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怒江流域水电开发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典型生态脆弱区怒江为研究对象,结合怒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主要社会问题,分析了怒江水电开发对国家经济、流域经济及产业经济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研究了怒江水电开发中的移民问题、区域贫困问题以及水电开发、区域开放度、教育事业发展和“三江并流”世界遗产的影响。认为在一定时期内怒江流域水电开发的社会经济影响效应较大,最后指出了水电开发社会经济影响分析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和“培养”四有人才的极高要求和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出发,本文探讨在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过渡,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中,我国高等了优化发展的道路。文中首先论述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然后讨论高等教育最优化发展的道路,主要包括学生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制约因素,对县域经济及产业的类型进行了细分。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产业切入”、“组织保障”和“路径选择”三个关键环节,针对县域经济及产业的不同类型,相应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六种具体模式。并以湘中某县为例进行了分析,为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4.
能源系统作为开放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无确定边界的、与环境耦合的实体。定义了描述该实体的新物理量,由此建立了能源系统演化和评价的新模型,对“参考情景”、“可选择情景”以及“高经济增长情景”三种模式下的中国能源系统结构演化进行了案例分析,得到了合理的结果。该模型也为一般的社会经济系统发展提供了比笛卡尔一牛顿式的机械模型和熵增的热寂模型更合理的图景。  相似文献   

5.
美国经济与消费格局的新透视——从能值分析结论看美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漠穷荒,凄凉美洲”、“荒草萋萋,草莽未辟”,这是人们对十八世纪前美洲的描述。历史的车轮转到二十世纪,一个四面出击、称雄世界的经济强国-美利坚合众国,昂然挺立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经济奇迹之谜。本文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分析了美国经济的高消费格局及维持其经济格局所使用的手段与策略,以及美国高消费格局给世界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全球日益恶化的现状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了美国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6.
能源、环境和纳米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讨论了有关能源供应的短途径和无环境污染的能源技术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利用太阳能和氢燃料所驱动的“氢经济”模式,论述了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历史背景和现状,指出了发展纳米技术是历史和未来赋予我们的机遇和挑战,讨论了能源和环境领域的纳米技术,并提出了培养“纳人才”的概念和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7.
试论全球化进程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对“全球化”概念辨识出发,先从三个方面着重探讨了全球化进程。第一,全球化进程的动力因素,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及其所带动的生产力的大发展、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推动、全球性问题的出现。第二,全球化进程的主要标志,即交通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市场经济全球化、知识技术全球化、国际性社会问题解决的全球化。第三,全球化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及人的社会心理的正负两方面的重大影响。以此为基础,作者最后分析了全球化进程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生态环境恶化和牧民贫困,它放大了生态不安全、社会不安全之间的累积效应,制约着西部及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本课题的研究不论从生态安全或社会安全而言,它的意义均超出了青藏高原本身,具有全国性的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青藏高原通过实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恢复能力相协调,依据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类在进入现代社会,面对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日趋恶化,就真的无所作为了吗?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创造一个最适宜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巳成为我们人类共同的追求。但就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改善人类居住条件及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等诸多复杂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府南河整治工程成功地解决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使环境和人们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同时环境的改善又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保证了城市的可持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有安全为科技手段作保证,这是被发达国家验证过的道理。本文从25年前中国唐山大地震为例,对比分析了国外情况,从总体上归纳了中国灾害的潜势,并畅谈了“2001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特别从五个方面研究了中国城市新世纪综合减灾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1.
工业的进步与发展在给人类带来更多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解决工业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出现了生态工业理论。本文以青白江工业集中发展区为例,运用“关键种”理论选取区内关键种企业、运用食物链(网)理论进行生态工业产业链的设计,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实现物质与能量利用最优化为目的,遵循3R原则,从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社会三个不同的层次对该区进行生态工业规划,以便能真正实现该区环境、经济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下一代INTERNET对计算机网络研究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的崛起,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和发展,特别是Interet在全球的推广和应用,对全世界科学,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水效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高水效农业是指同时追求和实现单位耗水的高水分利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的一种具有高新科学技术体系和经济市场紧密结合的新型农业体系。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我国目前粮食生产下降的问题和节水农业发展,分析了我国粮食减产的原因主要是南方经济发达地区重工商业轻农业,因此粮食生产不足。因此,提出了我们不但要重视北方节水农业的发展,更要重视南方高水效农业的发展,以解决北粮南运的状况。从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及水安全,南北方农业资源,农业结构调整,农艺抗旱节水措施,作物高产育种,高效的水管理体系等方面,论述了发展高水效农业发展的迫切性、可行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是我们在世纪之交面临的一个重大发展趋势。受这一趋势的影响,我国理论界也开始了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并主张中国应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笔者在分析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当前应侧重于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与利用。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国家科技基础与普京政府科技政策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后,随着21世纪的到来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从前苏联到俄罗斯曾奠定了无愧于这一新时代的科技基础,将会成为攻占未来世界市场制高点的一支劲旅。普京政府在这方面充满信心,并且以重振大国雄风为目标而采取了积极推进的科技政策,其价值取向是在科技开发中实际国际化、市场化、产业化和法制化,不断加大本国经济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竞争力、辐射力和吸引力。除此之外,根据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要求,双方正在努力使科技合作成为这一关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共同开发新项目,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宇航业,加强军领域合作,开展人才交流与培训,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科技合作来提升经贸合作水平,进而实现两国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宏大目标争取到2020年使双边经贸额度达到1000亿美元,届时将与中美、中日之间的贸易额度基本持平,为建立世界新秩序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微电子技术的进展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电子技术自巴丁、布拉顿和肖克莱发明晶体管至今,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取得巨大进步,成为人类社会众多领域的关键技术,从而有力地推动,并将继续推动着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信息时代。  相似文献   

