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一种纹织物双梭勾边的方法,并建立数学模型,为纹织物CAD系统的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色织物的设计过程,本文采用Visual Basic 6.0程序为开发工具,研究了基于矩阵模型的色织物配色软件开发.根据色织物色经、色纬排列规律以及织物组织,建立了色织物配色模纹矩阵,并编制了色织物配色软件.研究表明,运用本文开发的色织物配色软件可以方便地实现色织物的配色设计过程,软件具有的随机配色功能,可为设计者提供更加丰富的色织物配色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设计配色模纹时,采用提综图、穿综图和提综图的排列循环以代替配色模纹分区图中组织图的功用,有利于变幻构作配色模纹,并运用数学方法探析色纱与组织配合呈现模纹的多样性,从一个侧面揭示了配色模纹的潜力,也揭示了配色模纹能四季适用于各类纤维织物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主要探讨分形技术在纹织CAD中的应用.借助计算机可视化技术,研究开发纺织图形的数字化设计系统,并将其应用到纹织CAD系统中,开拓了花型设计的思路,为分形理论应用于实际进行了成功的尝试.该文简要介绍分形理论及分形图形在纺织纹样设计中的应用,重点讨论分形图形的优化处理及通过纹织CAD技术在织物上的再现过程,利用分形程序设计分形图形,经过优化处理将其作为纹织纹样使用,并结合现有的纹织CAD技术,实现分形艺术在纺织品上的再现.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提花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无法生成大纹针彩色提花意匠的难点,基于数字图像处理及色彩学理论,对大纹针彩色提花仿真配色方法展开研究,提出一种适合于大纹针数码彩色提花的自动配色算法;采用图像分治划分策略,解决了大纹针图像处理对计算机资源高消耗的需求。结果表明,根据实际需要对经纬纱进行动态组合,仅利用4~8根彩色纱线即可完成彩色图像的提花仿真设计与编织工作,有利于提升提花织物的色彩丰富度和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增强织物表面纹理的真实感效果,在原来简单的纱线模型基础上再考虑光照模型因子,由纱线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绘制出织物的细微结构.提出了织物交织的光照效果生成算法及其在机织物模拟中的应用,经过BRDF算法改良的织物模拟系统,能够模拟出织物表面的细致纹理,对于质地粗糙、复杂纹版组织的大型提花织物等模拟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矩阵手段,给出了上机图内部转换的3个数学模型和配色效应图的2个数学模型。5个模型反映了机织物的组纹效应的内在规律,为进一步采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和进一步探讨设计中的规律性提供了数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原始织物的几何纹、半坡鱼纹、交龙穿璧纹、盘长纹等角度探索关中地区棱格图纹窗花的多重渊源,求其原型.梳理其从具体到抽象的演变过程,顺理成章地破译其祝福喜庆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9.
一种实现从小样读入到纹板轧制全部自动化,并解决丝绸提花织物意匠和纹板工艺中的一些技术难题。提花织物纹制工艺自动化系统的原理、软件结构、意匠图生成方法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Visual C#.NET开发了防伪版纹设计系统AptDS 2007,实现了权限认证、版纹设计、版纹输出等功能.系统可以对地纹、团花、花边等版纹元素进行设计,每种版纹又分别提供不同的纹型,可保证生成版纹的安全性.生成的版纹可以保存为tiff、jpeg、bmp等通用格式,并可在各种通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中对版纹元素进行处理.实例证明了该系统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1.
Innovative Principle and Method for Digital Jacquard Fabric Design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gital jacquard fabric has its design concept and method directly borrowed from computer images and color modes, which enabled creation of jacquard fabric design that is far beyond what freehand patterns can express.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s of digital jacquard fabric design were classified into two parts: colorless mode and colorful mode, and an innovative layered combination design method has been suggested contenting with this new design concept, by which digital jacquard fabric can be designed from colorless single-layer structure to colorful compound structure. As a result, designed colorless and colorful jacquard fabrics are capable of expressing picturesque and photo-realistic effects with a mega level color number on face of fabric. It is envisaged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of tremendous benefit to the creation of new jacquard fabric ith an inimitable digital effect and this creation pose no problem in mass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2.
李弘 《山西科技》2014,(5):156-15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软装设计有了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尤其是织物软装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阐述了织物软装饰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探讨了织物软装饰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从人体穿着舒适的要求出发,对热环境中针织面料的穿着舒适性进行了研究,找出影响针织面料舒适性的某些织物结构参数,为功能性织物设计、生产及服装选料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Digital Jacquard Fabric Design in Colorful Mod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ntroductionNowadaystheJacquardmachinehasbeendevelopedintoanelectronicformwithcomputercontrol,andNetcommunicationiswidelyusedinJacquardweavingsheds.Ontheotherhand ,theJacquardtextileCADsystemdevel opedquicklyasaresultoftheadvanceincomputertech nology .TheadvanceofJacquardtextileCADischangingthemethodofJacquardtextiledesign ,andguidingthenewconceptofJacquardfabricdesign ,whichfollowsthedirec tionofresearchondigitaltextile[1] .Inaddition ,thescienceofdigitaltechnologybasedonthebinarysystem…  相似文献   

15.
目前,织物设计往往凭经验知识进行,还缺少客观的、定量的设计规则。本文收集了14种优秀的精纺毛织物样品,测量了它们的物理机械性能,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起织物性能指标与织物结构参数间的回归关系,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服装面料表面反射光与面料的光泽及视觉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服装面料表面反射光设计的一般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以缎纹织物为例对面料表面反射光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研究可知 ,影响服装面料表面反射光的主要因素包括纤维性状 ,纱线结构和织物结构 .另外 ,面料的后整理方法对面料表面反射光也有较大影响 .在众多影响因素中 ,以纤维的表面、纵向形态及截面性状影响最大 .服装面料表面反射光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纺织品图案与色彩构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色彩的空间混合原理,提出了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处理纺织品图案设计中织物经纬纱线的配色问题.利用计算机测色技术建立纱线颜色库,再利用配色程序计算出经纬色纱交织后所形成的织物色彩,从而模拟纱线混色后织物的效果,达到快速配色的目的,这样就极大地简化了色织物中经纬纱线的配色问题,提高了纺织产品开发的效率和劳动生产率,能更好更快地满足客户和市场需要.  相似文献   

18.
织物差动毛细效应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建立了织物差动毛细效应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织物里外层纤维线密度与附加压力差的关系,织物里外层厚度和纤维根数与液态水毛细运输流量的关系,织物里外层厚度与液态水毛细运输速度的关系,并用实验结论作了说明,从而提出了优化织物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