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9 毫秒
1.
基于平面凸轮机构与平面四杆机构运动和动力特性相似原理,导出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最大压力角作用位置与从动件运动规律的关系式。由关系式可知,最大压力角的位置仅与运动规律有关,与基本尺寸无关;最大压力角大小不仅与运动规律有关,而且与基本尺寸有关,在给定许用压力角的条件下,可确定凸轮基本尺寸,比其它方法简捷方便。  相似文献   

2.
在设计各种凸轮机构时,既要满足工艺要求,又要尽量改善受力状况,使机构的运动平稳可靠,这就要验算凸轮的最大压力角α_(max)。对于凸轮最大压力角α_(max)的求得,一般有三种方法:(1)作图法;(2)计算法;(3)查图表法.本文就织机上广泛使用的偏置摆动从动件的盘形开口凸轮为例,探索压力角的计算方法,并以常用的三种运动规律(简谐运动、椭圆比及正弦加速),求得凸轮行程中点处的压力角α,它同样适用于类似的引纬和打纬凸轮机构.以便在设计各种凸轮机构时,正确反映凸轮压力角的数值,供对比分析之用。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摆动从动件的四种常用运动规律对盘形凸轮压力角的影响,作出了压力角随凸轮转角变化规律的曲线;指出了在不同运动规律下,如何合理地确定凸轮与摆杆的相对转向,以使机构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阐述了在基本尺寸不变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压力角的根本原因;提出了等速运动规律下凸轮推程廓线上各点压力角的求法。对研究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压力角和设计凸轮机构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借鉴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轴心区域确定的新方法。推广到摆杆凸轮机构中,使摆杆凸轮机构轴心区域较传统区域进一步缩小,使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更为准确;同时发现改变轴心 因素除运动规律,许用压力角,摆杆长度及凸轮和摆杆的相对转向外,还有摆杆的最大摆角。  相似文献   

5.
根据从动件的几种基本运动规律,探讨了直动从动件圆柱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计算,确定了最大压力角的大小及其位置.  相似文献   

6.
凸轮机构CAD与运动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程实际出发,建立了以许用压力角为条件,通过求解凸轮基圆半径、偏距范围和滚子半径以及最大压力角及其出现位置,实现了16种从动件运动规律的凸轮机构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各种运动规律凸轮机构的运动模拟与仿真,即可作为工程设计所实用,也可作为教学辅助软件。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满足凸轮机构工作条件下,如何选择基本结构参数,使移动从动件平面凸轮机构的体积和最大压力角均达到最小这一双目标优化设计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使设计出来的凸轮机构不但结构紧凑,而且受力性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现有按许用压力角设计推杆平面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方法,只适用对心推杆平面凸轮机构,对偏置推杆平面凸轮机构,实际上是不能用的。本文提出了按许用压力角设计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解析法,给出了用解析法确定凸轮回转轴位置的可行区及确定最小基圆半径的数学表达式,最后举例说明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刘天明不久前提出了确定凸轮机构最大压力角及其出现位置的一般方法——“驻点法”,本文经研究对该方法作了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0.
用解析法给出了摆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最大压力角αmax与基本尺寸之间的关系,可以作为选配最适宜基本尺寸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液压机分配阀芯驱动凸轮升程曲线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方便控制由凸轮驱动分配阀芯的液压机速度,提出一种阀芯开启度与凸轮转角成线性关系的凸轮升程曲线,导出凸轮升程曲线方程及其压力角的数学模型。在分析液压机分配阀芯驱动凸轮工作特征的基础上,以凸轮升程曲线最大压力角为目标函数,对凸轮升程曲线进行优化设计,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300 MN模锻水压机,结果表明优化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最大压力角随径长比(基圆半径和从动件长度的比值)的增大而减小的规律,给出了按许用压力角直接而精确地计算基本尺寸关系的公式及计算步骤,还提出了从动件按基本运动规律运动时的图表计算法  相似文献   

13.
所述圆锥滚子球面凸轮机构中,滚子锥面的顶点与凸轮球面的球心重合。用球面坐标建立了此种凸轮工作廓面的解析设计方程和压力角公式。为此种凸轮的设计和数控加工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出该凸轮机构具有如下优点:a)凸轮的工作廓面为可展直纹曲面,因而便于加工。b)凸轮与滚子的接触线为直线。c)在整个接触线上,凸轮与滚子之间皆为纯滚动,且压力角都相等。  相似文献   

14.
建立圆柱凸轮廓面方程及压力角公式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移动从动件圆柱凸轮机构目前在设计和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正确的廓面设计和廓面压力角观念,并以此为基础,要用“反转运动”分析法和等距曲面原理直接推导和建立了该凸轮理论廓面、实际廓面、啮合曲面方程和廓面压力角公式。这种方法明晰、直观,避开了较抽象的啮合原理分析过程,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为该轮机构的正确设计、制造、检验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进一步进行该机构啮合特性分析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白海英 《长春大学学报》2012,(4):379-381,385
设计凸轮机构时,除了要求推杆实现预期的运动规律外,还应当保证机构有较好的受力情况和紧凑的结构尺寸。在凸轮机构中推杆有不同的结构形状和不同的运动形式,本文对尖端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公式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以便在教学和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基于啮合角函数的共轭齿廓求解方法,研究了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工作轮廓与从动件工作表面在接触点处的几何关系,给出了基于啮合角函数的盘形凸轮工作轮廓,压力角和曲率半径的直接求解方法·该方法可直接给出凸轮工作轮廓,压力角和曲率半径解析解·为采用解析法设计凸轮机构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新途径,为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CAD/CAM提供了良好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高副低代原理,将凸轮机构转化为低副机构,通过低副机构运动分析建立起凸轮廓线、曲率半径及压力角表达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固定凸轮与连杆组合机构的优化设计方法,并研究从动件与连杆间的铰销中心到曲柄回转中心的垂直距离Ho、偏心距e、顶端停留角■_2对最大压力角的影响。此外,还综合研究连杆与滑道间压力角的值,以选择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