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二茂铁甲醇与四氯化钛作用,未得到预期的钛酸酯,却得到产率较好的双(二茂铁甲基)醚,反应条件对产率有较大的影响,讨论了与四氯化钛反应过程中,二茂铁甲醇和脂肪醇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由二茂铁与二元芳胺的双重氮盐的芳基化反应,得到了几种二茂铁衍生物。由双重氮化的联苯胺得到橙色的4-二茂铁基联苯,m.p.162.5—163.5℃,和橙紅色的4,4′-双二茂铁基联苯,260℃分介,产率分別为7.4%和8.5%。由隣联二茴香胺的双重氮盐得到4-二茂铁基-3,3′-二甲氧基联苯,m.p.162—164℃;产率9%。由对苯二胺的双重氮盐得到苯基二茂铁,产率9%。  相似文献   

3.
二茂铁羧酸的酰胺及多酰胺在化学络合或药物方面有许多用途并日益受到重视。例如二茂铁酰胺冠醚可作为金属离子萃取剂;二茂铁多酰胺与核酸有强烈的作用,有可能在化学免疫方面得到应用。二茂铁甲酸的酰胺及1. 1′—二茂铁二甲酸二酰胺可通过二茂铁甲酰氯及1. 1′—二茂铁二甲酰氯与相应的胺在吡啶的作用下得到。对于环状及芳香胺,这个反应很容易进行且产物是很好的晶体,但某些脂肪胺得不到晶体产物。对于空间阻碍大的胺如咔唑反应则比较困难。由于二茂铁甲酰氯在纯化过程中分解,我们采取了不经纯制与胺直接反应的方法,产率可以提高;二茂铁二甲酰氯为稳定的红色晶体,可在空气中放置半年以上而不分解。我们制备二茂铁二甲酰氯产率比文献提高10%以上。本文所述钧酰胺及二酰胺文献均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二茂铁、乙酸酐为原料,以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以氯仿为溶剂合成1,1'-二乙酰基二茂铁,产率为56%.并在此基础上使1,1'-二乙酰基二茂铁和水合肼进一步反应,制备1,1'-二乙酰基二茂铁二腙,产率为51%.  相似文献   

5.
在有机化学中胺与酸酐的反应已有详细广泛的研究,但在金属有机化学中,有关氨基二茂铁与酸酐的反应却未见文献报道。我们考察了环状有机酸酐与氨基二茂铁的反应,制得了二茂铁取代的酰胺酸,还获得了它们与一些金属离子形成的螯合物。初步证明了所得化合物的结构。例如,在室温下,搅拌氨基二茂铁和邻苯二甲酸酐的氯仿溶液,即有淀沉析出。过滤并用氯仿洗涤得到性质稳定的黄色粉末,产率90%。经鉴定为结构A,  相似文献   

6.
二茂铁基苯基甲醇与三氟化硼-乙醚溶液在二氯甲烷中作用,形成二茂铁苯基甲基碳正离子,该离子元需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便可与乙醇胺作用得到N-(苯基,二茂铁基)甲基-β-羟乙胺,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定了该化合物的结构,讨论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7.
羟甲基-双(二茂铁基)丙烷的合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二茂铁丙烷通过Vilsmeier反应得到了一元和二元的甲酰基-双(二茂铁)丙烷.并通过正交实验法获得了较好的产率(一元醛产率约70%~75%)和转化率(80%~86%).一元和二元的甲酰基-双(二茂铁)丙烷经KBH4/CH3CH2OH还原得到了两个新的化合物,即一元和二元的羟甲基-双(二茂铁)丙烷.  相似文献   

8.
以二茂铁为原料,经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乙酰二茂铁;并用乙酰二茂铁与乙基溴化镁反应合成2-二茂铁基-2-丁醇,产率为43%,并以IR、H1NMR确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9.
以二茂铁为原料,以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合成呋喃甲酰基二茂铁、丙酰基二茂铁,并在此基础上合成了新的二茂铁衍生物二茂铁呋喃甲醇、(R)-二茂铁丙胺,其结构经过IR、1H-NMR法进行了确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α—邻、间、对卤代苯基二茂铁甲醇的氰乙基化反应,获得的十二个相应的氰乙基化产物均为新化合物。初步研究了反应条件(温度、时间、催化剂等),并比较了不同卤素及卤素在苯环不同位置时氰乙基化反应对产率的影响。关于脂肪族和芳香族醇类化合物的氰乙基化反应,文献已有大量报导,我们曾对二茂铁各类化合物的氰乙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几种二茂铁醇类化合  相似文献   