17.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先导着手,对作为现代信息社会支柱的微电子和光电子高技术产业的核心和基础的半导体材料在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面向21世纪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总结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八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和存在总是,展望了“九五”的发展前景;针对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提出现代农业建设是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的观点,并探索了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途径;根据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和我国基本国情的要求,指出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由之路,并解释了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概念和内涵,探索了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了其重点发展领域;在分析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趋势、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与重点和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探讨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和主要任务;根据21世纪世界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世纪之交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提出了面向21世纪,树立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八个新观念。  相似文献   

19.
水安全是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乃至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为引领我国水利学科未来科技创新,指引水利工程关键科技发展的研究方向,基于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水利学科战略发展研究》项目的研究内容,本文提出我国当前水安全情势和未来中长期需重点关注的若干重大科技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强烈活动下的水资源安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河流-湖泊-近海泥沙与生态环境;水电能源开发的驱动与制约因素,高坝梯级水电站长期安全运行和水旱灾害防御等六个方面.立足于国家水安全战略需求,提出未来我国水利科技发展的前沿科学问题,以期为我国水利科技的发展研究提供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类定义的改变将南方古猿纳入人类的范围,延长了人类历史的记录。70年代延长到300多万年,90年代延长到400多万年。人造石器的历史已达250万年。人类最可能诞生于非洲,大约在200万年前走出非洲。直立人近年最重要的发现还有非洲纳里奥科托姆160万年前的骨架和西班牙78万年前的人骨。人类到达澳洲在6万年前。早期人类进化模式呈树丛状;晚期的模式较可能呈河网状。最近在中国人类进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假说:“连续进化附带杂交”。这个假说支持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进化说”,并受到旧石器考古研究的支持,而与“现代人出自非洲说”(夏娃说或替代说)相矛矛盾。近年有人根据对现生中国人28个群体的遗传学研究推测“夏娃”的后代在6万年前到达华南取代原住民,以后再到华北。将非洲和欧亚头骨,西亚和中国旧石器进行对比研究的结果指示“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