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报道,日本“对中国崛起”不只是一味关注政治和经济领域,也包括了中国“的科技抬头”,并对中国在科技上后来居上有了更大的戒心。日本科技振兴机构发布一“项向中看”政策,决定开“设中国情报中心”,专门搜集中国的科技资讯,并将资料数码化,以提供给日本科研  相似文献   

2.
日本专家对我国科技工作的评价和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驻华使馆一秘伊藤宗太郎先生曾在中国报纸上发表文章,对中国的科技工作提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见和友好的建议。伊藤先生曾长期在日本科学技术厅工作,并先后两次在中国工作,对中国的科技发展情况比较熟悉。作为一个外国人,他对中国科技工作的观察和评价有其独特的角度,友好而坦率地指出了我国科技工作不足之处,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这是很难得的。为进一步听取他的意见和借鉴日本的经验,研究中心技术创新课题组于1996年8月2日邀请伊藤先生作了“日本企业研究开发活动的经验及对中国问题的建议”的报告。国家科委工业科技司、科技成…  相似文献   

3.
日本科技创新体制依靠政府和聚集在大城市的传统财阀推动,科技风投市场极不活跃,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竞争力。相比之下,美国科技创新体制依靠市场和分散在大批小村镇的新兴企业推动,科技风投市场非常活跃,科技型中小企业竞争力很强。借鉴美、日发展经验,我国需要在一批高度发达的小村镇实施知识经济“筑巢”工程,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4.
求职日本     
日本是离中国最近的发达国家,日本古代文化全面承袭中国文化,在近代受西方的文化和经济影响较多。因此去日本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一直是我们出国留学的很重要的渠道。去日本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周恩来总理和鲁迅先生都曾在日本求学过。现在日本学习和工作的中国人大概有40万之多。  相似文献   

5.
日本经过战后4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际化经营路子,成为世界经济列强。日本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成功经验,值得国内广大企业借鉴。投机取巧推出新品日本企业把能否迅速、准确地反映国际市场的需求动态,开发和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作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成功与否的标志。目前日本企业拥有各类海外研究与开发机构教万家,仅在日本注册资金10亿日元以上的制造业企业中,拥有海外研究与开发基地的就占10%以上。日本松下产业机器株式会社有个"5.5.0作战":开发新品要集中全世界同类产品的优点,达到质量超过世界水平5%,价格比世界水平低5%,不合格品为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新产品开发,在世界上是有名的。了解一下日本入构思新产品的思路,或许对我们开发新产品有所启发。炒冷门在锅盖上动脑筋出点子的人,可说是绝无仅有的。日本人下村产业株式会社瞅准了这个冷门,开发出一种既能变大又能变小的锅盖,结果非常热销,仅一年就售出了100万个,大发其财。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银行     
日本人非常欢喜储蓄。在经济发达国家中,日本储蓄率最高。许多日本人把银行当做自己的保险柜。日本就业人口有5,700万人,领月薪的人占73%,他们差不多都在银行立了户头,发工资时一般都是由企业直接拨入其户头。办好手续后,每月要交纳的煤、电、水费和电话费等都可从其户头自动转帐付清。这样就可节省许多时间。存取帐目和存折记帐完全由电脑处理。许多家庭以存折当收支帐薄使用。许多银行都设有自动提款机,人们只要把自己的磁性卡片插入自动提款机里,就可从自己的户头取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日本450多个企业广泛开展“提建议”活动,号召180万职工人人献计献策,大胆提出各项改革建议。广大职工纷纷响应,仅1982年就提出2,350万条改革建议,人均13条。其中,“日立”电器公司名列前茅,为420万条。个人提得最多的是一位电子工人,他一年共提6,919条。各企业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经常认真分析、研究有关建议,即使对工作有一点儿帮助也坚决采纳。因此,各企业受益颇大,仅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9.
一个现代高科技企业怎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经济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今年4月,应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的邀请来中国访问的日本理光公司社长(总裁)樱井正光先生接受记者专访时谈了他的一些体会。提起日本理光公司,中国读者并不陌生,理光牌的照相机、复印机很多中国读者都接触过。不过,这只是理光公司的一部分产品。日本理光公司以电子业务为主,开发及生产信息技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集成电路及各类电子零部件,在日本电子行业排名前列。理光在全球拥有员工8.4万名,年销售额270亿美元。目前,理光公司在深圳、东莞、上海、北京有投资,总额超过1亿美元,企业员工3200人。到2001年底,理光在中国合资企业出口额达到1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日本企业经过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业时代,产品的品质已居世界前列。但强烈的危机感使日本人感到,21世纪将是高科技信息时代,为使日本立于不败之地,日本制定了“21世纪蓝图”。日本电话公司的多媒体计划预计投资1500亿美元,使日本进入信息社会;日本企业更注重高科技的研究和开发。目前,日本的科技投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居世界第一,高达2.91%,其次为瑞士、美国、瑞典和德国。 日本各大电器公司之间竞争激烈。日立公司赶超松下“画王”和东芝“火箭炮”,一举推出“革命之子”新一代高清晰度彩电,令世人瞩目。其超平面非球式平面显像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是世界上的一个经济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博物馆强国。日本的博物馆事业,无论在实践还是在理论方面,均居世界前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振兴经济的政策,非常重视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因此,日本的博物馆事业,特别是其中新兴的自然科学博物馆,发展迅速,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这是我们去年应日本对外文化协会邀请,考察了日本关东与关西若干有代表性的博物馆之后,所得到的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地震,导致67000余人遇难,2万余人失踪,累计受灾人数4561.2765万人。我国地质结构复杂,季风气候明显,是继日本、美国之后,世界第三个自然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在此,有必要考察和借鉴日本的危机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时代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战后日本经济腾飞中人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在日本经济腾飞中,人的因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劳动立法调动了劳动的生产积极性;重视教育,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人的活力,发扬勤劳精神,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正是这些人的因素在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合力作用下,才使日本经济在战后出现的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4.
日本经济回升利于东北振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扩大开放获取更多的国际经济资源,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由之路。东北扩大开放的途经和对象无疑是全方位的,但若考虑到地理位置、交往历史、产业基础、技术水平、资金实力等因素,强化对日本的经贸关系似应成为其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东北地区与日本的经贸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这还是在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背景下实现的。而目前日本经济显现出较强劲的回升势头,更将为东北与日本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企业经营状况好转这将为东北地区引进日本企业的直接投资创造有利条件。由于经济萧条和通货紧缩,近年来日本企业的…  相似文献   

