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广义位势理论提出的考虑拟弹性塑性变形的弹塑性模型,把塑性应变增量分解为满足弹性分解准则的拟弹性部分和符合传统塑性理论假设的纯塑性部分,这样得到的塑性应变增量方向不仅与应力状态有关,而且与应力增量相关,为解决土的非共轴性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单剪试验结果及含主应力轴旋转的土体平面问题数值模拟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且能够描述单剪试验过程中的非共轴现象;此外,与共轴模型数值模拟结果相比,本文模型能够考虑主应力轴旋转产生的土体塑性变形,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经典塑性力学用于岩土类材料的问题,它采用了3个不符合岩土材料变形机制的假设。从固体力学原理直接导出广义塑性位势理论,将经典塑性力学改造为更一般的塑性力学——广义塑性力学。广义塑性力学采用了塑性力学中的分量理论,能反映应力路径转折的影响,并避免了采用正交流动法则所引起的过大剪胀等不合理现象,也不会产生当前非关联流动法则中任意假定塑性势面引起的误差。给出了广义塑性力学的屈服面理论、硬化定律和应力-应变关系,并建立了考虑应力主轴旋转的广义塑性位势理论。屈服条件是状态参数,也是试验参数,只能由试验给出。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广义位势理论提出的考虑拟弹性的弹塑性模型(拟弹性弹塑性模型)把总的塑性应变分解为满足弹性分解准则的拟弹性部分和符合传统塑性理论假设的纯塑性部分,这样分解后建立的模型更为合理和简便,同时又可以解决岩土塑性应变增量方向非唯一性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广义位势理论的拟弹性弹塑性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传统的弹塑性模型只能反映塑性应变增量方向的唯一性,而拟弹性弹塑性模型则能够同时反映塑性应变增量方向的唯一性(高应力水平时)和非唯一性(低应力水平时),结果更符合实际,从而为解决塑性应变增量方向非唯一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阶塑性铰法利用外荷载与线弹性弯矩之间的比例特性快速确定塑性铰的位置和结构的极限承载力,理论简洁,计算效率高,但不能考虑截面轴力和弯矩对塑性铰形成的组合作用。精细塑性铰法克服了一阶塑性铰法的局限性,但其只能通过不断增量调整外荷载、迭代试算来确定塑性铰的位置和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丧失了一阶塑性铰法的比例特性,理论复杂,计算效率低。广义塑性铰法结合了一阶塑性铰法与精细塑性铰法的优点,但未考虑残余应力的影响,对于立柱承受较大竖向集中荷载作用的刚架结构会高估其极限承载力。有鉴于此,文中通过在广义屈服准则的截面初始轴向强度中引入稳定系数来考虑残余应力的影响,进而有效利用广义塑性铰法快速评估考虑残余应力影响下刚架结构的极限承载力。首先,利用强度折减因子建立了各加载步的修正截面强度,结合回归分析建立了广义屈服函数的齐次化表达式,据此定义了与外荷载保持相同比例关系的单元承载比。然后,在截面初始轴向强度中引入稳定系数来考虑残余应力的影响,并依据单元承载比与外荷载的比例关系快速确定塑性铰的位置和相应的外荷载增量,据此建立了考虑残余应力影响的改进广义塑性铰法。最后,通过与不同方法就国内外文献中几个校准算例的对...  相似文献   

5.
推导圆孔翻边变形区参数型(罗代参数)的应力和应变的解析解。计算时,板料的真实应力一应变曲线拟合为幂强化函数型。由于塑性成型是大变形问题,应变采用对数应变,本构关系也宜简化为忽略弹性变形部分的全量理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算例,提出一种翻边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弹性-幂律塑性本构模型来考虑材料的应变硬化特性,基于Hencky全量理论和Von Mises屈服准则,用应力解法统一导出了有强化材料圆形压力孔道体孔道附近的弹塑性应力、应变和位移分量的封闭表达式,为圆形压力孔道问题的力学分析建立了一种新的解析格式。分析表明,已知的含圆形压力孔道体的线弹性Lame解和弹性-理想塑性P.Hill解只是本文解的两个特例。本文解作为一般解,既能反映材料的弹性变形,也能计入材料的塑性应变强化。  相似文献   

