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用化学分析法研究了椭圆形管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在100A大电流和20A小电流下放电至深度为100%时正极板表面的电流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电极表面的电流密度呈不均匀分布,电流密度在正极板的上端约二、三厘米处较大,存在极耳效应和边缘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用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在固定的电流强度50A,不同的放电深度(100%,50%,20%)放电后椭圆形密封铅酸蓄电池正极板的电流密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整个极板各个区域电流密度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主要表现为极耳附近以及极板的边缘电流密度较大,且放电深度为100%时这种现象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测量了大型电除尘器常用的12种放电极与C480和ZT24板匹配时极板表面电流密度大小及分布。采用实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以极板表面平均电流密度、电流密度相对标准差为指标对电场性能进行了评价和预测,给出了几种电场性能较好的电极配置形式和几何参数调整范围。用有限元法求出V型线与ZT24板匹配时的电位与场强的空间分布,结合实验与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场强对电晕电流的影响。对电除尘器的设计选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研究了高压脉动直流电源的电晕放电特性,并和直流情况进行了此较。利用高压脉动直流电源可控制其电晕放电电流,并且在极板上的电流密度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5.
电解法应用于染料废水的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解法对染料生产厂五种废水的脱色和化学需氧量ρCOD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分别探讨了电解持续时间、电流大小、pH值、阳极电流密度以及极板间距等对废水的色度及ρ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法对上海市某化工厂各类染料废水的预处理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脱色率均达到90%以上,且电解的时间越长,色度去除率越高,在酸性条件下,色度和ρCOD的处理效果更好,且通过试验找到了最佳极板间距为2cm.阳极电流密度越小,处理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直流TIG电弧的电流密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直流TIG电弧阳极表面电流密度的测量方法--分离极法和探针(自制)法进行了分析比较;以实际测量为基础,研究了这种电弧电流密度的径向分布特征及其数学表达式,分析了电弧电压和电流对电流密度径向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电流较小时,直流TIG电弧电流的径向分布属正态分布;反之,则无法用简单函数式表达。  相似文献   

7.
用X光电子能谱(XPS)方法研究了界面特性和Ge/GaAs(100)异质结的能带偏离关系。实验表明,当在清洁的GaAs(100)表面生长Ge异质结时,其价带偏离(△Ev)与界面特性无关,而在Ar离子注入的GaAs(100)表面上生长的Ge异质结,其价带偏离与Ar^+离子的浓度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8.
低压静电对活性污泥絮体物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静电处理技术以改善活性污泥絮体的物理特性,以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和脱水性。结果表明静电场对污泥颗粒的电位有明显的降低作用;随着静电场电流的增加,污泥颗粒的电位降低,电流100mA为稳定转化点。当电流为100mA时,生物絮体的物理特性最佳,这些结果对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同步辐射和铁磁共振研究了经硫代乙酰胺硫钝化处理的GaAs(100)表面生长的Fe,Co超薄膜与衬底的界面形成及磁性。实验结果表明,硫钝化能阻止As向Fe,Co超薄膜扩散,减弱As和Fe,Co的相互作用并增强在GaAs(100)表面生长的铁磁金属薄膜的磁性。  相似文献   

10.
电流密度分布是圆形线—板式电除尘器重要的电气特性之一。为进一步弄清圆形线—板式电极极板电流密度的分布规律,提高该类型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有效防止反电晕,文中在异极距(b)为100 mm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同样极板面积下1~8根电晕线的总放电电流情况;利用Tassicker边界探头(BP)法测定电晕线束状放电点正下方的电流密度分布。结果表明,总电晕电流随电晕线数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外加电压为40~60 k V、电晕线数量为2根时总电流值总是最大。单根电晕线束状放电点正下方的电流密度分布与t分布模型有较好的一致性;双根电晕线内侧电流密度由于电晕线间的放电抑制作用而低于t分布值,双电晕线外侧电流密度当r≥0.4b时与t分布趋于一致,最大电流密度值出现在外侧0.2b附近。  相似文献   

