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TC2理论预言了一定数量的赝标哥尔斯通玻色子 (PGBs) ,包括TC部分的TC介子和Topcolor部分的三个top - pions ,这些新粒子都与动力学对称性破缺机制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在高能对撞机上研究这些新粒子的可能物理迹象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这些新粒子中 ,色单态的中性TC介子 (包括同位旋单态粒子P0′ 和同位旋三重态粒子P0 )是最轻的粒子 .本文中 ,我们考虑在质心能量s=10 0~ 5 0 0GeV的 μ+ μ-对撞机 (FMC)上 ,中性粒子P0 通过s道的共振产生 .TC2理论中 ,TC介子和费米子的耦合主要由ETC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别在多标度TC模型(MTM)与带有一个标量子的TC模型(MTC)中研究了赝标哥尔斯通粒子(PGB)对Tevatron上top夸克对产生截面的单圈贡献.我们发现在MTM中该贡献是显著的,当top夸克的质量取176GeV,色八重态PGB的质量可以取到600GeV时,该修正值达到29%,这是很有实验意义的,然而在MTC中,该修正较小,不可观测  相似文献   

3.
虽然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 (SM )已被大量的精确试验所验证 ,但是它不能解释电弱对称性破缺问题 ,而且由于Higgs场的引入 ,导致了理论的“平庸性”和“不自然性”等问题 .为了解决SM存在的上述问题 ,人们提出了一些超出标准模型的理论 (通称新物理 ) ,人工色technicolor(TC)理论是新物理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理论 ,它去掉了基本的Higgs场 ,引入了一种类QCD的强相互作用 (TC)力 .在Λ~ 1TeV标度 ,TC相互作用实现了电弱对称性动力学破缺 .这类理论预言了一些新的、有质量的规范玻色子和赝标哥尔斯通粒子的存在 .多年来 ,人们通过对TC理论…  相似文献   

4.
TC2理论预言了一些新的赝哥尔斯通玻色子 (PGB's) ,其中包括 TC部分的 TC介子和 Topcolor部分的三个 top- pions(π0t ,π±t )。在本文中 ,我们研究和计算了这些新粒子在 Tevatron实验中对过程 qq′→ tb的单顶夸克产生截面σt的修正。结果表明 :修正主要来自于 top- pions的贡献。在绝大部分参数空间内 ,相对修正δσt/σt0 大于15 ,可以在 Tevatron Run II或 Run III上探测到此效应  相似文献   

5.
TC2理论预言了一些新的赝哥尔斯通玻色子(PGB's),其中包括TC部分的TC介子和Topcolor部分的三个top-pions(π°t,π1±).在本文中,我们研究和计算了这些新粒子在Tevatron实验中对过程qq-′→tb-的单顶夸克产生截面σ1的修正.结果表明修正主要来自于top-pions的贡献.在绝大部分参数空间内,相对修正δσ/σt0大于1 5.可以在Tevatron RunⅡ或RunⅢ上探测到此效应.  相似文献   

6.
设s,t为满足(s,t)=1,s>t的正整数,a=2st,b=s2-t2,c=s2+t2.证明了:若c为素数幂且b≡±5(mod8),则不定方程x2+by=cz仅有一组正整数解(x,y,z)=(a,2,2).  相似文献   

7.
Finsler—Hadwiger不等式的高维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了文[1]和[2]中的两个不等式,将著名的Finsler-Hadwiger不等式a(-a+b+c)+b(a-b+c)+c(a+b-c)≥4√3Δ推广到n维欧氏空间E^R中去。  相似文献   

8.
IntroductionThemonoclonalantibody(mAb)17-1Arecognizesanepithelialantigenwhichisbroadlydistributedinnormalepithelialtissuesand...  相似文献   

9.
SomeRingsCharacterizedbyModulesYaoZhongping(LiaoChengTeacher’sColegeLiaoChengShandong252059)AbstractWecharacterizehereditaryr...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在FK81细胞上研究了CPVMcAbs对CPV的中和作用。酶标SPA染色证实,在感染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中均可见阳性反应物质,表明CPVMcAbs可穿过细胞膜,中和细胞内的CPV。HA效价测定结果表明,加入CPVMcAbs的试验组,其HA效价全部<1:10,而未加CPVMcAbs的对照组,其HA效价随培养时间延长成倍增长。进一步证实了进入细胞内的CPVMcAbs可以完全中和细胞内的CPV,初步解释了CPVMcAbs对自然发病的治疗机理  相似文献   

