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为开发渤海滩涂对虾养殖业,研究盐度(30‰和45‰)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仔虾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周的室内养殖,除斑节对虾外,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在不同盐度下生长无显著差异(P>0.05).凡纳滨对虾无论是在盐度30‰或45‰,其生长和成活率均显著高于中国明对虾和斑节对虾(P<0.05),表明凡纳滨对虾更适于高盐环境养殖.  相似文献   

2.
黄飞    张春晓    王玲    宋凯    骆源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1-9
为探究低盐度养殖条件下鸡肉粉的矿物元素组成对鸡肉粉替代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鱼粉的效果,设计了3组等氮等脂的饲料,其中对照组(FM组)含鱼粉30%(质量分数);实验组以鸡肉粉完全替代鱼粉,一实验组(PBM组)不添加矿物元素,另一实验组(PBMF组)补充矿物元素使其达到FM组水平.对初始重(0.30±0.01)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进行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实验结果显示:PBMF组的对虾增重率显著高于PBM组,但显著低于FM组(P<0.05);PBM组的对虾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鳃丝总-ATP酶和Na+/K+-ATP酶活力显著高于FM和PBMF组(P<0.05);但PBM组对虾的血清Na和Mn含量显著低于FM和PBMF组(P<0.05);PBMF组对虾全体的Mn含量显著高于FM和PBM组(P<0.05).可见,在盐度2~3下,鸡肉粉的矿物元素组成不平衡是影响其替代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鱼粉的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罗氏沼虾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养殖中后期的罗氏沼虾池塘进行了改善水质的试验。通过测定水体的溶解氧、pH、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亚硝酸态氮等水质指标,来评价池塘的水质变化。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于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和pH值的影响不明显(P>0.05),但能显著降低水体的化学需氧量(P<0.05);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后,氨氮的最大降解率为59.61%,亚硝酸态氮的最大降解率为86.70%,说明它有明显降低水体氨氮和亚硝酸态氮含量的作用(P<0.05)。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复合蛋白CM2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试验设计了3种等氮等脂的饲料,其中:一组饲料含有25%(质量分数)鱼粉,记为基础组(D_1);另两组用CM2等蛋白替代基础饲料中部分鱼粉,使饲料鱼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0%和15%,分别记做D2和D3组。以这3种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0.65±0.05)g的凡纳滨对虾,进行为期70 d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CM2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和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对虾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无显著差异(P0.05);D2组饲料干物质、能量和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D1和D3组(P0.05);D1组蛋白质消化率最低,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各组对虾血清的碱性磷酸酶、酚氧化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D2组对虾血清的过氧化物酶的酶活力显著高于D1和D3组(P0.05);肝胰腺中的过氧化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在各试验组间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复合蛋白CM2替代5%~10%(质量分数)的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的摄食、生长和体组成无影响,并可提高饲料的表观消化率,且对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免疫、抗氧化指标和肠道炎症因子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由明  刘明 《科技信息》2012,(36):I0031-I0032
为探讨凡纳滨对虾养殖早期水体中主要营养盐含量及其变化,测定了对虾池水体中的氨氮、硝酸盐、亚硝酸和磷酸盐。结果显示,氨氮浓度变化范围:0.3-0.02mg/L,硝酸盐浓度变化范围:0.29-8.68mg/L,亚硝酸盐浓度变化范围:0.15-8.50mg/L,磷酸盐浓度变化范围:004-1.10mg/L。在养殖早期水体中,氨氮浓度呈波动变化,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磷酸盐含量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
不同玉米淀粉水平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了以玉米淀粉为糖源的不同淀粉水平(w为10%、15%、20%、25%、30%、35%)对初始体质量为(0.96±0.02)g凡纳滨对虾的生长、体营养成分组成、肝胰脏显微结构和肝胰腺脂肪合成酶的影响。实验饲料中w(蛋白质)为38%;w(脂肪)=5%。实验在室内循环水族箱内进行,实验用水为天然咸淡水(盐度:6‰~14‰),6组饲料每组设3个重复,每箱30尾虾,饱食量投喂。实验结果表明:w(淀粉)=15%实验组对虾的增质量率、SGR最高,分别为45362%和3.06,与w(淀粉)=10%和w(淀粉)=20%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高于其他各组;w〖WTBZ〗(淀粉)=10%组的对虾成活率最高(96.67%),w(淀粉)=25%组最低(66.67%);w(淀粉)在25%~35%时,对虾的增质量率、成活率、SGR显著低于w(淀粉)为10%、15%和20%组(P<0.05)。w(淀粉)=20%组的体蛋白含量最低(72.24%),w(淀粉)=30%组最高(75.27%),其余各组没有显著性差异;高淀粉组体脂肪含量相对较高。从凡纳滨对虾的肝胰脏组织学切片观察到,饲料w(淀粉)为10%~35%的范围内,肝胰脏脂肪无异常积累。肝胰腺中脂肪合成酶活性很低,苹果酸脱氢酶活性随饲料淀粉含量的增加而升高。总之,在饲料蛋白含量为w=38%左右时,凡纳滨对虾饲料适宜的淀粉含量(w)为10%~20%。  相似文献   