11.
采用付氏烷基化法,以氟苯、四氯化碳为原料,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合成单体4,4’-二氟二苯甲酮;再以二苯砜为溶剂,在无水碳酸钾/碳酸钠的催化下,通过对苯二酚与4,4’-二氟二苯甲酮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聚醚醚酮(PEEK),并探讨了反应温度对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通过IR,DSC和TG对聚醚醚酮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TG测试表明,在N2气氛下PEEK初始分解温度为541℃,且到1 200℃时也没分解完全;由DSC分析可知,PEEK熔点为335.67℃。  相似文献   

12.
以四氯化硅、甲醇和环氧乙烷为原料,合成硅卤协同阻燃增塑剂硅酸甲基三(氯乙基)酯.探讨反应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对产品收率的影响.最适宜的工艺条件:四氯化硅与甲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1,四氯化硅与环氧乙烷的物质的量比为1∶3.2,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 h,产率为98%.并采用FTIR,1H-NMR,极限氧指数等技术表征化合物硅酸甲基三(氯乙基)酯的分子结构及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一锅法合成氯磷酸二乙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三氯化磷、无水乙醇、四氯化碳为原料,一锅法合成氯磷酸二乙酯。四氯化碳既为原料又兼作溶剂,反应在无溶剂条件下进行,中间体亚磷酸二乙酯不经分离,直接与四氯化碳反应。对最佳原料配比、反应温度进行了优化,确定了三乙胺为最适宜的催化剂。当n(三氯化磷)∶n(无水乙醇)∶n(三乙胺)=1∶(3.05~3.10)∶(0.10~0.12)、生成亚磷酸二乙酯阶段温度为50~60℃、生成氯磷酸二乙酯温度为25℃时,氯磷酸二乙酯的收率达72%。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以1,2-丙二醇碲和四氯化碲为原料,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TeO2薄膜.研究了非水解溶胶-凝胶聚合过程的聚合机制以及TeO2薄膜热处理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2-丙二醇碲为链状齐聚团簇结构,齐聚团簇间通过非水解脱醚聚合反应形成凝胶网络;四氯化碲则先与乙醇发生部分取代反应生成中间产物氯代乙醇碲,中间产物间发生非水解脱氯代烷聚合反应形成凝胶.分析表明,2种凝胶中残余有机基团的数量和所处地位存在差异,其造成薄膜中的Te4+以不同方式还原为Te0.脱氯代烷聚合凝胶网络中残余的氯离子会造成薄膜中非桥氧数目增加,并导致Te2O5晶体析出.随着煅烧温度提高,金属Te和Te2O5分别氧化分解为TeO2,同时依次析出了β-TeO2和α-TeO2.  相似文献   

15.
以四氯化硅和环氧乙烷为原料,合成新型硅卤协同阻燃剂硅酸四(氯乙基)酯.探讨反应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四氯化硅与环氧乙烷的物质的量比为1∶4.2,反应温度为25~50℃,反应时间为2h,产品收率为98%.并采用FTIR、1 H-NMR、极限氧指数等技术表征了硅酸四(氯乙基)酯的分子结构及相关性能.  相似文献   

16.
催化氢化法制备对氨基苯甲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林 《河南科学》2006,24(3):345-346
采用合成氨厂氨合成气代替纯氢气催化氢化对硝基苯甲醚合成对氨基苯甲醚的新工艺,探讨了合成反应条件和对氨基苯甲醚收率的影响规律.在催化剂用量1%,反应温度140℃,反应压力4MPa,反应时间3h的优化工艺条件下,邻氨基苯甲醚的收率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17.
本论文利用微波技术首次成功地实现了 p -氨基苯基苄基醚化合物的合成 ,对 p -硝基苯基苄基醚的还原也进行了有力的探索 ,并得到满意的结果 .总收率达 84.3% .  相似文献   

18.
以二乙氨基乙醇、溴代正丁烷为原料,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氢氧化钠为碱,苯为溶剂,经Williamson醚化反应合成N,N-二乙基氨基乙基正丁基醚,产率达79.8%.研究了催化剂、反应物配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率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产物经沸点、折光率、红外光谱、氢质子核磁共振谱给予确证.  相似文献   

19.
以邻香草醛和4,4′-二氨基二苯醚为原料,合成双邻香草醛希夫碱。通过单因素实验讨论了不同溶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物料物质的量之比对希夫碱产率的影响,并采用IR、1H 和13C核磁、元素分析等手段对产物希夫碱结构进行了表征。希夫碱合成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溶剂为四氢呋喃,反应温度35 ℃,反应时间1 h,邻香草醛与4,4′-二氨基二苯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DK〗∶1,在此条件下希夫碱产率达到697 %。  相似文献   

20.
竹叶兰萃取物对四氯化碳诱导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竹叶兰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四氯化碳诱导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竹叶兰乙酸乙酯萃取物能有效抑制Fenton自由基所致卵磷脂脂质体脂质过氧化、CCl4诱导鼠肝细胞、以及人血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结果表明竹叶兰解毒机理与竹叶兰对化学毒物诱导脂质过氧化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