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研究了温度对MlNi3.5MnCo0 .4Al0 .1 和MlNi4.0 Mn0 .5Co0 .4Al0 .1 (Ml:富镧混合稀土金属 )贮氢电极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温度对贮氢电极的容量、快速放电能力、过电位等均有比较明显影响 ,并且贮氢合金组成不同 ,其电极的温度特性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Ni-MH电池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负极材料贮氢合金的性能[1]。由于贮氢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易粉化、氧化、耐蚀性差,已成为Ni-MH电池使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贮氢合金电极的表面状态直接影响着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而对贮氢合金进行表面处理是改善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提高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之一[2]。表面处理的方法很多,其中碱处理具有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碱处理也称为碱洗,是指在碱性溶液中(一般为热碱溶液)浸泡贮氢合金电极,是一种有效的表面处理方法。理论分析和研究结果都表明[3-5],碱处理通常可改变贮氢合金表面的成分,在表面形成富镍层,提高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快速放电能力和循环寿命等,从而改善合金的综合电化学性能。AB5型贮氢合金是目前研究较多也是很有发展前途的Ni-MH电池负极材料之一,但是其理论容量(370mAh/g)限制了其表面处理中昂贵的处理液或高成本、工序繁杂的处理工艺的运用,相对来说,碱处理由于方法简单、价格低廉而有更大的潜力[1,4,5]。本文采用碱洗对AB5型贮氢合金进行表面处理,并对碱洗前后合金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旨在为进一步改善贮氢合金的综合...  相似文献   

3.
MLNi4-x-yMnCoxAly(ML:富La混合稀土金属)贮氢电极的性能随着x、y值的改变发生明显变化,研究x=0,y=0;x=0,y=0.1;x=0.4,y=0.1三类电极性能的结果表明,Al、Co元素的加入有利于提高电极的循环寿命和电荷保持率,但对电极的放电容量、快速放电能力以及放电电位等性能存在一定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贮氢电极的循环伏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贮氢电极循环安曲线氧化峰电流电位扫描次数增加而减小,组成不同的电极,这种变化的程度也不同;具有较大放电容量的电极,其循环伏安曲线氧化峰面积较大,峰电流较高;速度扫描实验结果表明,贮氢电极循环伏安曲线氧化峰电流Ip成线性 关系。  相似文献   

5.
利用循环伏安,电位阶跃和交流阻抗等化学方法对MlNi4Mn贮氢电极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lNi4Mn电极循环伏安曲线氧化峰电流Ip与扫描速度v^1/2成线性关系,说明贮氢电极反应为扩散控制过程;氢原子在贮氢合金中的扩散系数与电极的荷电状态有关,随着电极中氢原子含量增加而增大;MlNi4Mn电极的交流阻抗图谱由两个半圆组成,高频区(6.3-100kHz)小半圆对应于电反应过程,低频区(0.1-  相似文献   

6.
循环伏安法测定氢在MlNi3.7-MnAl0.3贮氢合金中的扩散系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氢在MlNi3.7-MnAl2.3(Ml:混合稀土金属)贮氢合金中的扩散系数,其值为D=1.19×10-8cm2/s,与电位阶跃法测定值4.20×10-8cm2/s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Ni-MH电池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负极材料贮氢合金的性能[1].由于贮氢合金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易粉化、氧化、耐蚀性差,已成为Ni-MH电池使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贮氢合金电极的表面状态直接影响着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而对贮氢合金进行表面处理是改善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提高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之一[2].  相似文献   

8.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氢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清洁的新能源,已日益受到人们的瞩目。氢的燃烧热大约是汽油的3倍,1公斤氢燃烧可以放出12万焦耳的热量,其燃烧产物又是水,不污染环境。但氢的贮存和运输却很困难。以气态贮存要用很重的高压气瓶,以液态贮存则必须...  相似文献   

