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清管作业对在运天然气管道中的应用的重要意义,结合西气东输干线管线投产以来清管作业效用以及各类清管器的具体应用,论述清管作业对天然气管道行业的必须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伴生气管线的清管前期准备工作中,清管器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清管效果的问题,在介绍了现在常用的3种清管器-橡胶清管球、刚体式皮碗清管器、聚氨酯清管器后,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清管器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定性分析中考虑了运行方向、重量、耐磨性、使用范围和价格等几方面,定量分析采用HYSYS软件对各种清管器在不同清管工况下进行模拟。推荐采用清管球和聚氨酯泡沫清管器组合清管,该方式既可取到良好的清管效果,又可以降低泡沫清管器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方案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海管清管作业是清扫长输海底管道内杂质、积液、积污,提高管道输送效率,降低摩阻损失,减少管道内壁腐蚀,延长管道寿命,确保海管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研究模拟得到清管球在管道内的运行位置和速度,海管内的积液量以及水合物含量等,利用数据判断清管时段塞对管道及下游设施的影响程度,为今后海管清管技术的理论及现场清管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清管器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撞裂或撞断管道焊缝的情况,按照某型皮碗式清管器建立了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清管器在清管过程中管道焊缝的应力进行了计算,并重点考虑管道焊缝出现错位时的情况,得到各工况下管道焊缝应力的分布情况。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驱动压力和焊缝错位的最大允许值,可为现场施工时驱动力的调节和控制管道焊缝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流动保障技术是通过综合研究影响油气管道流动安全各主要相关因素对所输介质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而提出保障和预防措施来实现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对油气管道流动保障技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论述,明确了所包含的原油流变学及其应用研究、油(气)管道流动改进剂研究与应用研究和多种油品顺序输送流动特性研究等三项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雷电灾害是国际公认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对油气管道场站进行雷电防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运行的油气管道场站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提升提出了3个方面的技术措施,减少油气管道场站雷击风险,从而保障油气管道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
长期运行的输油管道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堵塞,严重的还会导致输送介质的泄漏,不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输送管线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为了提高管道的输送效率、保证油品的安全输送,对管道进行清理和疏通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管道维护作业.清管器作为机械清洗管道的设备之一,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管道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基于管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智能清管器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管道内检测设备.  相似文献   

8.
测径清管器经过U型管道时,若测径清管器设计不合理或者清管器运动速度过大,清管器测径板易与弯头相撞,导致测径板变形,从而误以为管道上存在变形。为解决该技术难题,结合一种具体测径清管器,通过分析该测径清管器经过U型管道弯头时的运动特性和测径清管器及弯头的几何特性。得出结论:当测径清管器的运动速度超过一个极限速度时,清管器经过弯头时所受离心力大于清管器支撑板的屈服极限,引起前支撑板屈服,此时测径板可能与弯管内壁外弧侧相撞,同时还得到影响此极限速度值大小的多种因素。另外,发现测径板、支撑板、弯头曲率半径满足一定的几何特性关系时,清管器测径板将与弯管内壁内弧侧撞击。利用得到的这些分析结论,可指导并修正清管器设计,控制测径清管器的运行速度,从而避免测径清管器经过U型管道的弯头时发生撞击。  相似文献   

9.
中缅天然气管道积液导致管输效率低、腐蚀加快、管道节点压力高,目前采取频繁的清管措施,不但影响正常供气,还存在磨损管壁、卡球、憋压等风险,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隐患。为此,根据积液量越多管道节点压力越高的特点,提出通过确定管内压力升高到接近管道设计压力时临界积液量的方法,以此判定管道是否需要清管。首先根据气液两相流理论,采用OLGA多相流仿真软件,将管道沿线分布的温度、压力模拟值与实际运行参数进行对比以校核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分析了管道在不同输量下运行,达平衡态时的临界积液量。结果表明:当管道输量为1 000 m~3/d时,管内积液量最大为3 100 m~3;且随着输量的不断增大,管内临界积液量逐渐降低;为减少清管次数可增大输量到3 500 m~3/d。该成果对提高起伏管线输送效率、降低能耗和清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油气管道的安全可靠运行,需定期使用智能机器人对油气管道进行检测和清管。为掌握智能机器人在油气管道中的运行位置,使用极低频磁信号收发系统对其进行跟踪。极低频磁信号收发系统主要由极低频磁发射机、接收机和远程监视中心组成。为保证收发系统能够应用于管道检测工程中,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验证收发系统的性能。首先实测了磁发射机的持续工作时间、工作频率、效率和磁感应强度等基本参数。然后在空旷场合下,当磁发射机以一定速度移动时,采集相隔一定距离处的接收线圈上的感应电压信号,并使用基于最小二乘的检测算法进行离线检测,证明了最小二乘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分别在空旷场合、牵拉场环境和管道现场对接收机的性能进行了实时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接收机能够准确跟踪油气管道中以4m/s移动的装载有磁发射机的智能机器人。  相似文献   

