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9月19日,海宁市科技局组织召开2014年全市专利工作年中会议,全市13个镇(街道、开发区)的科技工业协理员参加了会议。会上,海宁市局传达了2014年嘉兴市专利年中工作会议精神。海宁局吴锦芳副局长总结并分析了海宁市2014年以来的专利工作情况,重点分析了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情况,并围绕目标确立、重点突破、服务对接、政策宣传等4方面对下  相似文献   

2.
数字     
《科技潮》2006,(2):7-7
在2005年,我国的商标注册由请量达到58.8万件,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量分别为11万件,都位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3.
“985工程”院校在原创性科研、高新技术成果应用转化等方面具有一般院校难以比拟的优势地位,对其科技投入与专利产出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我国“985”高校2008~2012年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人力投入、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专利许可与转让等面板数据进行描述统计、简单时间序列以及与高校总体的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我国的高校科技投入资源集中于“985”高校,“985”高校单位人力的经费投入显著高于普通高校,科技投入质量较高;专利产出方面,“985”高校的专利产出质量高、结构优化;然而,“985”高校的科技投入与专利产出的效率并不高,并且发展趋势堪忧。建议要优化“985”高校科技人力投入的结构,稳定“985”高校科技投入的经费强度。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专利信息中心的《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和19852005年间华南师范大学申请的275件专利为依据,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职务专利和非职务专利等角度,研究和探讨了影响专利增长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增强华南师范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及提高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2年西安市专利申请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首次突破三万件,达到36983件,创历史新高.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5029件,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大专院校的发明专利有效量为5519件,在职务发明有效量中所占比例最高,体现出西安市高校的专利质量较高,科技研发实力较强.此外,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1.38件,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05件.西安市企业专利中请量为23694件,同比增长了40.1%,企业近年来专利申请量仍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全市授权的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产业领域和电子信息领域.  相似文献   

6.
从文献计量看世界各国科技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的发展必然带来科技文献量的增加。科技论文是基础研究工作的主要产出形式,而专利则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科技论文数量和专利拥有量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地区)科研和创新能力的主要依据,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指标。纵观近期各国科技论文数量和专利拥有量,以此粗略了解一些国家乃至世界的科技发展走向。本文就下列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专利"新颖性"与科技查新"新颖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专利工作中诸如专利申请、专利无效、专利审查、专利诉讼、专利司法鉴定等都会涉及到专利的“新颖性”。科技查新的“新”就是指“新颖性”,科技查新与专利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科技查新的“新”借鉴于专利的“新颖性“,同时专利文献检索是科技查新的主要信息源,是判断科技查新的“新颖性”的主要对比文献。同样,通过科技查新可以检索到影响专利“新颖性”的文献。笔者长期从事专利工作和科技查新工作,对专利“新颖性”与科技查新“新颖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现将其归纳总结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日前由江苏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承担的江苏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江苏新能源领域专利技术产出机制与实施效益分析评价研究”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该研究针对江苏省面临的能源紧缺的形势,选择新能源领域探讨了专利产出机制与实施效益的内在关系,从专利分析的视角开展新能源领域内江苏省与国内外技术实力的对比研究,确立了江苏省的主要优势技术方向,提出了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9.
1997年上海市以专利宣传为先导,以专利保护为重点,以企业专利工作为抓手,各项工作稳步、协调发展。 一、发明创造水平提高、职务专利申请比重增加 1985年以来上海的专利申请和授权状况见表: 自1985年4月1日我国专利法施行以来至1997年底,上海年专利申请量以平均11.9%的比例增长,累计总量为24877件,其中1997年的专利申请量为3119件,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序第九位。历年来三种申请中发明创造较高水平的发明专利申请量逐年递增,在1997年中,发明专利申请量比上年增长了22.0%;从事科技教育和研究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利申请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53.1%和26.1%;职务专利申请的比重不断增加,1997年首次超过非职务  相似文献   

