中国1995-2005年劳动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动态预测,考察了中国近几年教育扩展和人口变动对人力资本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一个表征劳动力素质的指标--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对封闭系统的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模型作了改进.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预期工作年限,引入了预期工作年限系数,并利用1995年抽样调查的劳动人口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比较了模型更改前后所得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以人力资本有效劳动模型为基础,通过受教育年限法对山东省近7年的经济数据进行相关和回归模型分析,得出了山东省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山东省的经济增长带有明显的物质资本推动型特征,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较低.据此提出了加大教育投入,坚持"产学研"结合,配合高教的人才引进机制,鼓励科技创新等建议,以满足"科教兴鲁"、"人才强省"战略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1995-2014年我国粗离婚率、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就业率和受教育程度为评价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3阶滞后的向量自回归模型,首先通过方差分解探索房价、就业率和受教育程度对离婚率的影响,其次利用聚类分析方法把中国各省市的离婚率分为五类进行分析,最后利用VAR模型预测了我国未来四年的离婚率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线性模型中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和统计学软件SPSS,选用1947-2014年新生儿人口数据为参考数据序列,通过参数检验与残差分析验证ARIMA模型在人口预测分析上的可靠性.模型的拟合与实证分析说明时间序列分析在人口预测问题上的有效性,可对中国婴儿潮做短期预测.本文还对2015年到2030年新生儿人口数进行统计分析,预测第四次婴儿潮的到来.这将给社会计划生育、教育、交通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s,SOM)模型,用这种方法处理了中国2000年和1992年不同地区人力资本的构成数据,其结果直观地显示在二维图形上,并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论表明:中国人力资本构成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但从发展角度来看,除个别地区外,各地人力资本构成情况相对稳定,其差异随时间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7.
首先对所采用的基本模型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进行阐述,然后通过对有关历史散据的分析和应用,提出用以衡量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静态指标体系.并用统计回归的方法得出结论:①1978-200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较大部分比例是由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带来的,体现出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特征;②人力资本存量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对产出的贡献率为正值,但贡献率比较低,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而且与发展中国家也有一定的差距。并对结论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实现人力资本驱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是河南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受教育年限法估算了河南省2006-2013年间的人力资本存量,结合GDP和物质资本投入,运用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计算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河南省人力资本贡献率较低,河南省经济的发展依然主要依靠物力资本的投入,这对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结合分析的结果和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人口转变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1990-2013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人口转变带来了2个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红利效应,一是劳动力数量的充足供给,二是老年人口增多导致社会储蓄增加带来的资本积累,这2个效应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将人口年龄结构与教育水平相结合,进一步研究了人口红利作用下的人力资本效应.从全国层面来看,人力资本效应显著,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效应显著,而中、西部地区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计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David Romer的人力资本模型,利用其提供的计量模型,结合1978-1994年的实际数据,对这几年间中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计量,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针对这个结果,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增长上限与劳动者最优受教育年限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劳动者最优受教育年限的因素,并构建了一般性地反映人们在就学和就业之间进行选择的最优化模型;应用格林公式,着重讨论了人力资本增长潜力对劳动者教育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模型的结论与实际的决策行为是一致的,显示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加强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人员的素质,改善就业环境,是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紧要任务,只有加强人力资本的投资、改善正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和再就业培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做出保障。  相似文献   

13.
利用河南省1978—2005年的相关数据,根据卢卡斯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运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河南省人力资本存量、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水平的产出弹性,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人力资本平均增长率,以此分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力资本投入产出交互影响效应的实际测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外学者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投入占用产出理论与方法,编制了2000年人力资本投入占用产出局部闭模型.提出人力资本直接消耗系数和直接分配系数矩阵,给出人力资本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交互影响的测算方法.分析了二者的后向与前向联系以及人力资本部门投资对GDP的后向和前向效应,获得人力资本相对于其他部门投资在整个经济中的推动作用和需求拉动作用,以及通过这些作用对其他部门的总产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经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经济模型分析了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对经济产出的贡献;阐述了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安排对人力资本载体、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激励;对人力资本所有者凭借技术专利、经营管理能力参与收入分配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尝试运用计量模型量化人力资本的货币价值,提出基于人力资本的货币价值的收入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对我国农业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娟 《科技与经济》2011,24(4):78-81
根据我国1990—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人力资本增长模型,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人力资本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对农业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推动效应。而各层次教育程度的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有明显差异,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对农业经济产出的贡献最大,但目前我国农村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重偏低,仍需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17.
结合前人研究,依据工作的复杂程度及相应的能力要求,以受教育程度为计量标准,将人力资本划分为创新型人力资本、职能型人力资本和普通型人力资本3类,通过建立Cobb-Douglas函数模型和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从存量和水平角度实证分析创新型人力资本和安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创新型人力资本对安徽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正向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为政府创新型人力资本投资和培育提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