7.
微生态制剂A对罗非鱼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奥尼罗非鱼为试验对象,考察以枯草芽孢杆菌和紫色非硫光合菌为主要成分制成的微生态制剂A对罗非鱼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A能够降低罗非鱼养殖饵料系数16.91%,体质量提高9.78%;能显著或非常显著地提高罗非鱼胃、肠道和肝脏中的淀粉酶活性(P0.05或P0.01)和脂肪酶活性(P0.05或P0.01);能够显著提高罗非鱼肠道胰蛋白酶的活性(P0.05).可见,微生态制剂A有降低罗非鱼养殖饵料系数和促进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凡纳滨对虾育苗过程中细菌的数量、组成以及部分水质因子进行全程跟踪检测,分析了甲醛和抗生素对育苗水体细菌的影响,研究了蛭弧菌微生态制剂的水质调节效果.结果表明,使用甲醛和抗生素不能有效控制育苗水体的细菌总数,但能改变水体的优势菌群和组成,保持水体蛭弧菌的优势地位对控制细菌总数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从海南海水养殖系统中筛选出1株能明显抑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内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的菌株WCPW15003,其平均抑菌圈直径为(16. 72±0. 33)mm;经形态学、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以及生理生化特性鉴定,该菌为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菌株,其适宜的生长条件为:温度为20~40℃、盐度(NaCl)为0‰~100‰、pH为7~9.在水体中菌液密度为108cfu/mL的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均重为(2. 0±0. 5)g/尾]没有出现死亡及其他异常现象.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开发热带海水病原——哈维氏弧菌的益生菌制剂和探索其施用方法奠定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几种理化因子对急性感染WSSV凡纳滨对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正交试验表L16(45),对海水盐度、NH4+-N质量浓度、NO2--N质量浓度、pH及感染WSSV的量各4个水平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因素对凡纳滨对虾存活时间的影响大小顺序为:pHWSSVNO2--NNH4+-N盐度。其中,pH、WSSV、NO2--N、NH4+-N与凡纳滨对虾的平均存活时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盐度与凡纳滨对虾的平均存活时间的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1.
选取1日龄健康AA肉鸡1200只,随机分成6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生素(作为对照组)及不同配比酸性蛋白酶与微生态制剂或抗生素(作为处理组).试验期为42 d,分为前期(1~21 d)和后期(22~42 d)两个阶段.结果表明:与抗生素对照组相比,第4组、第5组、第6组肉鸡体增重得到显著的提高,分别提高了15.6%、24%、16.3%(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了6.60%(P>0.05)、7.61%(P<0.05)、6.60%(P>0.05);各处理组能显著地增加空肠中乳酸菌数量(P<0.05),以添加0.01%酸性蛋白酶+0.005%微生态制剂效果最佳,其他各处理组之间乳酸菌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用高产纤维素酶的蜡样芽孢杆菌BC1(Bacillus cereus1)、高产蛋白酶的蜡样芽孢杆菌BC2(Bacillus cereus 2)、枯草芽孢杆菌BS3(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L4(Bacillus licheniformis)、啤酒酵母SC5(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以及黄山毛峰超细茶粉制备复配益生菌饲料添加剂A、B、C、D,并研究不同组别的复合复配益生菌添加剂对青脚麻鸡胴体性能、器官指数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复配益生菌添加剂的青脚麻鸡的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和肠道菌群都较对照组有所提高,B菌剂综合作用最好,其平均日增重提高了6.05%,料重比降低了7.18%,胸肌滴水损失率降低了16%,肠道乳酸菌总菌数提高了5倍。添加含有茶粉的益生菌菌剂组与未添加茶粉组别相比,其肠道有益菌数量有极大提高,说明茶粉可以促进有益菌在肠道的定植,有利于维持麻鸡肠道菌群平衡。  相似文献   