11.
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圆平行板电容器极板上电流的磁场,求出传导电流(极板电流 馈线电流)产生的磁场,并与使用全电流环路定律在忽略边缘效应的条件下的计算结果作比较。  相似文献   

12.
304不锈钢双极板在模拟PEMFC环境中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生产成本,选择成本低廉、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的不锈钢材料替代传统的石墨双极板.以304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方法测定其在模拟PEMFC环境下的极化曲线和对应于PEMFC工作电位下的恒电流极化曲线,用伏安法测量304不锈钢表面氧化膜/钝化膜与碳纸之间的接触电阻.结果表明,在模拟PEMFC环境中,304不锈钢钝化电流密度低于16μA/cm2,电流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304不锈钢在模拟PEMFC环境中表面生成的钝化膜的接触电阻大于空气中形成的氧化膜的接触电阻.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在固定的电流强度50A,不同的放电深度(100%,50%,20%)放电后椭圆形密封铅酸蓄电池正极板的电流密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整个极板各个区域电流密度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主要表现为极耳附近以及极板的边缘电流密度较大,且放电深度为100%时这种现象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的含硫化合物CH3CSNH2/NH4OH溶液被用来钝化GaAs(100)表面.应用X射线光电子谱(XPS)表征了该钝化液处理的GaAs(100)表面的成键特性和电子态.结果表明,经过处理的GaAs(100)表面,能有效地消除Ga和As的氧化物,并且S既与As成键也与Ga成键,形成了S与GaAs的新界面,这标志着CH3CSNH2/NH4OH溶液对GaAs(100)表面具有明显的钝化作用.钝化表面退火处理后,As的硫化物不稳定,进一步与GaAs衬底反应,生成稳定的GaS钝化层,此种钝化液可直接应用于半导体器件钝化工艺对GaAs表面处理  相似文献   

15.
容量为10A·h的KJ-12型极板盒式镍一镉蓄电池,用2A恒电流充电,过充电时析出氢、氧混合气体的速度为17.82ml/min。电池在过充电初期,氢与氧含量的比例为非定比,开始析出的混合气体中,氧的含量高于氢的含量。氢与氧相对含量发生急剧变化所需电量,随充电电流的大小而变化。1A恒电流充电时为5.0A·h,2A恒电流充电时为3.2A·h,3A恒电流充电时为1.3A·h。  相似文献   

16.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微弧氧化制备表面形貌较好、粗糙度较小的BaTiO3薄膜的工艺参数,对最优工艺参数下制备的薄膜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溶液浓度、电流频率、电流密度和反应时间对薄膜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工艺条件下(Ba(OH)2溶液浓度0.5mol/L、电流频率100 Hz、电流密度2.0A/cm2、反...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雷电流在导体表面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研制了线圈式表面电流探头和巨磁阻表面电流测量系统,设计制作了低压脉冲源,在TEM传输室中对2种测量系统进行了实验和标定。采用这2种测量系统对矩形铝板表面电流密度进行了测量和仿真计算,实测和仿真计算结果一致。结果表明,巨磁阻表面电流测量系统可用于研究雷电流在导体表面的分布;采用合适频率的连续波,线圈式表面电流探头用于替代雷电流密度分布测量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用复合镀法制得Ni-W-WC-WO3复合电极,在0.5mol/LH2SO4中的氢超电势比软钢降低280mV,i0提高三个数量级,电极表面粗糙度为Ni电极的三倍。在300mA/cm^2的大电流密度下,进行的长期恒电流电解试验表明电极性能稳定。XPS分析证明电极表面主要成分为Ni,W,WC,WO3等。  相似文献   

19.
电絮凝法处理含聚采油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采用电絮凝法处理含聚采油污水,优化了电极材料、极板间距、电流密度、pH和电解时间等对污水COD和聚合物去除率有影响的因素.研究确定的电絮凝法处理含聚采油污水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为7mA/cm2,电解时间40min,极板间距2 cm,pH 9.1.于最优条件下处理后COD和聚合物的去除率分别为68.5%和49.7%.  相似文献   

20.
对种子低频电流处理技术中,极板因素包括极板间距,极板面积和极板材料等对种子低频电流处理效果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