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汉语情态动词是一个封闭的类,数目有限,但意义复杂,对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是个难点。本文以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偏误最多的"要"为例,通过收集到的大量语料,说明情态动词的根情态义学生较易掌握,偏误主要集中于认识情态义上,同时认为汉语情态动词语义—形式的多重对应也是偏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杨阳 《新余高专学报》2011,16(5):127-129
为了充分了解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对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情况,调查从两个角度展开.首先结合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搜集的病句有针对性地制定问卷,对留学生的习得情况进行测试,然后检索了约424万字的由北京语言大学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开发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从中逐条选出有关能愿动词偏误的语料,统计偏误句的数量,并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展现了偏误类型与比例.  相似文献   

3.
英语的情态动词“must”和汉语的情态动词“必”在情态意义的表达上表现出一些共性特征,都可以表示义务情态意义和认识情态意义。但是,由于制约情态动词的意义选择的因素有很多,这两个情态动词同时在语义表达上也存在着个性的差异。通过对比这两个情态动词分别在认识情态意义和道义情态意义上的具体不同,能对情态动词的教学有所启示,以便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情态动词。  相似文献   

4.
张京花 《科技信息》2009,(22):I0012-I0012,I0014
英语情态动词是表达情态语义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以英语情态动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情态动词的具体使用方法。本研究从语法和语义角度分析情态动词的两种主要用法即推测性用法和义务性用法,其结果将对英语语法教学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军 《科技信息》2007,(20):165
英语情态动词从意义上可以分为两类,以had或may为情态动词的"建议"和以would为情态动词的"愿望"类.这是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的难点,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解决了这一难点,就可以正确的使用英语的情态动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观念对英语情态动词使用的影响,作者以亚洲留美学生(英语为非母语者)和美国本上学生(英语为母语者)相同主题的作文为对照组,分析了两者在使用表示“义务”、“必须”的情态动词时的异同。结果发现,东方文化价值观对英语情态动词的使用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汉语在语系上属于汉藏语系,在语言类型上属于孤立语,没有太多的形态变化。动词重叠作为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不仅是词法层面的构词手段,也是句法层面的构形手段。动词重叠问题对于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笔者结合实际教学中泰国学生出现的偏误,对动词重叠式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王岩 《太原科技》2003,(6):80-81,83
无论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谓语动词在句子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句子表达思想的关键。在充分研究两种语言谓语动词使用差异性的基础上,我们能够探索出一些适宜的方法和技巧来翻译汉语句子中的谓语动词,从而使英语译文的阐述更加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9.
路Jun 《太原科技》2000,(3):14-15
招投标文件是一种非常严肃的书面文体,语言的运用除要求严谨周密、准确清晰外,招投标方的口气和意向也十分重要。通过举例,对比,阐述了英语情态助动词和情态动词在工程凤标文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和批评性语篇分析为理论框架,以互联网上《时代周刊)、《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美联社》、(路透社)和《法新社》的200篇英语政治新闻为语料,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总结核心情态动词在英语政治新闻语篇中的分布规律及使用特点;归纳核心情态动词中的中值情态动词would与will在英语新闻语篇中出现频率最高,揭示其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3.2.3统计分析英语核心情态动词在美国经典情景喜剧《老友记》中的分布情况,可以发现情态动词的量值及语义与语篇类型有较大关联。基于语料库分析,利用意向图式中的力图式,从情态动词的根情态和认识情态入手,探讨语料中核心情态动词must和can的多重语义和情态值,可以进一步佐证情态动词的情态值、意义及用法在不同语篇中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系统功能语法广泛应用于语篇的分析。英语的情态助动词和汉语的能愿动词及语气附加语各有异同。以中英语导游词这种特定文本来分析这两方面的差异,探讨在书写导游词时应注意的技巧:中英文都要少用否定句,多用语气中等或较低的否定句;中文可灵活运用表时间、强度、程度的语气附加词,而英文应该谨慎而客观地使用表强度、程度的词。  相似文献   

13.
汉语动词的英译在汉译英题中占有较大比例,但汉语动词翻译成英语时往往会受母语影响而简单翻译为对应的英语动词或动词短语,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语法及中式英语错误。本文将运用错误分析理论总结分析学生在汉语动词英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中有时以客观事物或抽象名词为主语,谓语却用描写人的动作、行为等方面的动词,这种现象称为“动词拟人”。拟人是作者将自己作为人的心理感受转移到了非人的物体、事物上,动词拟人能使无灵名词所表达的事物具有人的情感、情态或动作,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静止的物体具有动态的人格化效果。由于中英文的思维方法、表达方式和具体语境的不同,英语动词拟人转义在翻译时要注意使用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对《逸周书》动词进行穷尽性统计的基础上,将其821个动词做了分类。从语法分类可以看出它们的时代特点,即相对于甲骨文类型已经非常齐全;相对于中古汉语动词总量较小,每类动词也相应较少。助动词、特殊动词的小类中,古汉语中有的先秦汉语也都具备。中古汉语动词总量上千,每小类动词也更丰富,如助动词中可能类的"得"、"耐"、"而",意愿类的"肯"、"愿",必要类的"应"、"当"等,但在《逸周书》中都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16.
在对<逸周书>动词进行穷尽性统计的基础上,将其821个动词做了分类.从语法分类可以看出它们的时代特点,即相对于甲骨文类型已经非常齐全;相对于中古汉语动词总量较小,每类动词也相应较少.助动词、特殊动词的小类中,古汉语中有的先秦汉语也都具备.中古汉语动词总量上千,每小类动词也更丰富,如助动词中可能类的"得"、"耐"、"而",意愿类的"肯"、"愿",必要类的"应"、"当"等,但在<逸周书>中都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17.
情态动词是表达人际功能的重要手段,各类情态动词的使用,有助于说话者调节与听者的关系,并加强说服力,从而实现相关的人际功能。根据Halliday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的理论框架,从情态动词的使用对马丁·路德·金的就职演讲进行人际意义分析,可以发现情态动词的选择对人际意义的实现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演讲是演讲者利用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就特定问题对听众传达信息,实现其话语目的的一种手段。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演讲有着丰富的人际意义。该文主要研究马丁·路德·金演讲《我有一个梦中》情态动词的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袁媛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7):81-82
在英语、汉语中普遍存在词化现象,尤其是动词词化现象。本文以使役动词为例,研究了英语汉语中使役动词词化程度的差别,分析了英汉双语中表达使役关系的单纯词、派生词和复合词,从而明确了英汉双语使役动词方面的差异。最后分析了影响词化的因素,了解词化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中,虽然作为动词家族中不可忽缺的连系动词只有几十个,然而就其用法,对于相当一部分英语初学者来说甚为复杂,许多语法书的词法部分对这类动词大多未作专门系统介绍,因此了解它们的分类和用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  相似文献   

20.
作为表音文字的英语和表意文字的汉语有很大的区别。具体运用到使役意义和偏正关系的动词诃化的表达上,英语动词中表示使役意义的派生词和单纯词以词化式呈现,汉语则需借助分析型表达法;汉语双音化偏正关系动词常常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呈词化表达法,而英语无双音化倾向,对此只能依赖分析型表达法;英语在表示一些动作性动词的偏正关系意义的时候,多采用词化表达法,而汉语基本上是用短语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