11.
油气储运理论与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工程学科形成了油气长距离管道输送、多相管流与油气集输、油气储运设施安全与施工等特色鲜明的优势研究方向。近10多年来,伴随着中国油气储运行业的空前大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技术挑战,本学科在这些研究领域开展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易凝高黏原油流变性与管道输送、天然气及成品油管道输送、油气水多相流动、油气水分离、多相混输系统流动保障、流动减阻机制、油气管道与集输系统节能、管道强度设计与安全评价、油气储运设施完整性管理、油气管道与地下储库施工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较系统地总结了这些成果。总结本学科60年发展的经验,面向本领域重大工程技术问题,持之以恒地开展系统且深入的基础研究,仍是学科今后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2.
海底管道是海上油气集输和生产系统的生命线,一旦出现泄漏,不仅造成油气集输和生产中断,更会造成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如不及时修复,后果十分严重。为保障油气管道的安全生产,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了海底油气管道水下修复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创新成果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孙长友 《科技资讯》2007,(34):247-247
介绍了国内外石油管道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应用成果及最新的发展趋势,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石油管道风险管理技术的差距,强调了油气管道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指出了石油管道风险技术的发展方向,为石油管道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刘辉  宋伟 《当代地方科技》2007,(9):114-114,116
五百梯气田年产天然气11×108m~3,是重庆气矿的主力气田之一,气田集输管网的运行是否正常直接影响着气矿生产任务的完成,而清管作业则是管网正常运行的保障。本文就目前五百梯气田清管作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并结合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对清管作业的顺利进行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油气储运过程中的管道防腐问题是能源运输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本文首先阐述导致油气储运管道腐蚀现象的主要原因,其次介绍了我国油气管道防腐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管道防腐技术运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清管器在海底管道中的清洁能力,以泡沫清管器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清管器与管道的3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与理论解析解对比以验证模型准确性。在此基础上,从清管器接触应力分布出发,对泡沫密度、管道椭圆度、清管器过盈量、管壁摩擦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清管器在无损的均匀直管内接触应力均匀分布、在椭圆管道内则呈"8"字型不均匀分布;接触应力随清管器过盈量的增大而增大,但过盈量对清管器表面接触应力分布形式无影响;管壁摩擦使得清管器表面轴向接触应力分布不均匀,且接触应力随摩擦系数增大而指数增大;清管器密度只影响接触应力大小,对接触应力的分布规律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油气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原油、石油和天然气在长距离管道输送过程中,会产生油气管道泄露、选线不当等安全问题。因此在保障油气管道安全运输的前提下,需要制定管道传输路线、传输口径、抗腐蚀与稳压等措施,以尽可能的减少油气传输的事故风险,最大程度保证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本文主要探讨油气长距离输送管道安全问题,并提出一系列油气长距离传输的安全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节水、节能措施,管道腐蚀,水泵怎样高效运行减少管道腐蚀是三热轧厂初期设计阶段主要考虑问题,从技术方案设计到设备型号,从环境保护到减少管道腐蚀,始终强调工程建设节水、节能与环境保护,以保证三热轧自建设开始到投产设计技术上先进节能减少腐蚀,为三热轧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同时也要考虑水泵及管道的耐用长久,本文主要探讨三热轧供水系统设计节能措施、推广高效节能型循  相似文献   

19.
王超 《科技资讯》2013,(7):76-77
热油管道沿线土壤导热系数是对管道设计、投产、运行阶段都有重要影响的基础参数。土壤导热秉数通过直接影响管道总传热系数的大小,并对预热投产和运行期间管道温降产生影响。但是土壤导热系数受到管道沿线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不同管道沿线区域土壤导热系数可能显著不同,所以准确了解管道沿线的土壤导热系数对新建管道投产和运行的安全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分析土壤导热系数对热油管道投产和运行影响机理开始,调研了解III内外土壤导热系数的主要测试方法,对比分析了各种土壤导热系数测量方法的原理和特点,给出土壤导热系数测量的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不断发展,管道已成为传输油气的主要方式之一,加强油气管道施工工程的控制与管理,是确保油气安全抵达目的地的重要保障,基于此,笔者就如何加强油气管道施工工程的控制与管理做出探讨,旨在与同行交流,不断提升油气管道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