13.
以麦饭石、麦饭石稀土作为鲤鱼、皱纹盘饱饲料中微量元素添加剂,与无机盐添加剂进行了对比喂养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麦饭石能显著地促进鲤鱼和皱纹盘鲍幼鲍的生长;方差分析表明,在鲤鱼饲料中添加麦饭石的三个试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与无机盐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未添加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基础组差异极显著(P<0.01)。皱纹盘鲍饲料中添加1%麦饭石的试验组鲍体平均增重率与无机盐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与未添加微量元素的基础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陆永久  廖玉英  韦炳忠  黄丽霞 《广西科学》2011,18(3):314-316,320
选用1日龄银香肉仔鸡100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500只,设2个重复,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和0.1%的益生素,研究益生素对0~7周龄银香雏鸡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共饲养7周,每周统计耗料量、腹泻率、抽样测体重,并对49日龄雏鸡取样测定肠道微生物浓度.结果表明,试验组各周平均体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3.40%00,3...  相似文献   

15.
对复合酶应用于仔猪养殖进行了试验研究.将60头50日龄仔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对照组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喂基础日粮+1000 g/t复合酶.经过30 d饲喂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较对照组日增重提高了28.9 g,计8.46%;试验Ⅱ组较对照组日增重提高了27.66 g,计8.1%.日采食量试验Ⅰ组较对照组增加了76.6 g,计8.06%;试验Ⅱ组较对照组增加了73.2 g,计7.71%.料重比试验Ⅰ组和Ⅱ组都较对照组下降0.4%,腹泻率试验Ⅰ组和Ⅱ组较对照组降低了74.9%.  相似文献   

16.
豆粕发酵适宜菌株筛选及其发酵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尝试了多株对畜禽有益的微生物菌株发酵豆粕的能力,在优化豆粕发酵技术参数基础上,对发酵前后的多项指标进行了对比,筛选出可用于豆粕发酵的优良微生物菌种,并对发酵后蛋白肽含量检测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豆粕发酵后大分子蛋白得到有效的降解,发酵产物中小分子蛋白肽显著增加,同时发酵产物中蛋白酶活性>200 U/g,益生素>109 CFU/g,为发酵豆粕的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选择2—3岁的高原型藏羊80只,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20只,在3个试验组中分别添加半胱胺0.2、0.4、0.6克/(只·日)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4克/(只·日)时的增重、日增重、料重比以及钙、磷、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都最佳。说明饲料中添加0.4克/(只·日)水平的半胱胺能显著提高育肥羊的增重,是最佳的日粮添加剂量。  相似文献   

18.
刘梅 《枣庄师专学报》2010,27(2):117-120
本试验将120只健康1日龄肉仔鸡(公、母混合)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在各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100、150mg/kg的壳聚糖,第5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mg/kg黄霉素.经42d的饲养试验,研究不同水平的壳聚糖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00mg/kg壳聚糖处理组与对照组比,显著提高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并降低了料肉比(P〈0.05).壳聚糖对肉鸡的免疫功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将50头54.3~60.5公斤的肥育猪(长白×成华)随机分为A、B、C、D、E5组,风干料与水的比例分别1:1、1:2、1:3、1:4和1:5,结果表明,A组日增重、每增重1公斤耗DE和CP分别为579.5克、13.154兆卡和609.3克;相应的B组为580.3克,13.1兆卡和609.3克;C组为572.1克13.141兆卡和608.8克;D组为563.3克、13.192兆卡和611.4克;E组为548.4克、13.115兆卡和621.8克。A、B两组日增重显著高于D、E两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