15.
看中国     
《世界博览》2013,(17):8-11
热点1BBC:70万中国人如何在日本生活其实有很多中国人真的喜欢日本。在日本茨城县,农场主人北岛善德迅速地收割菠菜。他是农场里工作的唯一日本人,除他之外,所有工人都是中国人。过去10年,北岛雇用了不少中国的"研修生"。他承认,如果没有他们,生意将无法继续,因为日本的年轻人根本不会做这样的工作了。在和来自中国中部贫困村落的年轻人并肩工作的同时,北岛对他的中国邻居产生了新的尊重。北岛称呼他的员工为"研修生",因为他们只能在这里学习居住3年时间。在日本全国,至少有10万中国"学生"在为日本的农场和工厂工作。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日本并居住在这里,这个数字超过了70万。日本人往往会对此表示非常惊讶,因为没想到中国移民涌入得这么快。目前,中国移民的最大群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日本在逐步加强对国内科技研发创新支持,也不断完善了科技评估体系.对日本科技评估政策发展的分析表明,中国可从完善相应法律法规、推进评估能力建设、创新评估方法研究、强化评估结果的利用等方面加强和改进科技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企业是未来的企业,但未来的企业并不是未知企业,它是20世纪企业的继续。在这个交汇点上,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实施新的战略。据《中国科技信息》杂志载文透露:日本的企业在转变经济方式上采取十大战略,这对面对21世纪的我国企业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毕亮 《世界博览》2011,(15):49-49
看日本人怎么在中国种地中国人到非洲、美洲种地已经不是新闻,如今,外国的企业也瞧上了中国的土地,并捡起了不少中国人不愿干的行当:种地。  相似文献   

19.
高宇 《世界博览》2012,(2):55-57
从1976年开始。日本即实行严厉的政策禁止武器出口,但军工产业的研发并未停止。据公开资料统计,目前日本有1500多家主要企业生产军用品。军工从业人员约7万人,约占日本工业从业人员的0.1%。 日本的军工产业亦军亦民,大多集中在一些如三菱重工、川崎重工这样的大企业里。近年来.日本军工企业经济不最气。2010年7月.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曾提交报告,  相似文献   

20.
第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于2000年10月11日至17日在深圳举行,此次交易会阵容强大,盛况空前。全国28所重点高校、300多家国内外企业、1381家投资商队伍、包括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大批科学家以及代表着当今国内外高新技术重要成果的1500多项目参加了交易会。在交易会上,出台了国内首部创业投资规章,首家股份制技术产权交易所登台亮相,我国最大规模成果拍卖会举槌,世界级科技精英谈经论道,商业配对演绎非常速配,时时处处让人感到科技的日新月异,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本届交易会由高新技术成果展示与交易、高新技术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