10.
近期,北京市科委高新技术产业化处对杭州市科技局知识产权的工作,以及杭州市两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万向集团和中控科技集团进行了调研。杭州市科技局主要有两项举措:第一,设立“专利专项资金”,对专利试点企业给予每年一万元的奖励,每两年评审一次;第二,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科技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作为科技项目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另外,在调研的两家企业中,万向集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促进了专利和企业发展的结合,在首次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百强企业中名列第九位,申请专利量在浙江省位居第一位。该集团的独占与控制、许可与转让、投资与合作、引进与跟踪四大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使该集团成功收购了世界上万向节产品专利最多的美国含勒公司。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大专院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3种专利的申请量、授权量、申请领域、院校排名、科技投入与专利产出情况,并与全国、中部六省大专院校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山西省大专院校专利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山西省大专院校专利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CPRS文摘数据库(CPRSABS)公开纳米技术相关专利文献为基础,从专利申请量、申请人、IPC分类等方面对纳米技术相关中国专利申请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北京专利技术转移状况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1-2006年北京专利技术转移情况所做的分析表明,北京专利技术转移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
专利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达到90.09%,其中发明专利达到85.93%,反映出北京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在
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制定专利保护和应用战略、加大有利于专利技术转移的鼓励政策力
度、建立“产学研”互动机制等措施,将进一步推动北京地区专利技术的转移和转化,并朝着专利技术产业
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加强专利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法律制度在本质上是一种激励制度,是以利益来激励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社会进步。近年来我国授予专利的数量突飞猛进,随之而来的专利侵权行为也逐年增加。专利侵权行为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形成原因也比较复杂。应该从增强权利人专利权保护的法律意识、保障专利权人的有效维权、理顺专利侵权纠纷的解决途径、完善专利权的刑法保护制度等多方面着手,严厉打击专利侵权行为,加强专利权的保护,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和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掺硼金刚石电极在污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专利检索采集技术建立了该领域专利数据库,并对该数据库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提高我国专利技术研发应用应采取的措施。分析表明,国际上从1992年起逐步申请该领域专利,目前日本和美国在研发中处于领先地位,我国也已申请70余项专利,近些年在该领域专利申请量呈上升趋势,形成了研究BDD电极的热潮;国外主要由日本和美国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德国的CONDIAS公司不仅申请了大量专利,且其产品也已进入市场;国内主要是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在做这方面的研发工作。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专利与专有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和专利许可贸易的角度出发,对专利,专有技术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专利计量学视角下4G通讯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定通讯技术发展战略, 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通过比较各企业 4G 专利的年度量, 统计 4G 通讯的技术分布和专利被引用次数, 分析专利权人的专利数量, 探讨专利研发对通讯企业发展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专利计量学是 4G 通讯技术评价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专利进行科学分析, 可以掌握通讯技术的发展趋势, 为国内新兴通讯技术产业的发展及专利战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着重分析了西安市的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和专利有效量,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地区性的专利申请资助可向专利维持方面转移,特别是对发明专利维持的资助,从专利申请数量上的资助逐步向专利权维持质量上推进;二是进一步转移、扩散和推广这些高技术水平的发明创造。  相似文献   

19.
 从授权专利的角度,综合专利的数量和专利的质量,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还原了中国专利发展走过的“从无到有的发展之路,从慢到快的升级之路,从弱到强的转型之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尚无相关的专利法规法律,更无从谈起专利数量。直到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正式推出,表明中国的专利制度初步形成。1985年中国有了正式的授权专利,其数量为54项,2000年授权量突破万项,到2009年授权量超过10万项,再到2012年授权量突破20万项,现在中国专利的年授权量已经突破了40万项。从1989-2008年的20年,中国大陆的专利比例常年低于50%,其专利主导强度也持续低于1,甚至在1999-2003间,专利主导强度仅有0.51。从2009年始,中国大陆的专利比例开始持续增长,且在2014-2018年间上升到75.48%,其专利主导强度也增长到了3.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