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华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遗产丰富,它是一种根植于本民族土壤、充满着浓郁泥土芳香与民族特色的声乐艺术,它风格多样,具有强烈且独特的民族特色,是我国各地区、各民族民间歌曲唱法、说唱唱法、戏曲唱法和民族新歌歌唱等四种系统唱法的总称。作为一名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者,必须先正确认识并了解及掌握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本文仅从演唱风格的多元化、风格的共同特征、演唱的特点三个角度出发,对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进行浅显的讨论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罗娜 《科技信息》2011,(13):525-525,55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我国民族声乐领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繁荣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它们阻碍了当前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中国民族声乐进行了一个概述,紧接着论述了中国民族声乐教育的现状,最后有针对性地对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民族声乐正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迅速向前推进。文章分析了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基础和必然性,阐述了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当今,"学院派"占据了中国民族声乐的主流。本文认为,"学院派"的成功既是对民族声乐的良好传承,促进了民族声乐的繁荣,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学院派"在声乐教育中的压倒性优势。"学院派"不能代表民族声乐,中国的民族声乐贵在其多样性,以及多样性之下各种民族声乐的独特性;在声乐教育中尤其不能只注重"学院派"民族声乐的培养而忽略对其它民族民间声乐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前进,研究、探索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发展,开创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新篇章,建立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体系,成为我们这一代人努力的方向.随着声乐艺术的新进步,中国唱法的概念也得到了更多的专业人士的认可,中国唱法的理论与实践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它既不同于我国民族声乐的传统唱法,又和民族声乐的自然唱法有着密切联系,具有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建立了科学完整的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民族声乐人才,提出了一系列完整的富有创建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形成了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科学完整的"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刘畅 《科技资讯》2006,(20):136-136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产物,民族音乐也是如此,它要受到地域、政治、信仰、哲学、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在这些基础之上形成文化的独特性和民族精神。我们在探讨“声乐艺术民族化”问题时,就应该既关注中华大文化背景下具有中国音乐文化共性的“声乐民族化”问题,又要关注构成中华民族的声乐艺术的每一个民族的声乐艺术的个性,因为正是各民族声乐艺术的特点汇在一起,形成了我国传统声乐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丁宇希 《科技信息》2008,(13):179-17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民族声乐理论经历了重要的历史阶段,民族声乐艺术结合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从当代科学角度.诠释传统声乐理论.认识发声器官的生理构造与运动机能,借鉴其他民族声乐演唱理论与技术,逐步从理论上使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更加具备了现代学科意义与价值。民族声乐艺术作为我国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我国各族人民抒发真挚情感、传扬美德与理想、激励人们积极向上的重要音乐形式。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振兴传统民族声乐,如何让现代民族声乐更好地吸收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民族声乐中的文化精髓与科学元素来发展,如何处理好“传统”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声乐共同协调发展,这是一个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秉承了我国传统的和谐统一的审美追求的同时,也受到了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巨大影响,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交融的产物,形成了如下的美学特征:“词情、曲情、声情相触合”的情感美学特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相交融”的创造性美学特征;“传统风格、时代气息相共存”的现代性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传统民族声乐单一的演唱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大众对听觉艺术的审美需求。文章以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及其多元化发展为研究点,论述了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了高校声乐教育立足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声乐演唱形式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唱法分类,改变教学模式,为声乐艺术的演唱形式向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民歌演唱艺术也不例外。新时期,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声乐艺术中有用的东西,创造发展我国歌唱艺术时,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民歌演唱艺术传统,不断完善发展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  相似文献   

12.
藏族传统声乐艺术是藏族先民在千百年来不断总结和完善的艺术结晶.它的美学特征是根植于自身文化传统,也是通过具体的演唱特点和技巧来实现的.文章阐述了藏族传统声乐美学的构成因素,以及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歌唱技法,旨在使藏族传统的声乐艺术在传承和发展中,能够把自身富有特性的美学传统延续下去,并能在现代藏族声乐艺术中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叶倩  李朝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137-140
《浏阳河》是湖南民歌经典作品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为了继承优良传统、激发时代精神,1995年曲作家邓东源创作了一首富于时代气息的《又唱浏阳河》。通过《浏阳河》与《又唱浏阳河》两首歌曲音乐表现手段、地方语言音调及唱腔韵味、主题思想等的比较分析,可知晓这两首歌曲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为我国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与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民间唱法以不同的语种及共同语言基础上的不同地域方言为特征,在歌唱时以自身心情的渲泄和情感的表达,产生出不同声乐风格色彩,使歌唱技术成为向人们表达音乐风格和情感歌唱的桥梁,成为民族唱法男高音学习的源泉。  相似文献   

15.
民族声乐艺术具有“重字”的传统,演唱时要充分展现字的表现力,对歌唱咬字吐字发声技巧的美学追求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在演唱实践中,要在科学发声的基础上,力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保持发声清晰性、共鸣性与连贯性的统一,同时根据歌曲表演的情境,采用一些字的特殊的表现技巧,来展现民族声乐“字”的韵味和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6.
意大利是声乐的故乡,意大利语音有自己的特点,对于美声歌唱艺术,语言中的语音是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声乐学习中,学习者要准确地掌握发音规则,将意大利语音与歌唱技巧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了解美声歌唱追求的语音特征,从而提高自己的声乐演唱水准。  相似文献   

17.
赵元任是我国近现代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被尊称为"语言学之父",同时又是一位出色的作曲家。主要创作领域在声乐作品方面,他的声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始终扎根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土壤,十分注意歌词声调和音韵的特点,注重词曲完美结合,同时,将钢琴伴奏的作用放在突出地位上,重视钢琴伴奏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其音乐创作的手法独树一帜,很值得后人加以深入探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王志信以家传户诵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或神话传说为音乐题材,充分借鉴传统的曲艺、原生态民歌音调和戏曲唱腔的艺术营养,有效汲取西方音乐艺术因素,并大胆运用现代作曲技巧,作品的调式、调性、速度、节拍和节奏灵活多变,改变原民歌结构单一、无法包容丰富内容的不足,走出了一条新的民族声乐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19.
声乐训练是特殊的技术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训练过程,目前已建立了一套较为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并在实际运用中不断拓展。探讨声乐训练中的气息、哼鸣、咬字与体态动作及声乐表演中体态动作与民族风格、形象塑造、歌曲韵味有密切关系,"以动辅唱、以动辅教"的训练方法,丰富了声乐教学训练的科学体系;发挥体态动作辅助在声乐训练和声乐表演中独特的作用,并以之辅助演唱和诠释歌曲,是行之有效而令人愉快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