7.
结合两种不同岩性的粗粒料在等σ1、等σ3、等p以及等应力比应力路径下的大型三轴试验和侧限压缩试验成果,研究了粗粒料广义塑性模型对不同应力路径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广义塑性模型很好地反映了粗粒料变形的应力路径相关性.同时根据Roadford坝坝料的三轴试验结果得到的模型参数,对大坝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大坝填筑后的变形与实际监测结果吻合较好.表明广义塑性模型也能较好地反映土石坝施工期应力路径对坝体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应用三维弹性理论对纤维混凝土中的应力传递机制进行分析.按文献[1]的思路,将应力和位移解看作一组“初等解”和一组“修正解”的叠加;“初等解”即为一般的二维理论所得的解,而“修正解”应用拉甫(Love)位移函数法求得.计算实例表明,解的收敛性良好.将三维弹性理论解析解与剪滞法近似解比较后,可见两种解存在较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基于塑性力学与大变形理论,考虑Drucker-Prager修正准则圆孔扩张问题,建立黄土劈裂注浆压力分析模型.在弹性区和塑性区分别采用小变形理论和大变形理论,推导出劈裂注浆浆泡周围弹性区及塑性区土体应力场、位移场的理论解,研究塑性区半径、起劈注浆压力的解析解,以工程算例进行论证.结果表明,基于考虑D-P修正准则的圆孔扩张理论模型,径向应力与环向应力随ru/rP的增大呈现非线性递减关系;不排水条件下随着土体材料参数(c、φ、E、ν)的增大,浆液竖向及水平向劈裂土体时的劈裂压力呈非线性增大趋势;经对比分析发现,理论计算值在514.2~693.7 kPa,与实测值430~780 kPa比较接近,说明了理论的分析方法在黄土地区劈裂注浆工程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长期单轴蠕变试验,获得了湖相软土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应力-应变-时间的关系曲线,据此研究该软土的蠕变变形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非线性牛顿黏壶代替广义西原模型中的线性牛顿黏壶,将其从一维泛化到三维应力空间,建立了改进广义西原模型;利用曲线拟合法确定蠕变模型参数,并对该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验证。结果表明:软土在加载的瞬时均有一定的瞬时变形,然后随时间的延长,变形也明显增加;当应力水平低于50 kPa时,土体蠕变变形以衰减蠕变为主,处于黏弹性阶段;当应力水平高于50 kPa时,土体出现了衰减蠕变和稳定蠕变,呈塑性,并进入黏塑性阶段;由于环刀的侧限作用,软土土样未出现加速蠕变;改进广义西原模型具有非线性,由其计算所得的理论曲线能较好地与实测的蠕变试验曲线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正交各向异性结构塑性极限载荷的上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结构的塑性极限分析问题。基于 Hill- Tsai屈服准则 ,将塑性极限分析中的上限定理以及有限元方法运用到正交各向异性体的极限分析中 ,最终将上述问题归结为求解一个带等式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借助数学规划中的非线性理论 ,可构造出上述问题的直接迭代求解算法。最后给出了相关算例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为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结构的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一种分析计算手段  相似文献   

12.
裂纹尖端弹塑性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HRR理论以及薛大为提出的简化理论,给出了一种对平面应变Ⅰ型裂纹尖端进行弹塑性分析的方法,并根据此法得出了完全近似解。  相似文献   

13.
基于Mohr强度理论和三轴试验结果,建立了Mohr破坏包线的二次型形式.与直线型Mohr-Coulomb准则相比,该破坏模型能反映土体抗剪强度增长随正应力增加逐渐趋缓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基于弹性理论并且抛弃K=1的假设导出了求解塑性区的方程,与塑性区的几何方程一起构成可以求解的方程组.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由本法确定的结果有以下特点:临塑荷载较小且塑性区的形状和发展趋势也不同于传统法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流动近似理论”,用差分法综合求解金属塑性变形粘性流动的力平衡方程、质量守恒及热平衡方程,从而得出轧制过程中金属各点不均匀变形、各点温度分佈的数值解预报模型。由于差分法计算时间大大小于有限元法的计算时间,因此提供了求解在线控制模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剪应力作用下断续节理岩体的强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裂纹孤立原理结合裂纹线场理论,研究剪应力作用下断续多节理线尖端的精确弹性区应力场和脆断区应力场,将精确弹性区应力场和脆断区应力场匹配,确定了脆断区长度和荷载之间的关系,继而从理论上确定了断续任意多节理岩体的强度.该方法可以解决任意多节理岩体的强度特性问题,而且得到的是精确的理论解.  相似文献   

16.
采煤工作面冲击地压的解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煤层塑性软化理论,通过解析分析,导出了采煤工作面附近煤层和顶板的变形与应力分布规律,运用极值点失稳理论,给出了煤体开始软化时的采空区跨度与顶板所受压力之间的关系,计算了采煤工作面产生冲击地压时采空区跨度与载荷间关系。采煤工作面冲击地压的分析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巷道和煤柱冲击地压的分析,为煤矿安全生产和预防冲击地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有限元法是一种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金属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中,由于金属塑性成形多是大变形且一般都是非线性的,所以需要运用增量理论来进行分析。本文论述了增量法在金属塑性成形有限元分析中应用的原理及方法,以Marc软件为平台,介绍了增量法在金属塑性成形有限元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将材料本构关系简化成拉压屈服极限不同的理想弹塑性模型,推导了矩形横截面梁在完全弹性状态、单侧塑性状态及双侧塑性状态下依赖于压拉屈服极限比的几何中轴的曲率方程.并将其应用于悬臂梁的变形及各阶段极限荷载的分析,最后利用所得的解研究了材料压拉强度差效应对矩形截面梁塑性极限弯矩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材料压拉强度差效应时梁的塑性极限弯矩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挤密桩夯填过程的塑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挤密桩夯填过程中,土体的塑性变形分析多采用Mohr-Coulomb强度准则,未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为了全面考虑土体的三向应力状态,采用统一强度理论和厚壁圆筒理论,对挤密桩夯填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土体夯填塑性影响比例半径计算公式的统一解,散体模型和理想弹塑性模型公式为其特例。该公式适用于不同土体材料夯实塑性影响区的计算,可以用于分析夯实土体所需能量,从而确定重锤的质量、落距以及夯击次数。  相似文献   

20.
考虑衬砌屈服的深埋水工隧洞应力解析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统一强度理论,根据不同工况下不同的应力状态,正确选择第1主应力,推导考虑衬砌屈服的深埋水工隧洞应力解析解.当选取不同的统一强度理论参数6时,可得到一系列有序的应力场公式、临界压力公式和塑性区半径与内水压力的关系,能适用于更多的材料和结构.通过工程算例,比较本文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不同,说明考虑第1主应力的变化是正确的,更符合工程实际,并得出统一强度理论参数对衬砌和围岩应力的影响特性,最后根据临界压力给出了公式的适用条件.该结果为水工隧洞的弹塑性应力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对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