9.
阐叙了用脉冲电镀法在NiCl2,Na2S2O3,CoSO4为主盐的溶液中,在碳钢基村上镀制低氢过电位Ni-S—Co合金新阴极材料的方法,初步确定了脉冲电镀的有关参数.研究了能降低镍基镀层氢过电位合金的成份及镀层氢过电位与各组成元素含量的关系,并对镀该组成、电流密度和合金镀层组成的关系,以及电沉积条件和合金组织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戊二醇/蒙脱土复合贮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新戊二醇/蒙脱土复合贮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相变动力学.用XRD、IR、DSC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贮能性能及相变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贮能材料具有较快的相变速率、较弱的塑晶失重现象、较高的相转变焓,是一种集新戊二醇潜热贮能性能、蒙脱土显热贮能性能和填料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贮能材料.  相似文献   

11.
以Li2CO3、Mn(Ac)2.4 H2O和Co(Ac)2.4 H2O为原料,通过简单的共沉淀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 Mn2-xCoxO4(x=0,0.05,0.1,0.2,0.3,0.4,0.5),并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以及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Co掺杂量对Li Mn2-xCoxO4(x=0~0.5)正极材料的物理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的Li Mn2-xCoxO4(x=0,0.05,0.1,0.2,0.3,0.4,0.5)样品中,Li Mn1.9Co0.1O4具有最高的容量和最好的循环性能,0.5 C倍率的放电容量高达121.4 mAh.g-1,循环30次后容量仍保持119 mAh.g-1.  相似文献   

12.
以蔗糖为碳源,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Fe位掺杂不同阳离子(Al 3+,Ni 2+和Mn2+)的LiFe0.97M0.03PO4/C(M=Al,Ni,Mn)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恒流充放电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研究了不同阳离子Fe位掺杂(Al 3+,Ni 2+和Mn2+)对LiFePO4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子Fe位掺杂没有改变LiFePO4的晶体结构,但是减小了LiFePO4材料的粒径,最终改善了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特别是LiFe0.97Mn0.03PO4/C材料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1C和1C下放电,LiFe0.97Mn0.03PO4/C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2mAhg-1和140mAhg-1,且1C充放电倍率下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然为98%.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静高压熔态淬火的方法,对Al_4Mn合金形成准晶的压力条件及热稳性进行了研究,在0.95GPa~4.45GPa的压力范围以10~2K/s冷却速率淬火Al_4Mn合金,在不同的压力范围得到了不同结构的准晶;并利用非晶态动力学理论就压力在准晶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运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价非均衡化体系Li(CoxAl1-x)O2、Li(Al,Co)xMn1-xO2的X射线表征Al、Mn掺杂的影响。并得到掺杂Mn使材料c轴变长a轴变短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辊旋淬法制备了Al88Co4Y6Er2非晶合金,差热分析手段研究了该非晶合金晶化动力学性能.根据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发现Er(2at%)元素部分取代Al88Co4Y8非晶合金中的Y元素后,得到的Al88Co4Y6Er2非晶合金具有更强的玻璃形成能力.计算得到Al88Co4Y6Er2非晶合金的晶化激活能,初始晶化激活能为381 kJ·mol-1,发现Al88Co4Y6Er2非晶合金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Mn(H2O)6)3+不发生构型畸变的本质原因,确认了氢健对JahnTeller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经扩散或离子注入掺B、P、As的硅表面上形成自对准CoSi_2薄膜接触和pn结技术.采用离子束溅射Co膜和Co/Si快速热处理(RTP)固相反应形成CoSi_2薄膜.在掺杂Si上形成CoSi_2薄膜以后,薄层电阻可下降一个数量级.对AS离子注入样品中,研究了不同硅片热处理工艺对As在Co/Si反应过程中再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CoSi_2形成之前杂质先经激活退火的硅样品,As在Co/Si固相反应过程中发生显著的“雪犁”效应,而在CoSi_2形成之前未经激活退火的样品,在杂质激活和Co/Si固相反应共退火过程中,As的行为则有明显不同.扩展电阻和电学测试表明,用这两种不同热处理工艺,在CoSi_2/Si界面处均可获得较高的载流子浓度,形成的CoSi_2接触pn结具有良好的二极管I-V特性,其反向漏电流明显小于对比实验的Al/Si接触pn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