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无形资产管理是科研院所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科研院所拥有大量的无形资产,但相对企业来说,管理较为薄弱、制度有待健全,重视程度不够;因侵权、人才流动等因素造成无形资产流失,成为潜在的经济损失。 科研院所如何管理好无形资产?且听本文分解。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的管理现状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简单说是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拥有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技术秘密特许权等,从权属关系上应该属于国家所有的无形资产。1993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定义为: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商誉等。2006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将无形资产定义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  相似文献   

3.
王可玲 《科技资讯》2006,(19):216-217
无形资产是高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由于目前我国高校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与核算还存在观念淡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形资产流失严重、无形资产核算欠规范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无形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发展的冲击下,无形资产的价值在高校资产中逐渐显现.高校无形资产的管理与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高校无形资产核算和管理等环节,需规范和完善的空间较大.通过对高校无形资产的特点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目前高校无形资产核算和管理不足之处,为优化会计流程,提高无形资产核算效率,提升无形资产管理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结合高校无形资产的全周期管理,内部控制与绩效管理等,提出实施高校无形资产体系化管理,优化无形资产管理与使用,有效保护高校无形资产权益,促进高校的资产与财务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5.
正一、改进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一)简化预算编制,下放预算调剂权限。(二)提高间接费用比重,加大绩效激励力度。(三)明确劳务费开支范围,不设比例限制。(四)改进结转结余资金留用处理方式。(五)自主规范管理横向经费。二、完善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差旅会议管理(一)改进中央高校、科研院所教学科研人员差旅费管理。(二)完善中央高校、科研院所会议管理。  相似文献   

6.
关于规范高校资产管理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角色的转变迫切要求高校资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高校资产管理必须纠正重钱不重物、重保管轻使用以及传统的条块分割观念。进行观念更新,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理顺管理职能,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对国有资产的形成、保管、使用、内部调剂、报废等环节进行必要的规范。同时加强对经营性资产、无形资产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在借鉴和吸收我国已有的无形资产准则与相关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无资产核算的会计规范作了许多方面的新规定。本文主要从研究开发支出的处理、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以及无形资产的减值处理等方面,谈新准则作出的新的会计规范。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分析了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方法,指出如何才能行之有效地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同时指出了当前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并提出无形资产管理的核心是建立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无形资产是高校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性资源。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对无形资产管理还存在观念淡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形资产流失严重等问题,有待研究并加以解决。文章分析了加强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指出了目前我国高校在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高校角色的转变迫切要求高校资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高校资产管理必须纠正重钱不重物、重保管轻使用以及传统的条块分割观念.进行观念更新,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理顺管理职能,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对国有资产的形成、保管、使用、内部调剂、报废等环节进行必要的规范.同时加强对经营性资产、无形资产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无形资产是没有实物形态的资本性资产,当前很多企业对无形资产管理的认识不足、管理不力,从而导致无形资产流失,因此,要加强无形资产的评估管理,引入无形资产信息系统,完善情报及档案管理,重视品牌价值,发展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真正管好、用好企业的各项无形资产,确保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当前高校无形资产的分类,对高校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借鉴企业无形资产的开发策略,提出了当今高校无形资产"有形化"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包括无形资产清查登记、培养专业管理人员、加强与校外企业合作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多数企业目前只是开始重视现行准则纳入会计核算的无形资产管理,通常忽视一些不能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无形资产的管理,给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基于非会计核算视角,泛无形资产包括狭义无形资产与企业能力,加强无形资产的泛化管理,提高企业将各种资源组合起来完成一定任务的能力,必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1 铁路运输业加强无形资产管理的必要性1 1 铁路运输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现状1 1 1 目前铁路运输企业无形资产流失严重 ,无形资产管理严重滞后于铁路的改革与发展。没有健全无形资产管理的审查、报批、评估等规章制度 ,无形资产管理意识严重滞后。虽然铁路运输业有一些科技成果、非专利技术、专利权等 ,但这些无形资产没有进行资产评估 ,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科学意义上的无形资产管理。1 1 2 对无形资产的核算没有一套完整、准确性的办法 ,不能准确核算无形资产的价值。如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全部费用化的会计政策 ,对现行无形资产的计价方法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对软件的研究与开发费用继续采用全部费用化的会计政策 ,有违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 ,甚至导致企业资本被低估 ;二是与世界现行的无形资产计价方法不一致 ,无法实现无形资产计价与世界接轨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会导致无形资产由于计价方法的不同而使资本的价值出现较大差异。1 2 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是铁路运输业改革的必然趋势2 1世纪 ,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使得市场的控制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 ,经济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 ,一个行业或一个单位所拥有的无形资产资源能否保值增值 ,能否依靠...  相似文献   

15.
无形资产是融经济、科技、法律为一体的重要经济资源。无形资产研究包括无形资产的战略研究及无形资产的学科体系研究。文章简述了无形资产的基础理论问题,无形资产的确认、计价、摊销和会计核算处理问题,无形资产评估问题,无形资产的使用、管理和保护问题,以及无形资产的审计问题无形资产是融经济、科技、法律为一体的重要经济资源。无形资产研究包括无形资产的战略研究及无形资产的学科体系研究。文章简述了无形资产的基础理论问题,无形资产的确认、计价、摊销和会计核算处理问题,无形资产评估问题,无形资产的使用、管理和保护问题,以及无形资产的审计问题  相似文献   

16.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科学事企关系,促进科技产业发展是新时期科研院所改革与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以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为样本,应用对比分析法进行综合评判,认为制约科研院所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对产业发展重视不够、产业规模偏小、管理体制不够合理和内部管理机制不够科学等。加快科研院所产业发展需要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强化管理职能、探索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转变成果转化方式、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创建自主品牌等。逐步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运行规范和管理科学的产业格局,促进科研院所产业有序、健康、协调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早在2001年1月1日我国执行了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就发布了《无形资产》、《借款费用》和《租赁》三项准则。当时的《无形资产准则》暂时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为了更进一步规范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对旧的《无形资产准则》进行了修订,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6号—无形资产》。就学习本准则时对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的原则,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推销及其会计处理,无形资产推销的账务处理谈点浅陋的理解和想法。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无形资产的涵义及其基本特征,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企业管理模式变革的角度分析了企业重视无形资产管理的必要性,针对我国企业目前存在的忽视无形资产管理的局面,提出应采取正确认识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关系、重视人力资本的开发、解决好无形资产的保值问题、注重企业形象建设等措施来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郑全红 《科技信息》2009,(23):I0369-I0369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在借鉴和吸收我国已有的无形资产准则与相关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无形资产核算的会计规范作了许多方面的新规定。新无形资产准则的实施对高科技企业将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分别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对这种影响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其无形资产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但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以知识经济特有的技术为主的重要经济资源,给企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本课题针对中小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对泾川县中小企业无形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调研与分析,提出适合中小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