11.
猕猴在生理机能和生化代谢等方面都与人类相似,在医学和生物学实验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对血液生化参数的研究不仅是灵长类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亦是实验研究的重要资料,本文对26只太行猕猴血清中六种酶活力进行了测定。雄性18只,雌性8只,年龄均在4岁以上,体重4.5—9公斤。测定结果,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γ-L-谷氨酰转肽酶等四种酶活力数值和南方猕猴数值相接近,均在人类正常值范围;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肌酸激酶数值则高于南方猕猴和人类,这可能与动物的食性及生活状态不同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证明了l是HX(R)上的有界线性泛函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h∈L~1(v)使另外还有|l|=|h|_1.其中HX=HB、HBD; v对应地表示R的关于Wiener和Royden边界的调和测度。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Sb(Ⅲ)在高岭土表面的吸附及氧化.研究结果表明Sb(Ⅲ)在高岭土表面的吸附反应为快速反应.吸附在高岭土表面的Sb(Ⅲ)易被氧化为Sb(V),一部分Sb(V)会从高岭土表面解吸进入溶液中.溶液的pH值对Sb(V)的解吸有显著的影响,且pH越高,Sb(V)越容易从高岭土表面解吸.吸附前后高岭土样品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分析表明,高岭土表面的≡Al—OH、≡Mg—OH及≡Si—OH基团参与了Sb的吸附.  相似文献   

14.
采用第一性原理系统地研究了Sn原子存在时对ZnO (0001)极性面再吸附原子的影响.计算了Sn、O(Zn)原子吸附在(0001)表面的总能以及在(0001)极性表面存在有Sn、O原子时候再次吸附O、Sn原子的总能.通过比较这几种吸附体系的总能,我们得到:(0001)表面在有Sn原子存在的情况下吸附的O原子比O原子直接在(0001)面上的吸附更加稳定;在Sn 原子存在情况下(0001)表面再次吸附原子后的稳定构型是(0001)-O-Sn而不是(0001)-Sn-O,这使得Sn原子恒存在于顶部,起到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设FX表示集合上的全变换半群,Con(S)表示半群S上的同余格,对X上任一非平凡等价关系E,令TE(X)=(f∈FX:A↓(a,b)∈E,(f(a),f(b))∈E),据「4」,TE(X)构成一个α半群,且Con(TE(X))可以 三个互不相交的完全子格,其中的一个为「C(E)〈Ca(E)」,本文 TE(X)的同余τ,并证明了当E为单等价关系时,τ是「C(E),Ca(E)」中的唯一原子。  相似文献   

16.
利用自组装方法,将两种不同巯基化合物(一种为双巯基化合物)修饰至金电极表面,在双巯基的另一个-SH基团上,吸附纳米金颗粒制备纳米金修饰电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制备纳米金密度可控的修饰电极,该电极具备纳米阵列电极特性.运用电化学方法和扫描电镜,对纳米修饰阵列电极进行研究和表征.改变纳米金周围微环境,可控制修饰电极上电子传递的速度.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Mn(Ⅱ)在伊利石表面的吸附机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Mn(Ⅱ)在伊利石(001)面和(010)面的吸附,研究了活性位、吸附构型、电荷和态密度。结果表明:在(001)面,Mn(Ⅱ)优先吸附于硅氧环空穴处,且与活性氧OS1形成1个共价键,吸附能为-262.55 kJ/mol;在(010)面,Mn(Ⅱ)与羟基基团的氧原子形成1~3个共价键,随着共价键数量的增加,吸附能增大,吸附的最稳定构型为Mn(Ⅱ)吸附于3个≡Al—OH基团之间的空穴处,吸附能为-533.62 kJ/mol;Mn(Ⅱ)与(001)面和(010)面均存在共价键作用和静电作用,在(001)面的吸附能小于(010)面,且与(001)面以静电作用为主,与(010)面以共价键作用为主;Mn(Ⅱ)与伊利石表面共价键的形成主要是Mn(Ⅱ)的4s轨道与表面OS的2p轨道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可为黏土吸附材料的开发和污染土壤的净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PEG算法的多进制LDPC码的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PEG算法来构造多进制LDPC码的校验矩阵H,译码时采用傅立叶变换实现了简化译码。仿真结果表明:中短帧情况下,由PEG因子困编码的四进制LDPC码的性能明显好于随机编码的四进制LDPC码的性能。在相似复杂度下,四进制LDPC码的性能略好于二进制LDPC码,所以,根据PEG原理构造的四进制LDPC码在未来数字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一种分析表面粗糙度对氮化硅(SiNx)薄膜光热偏折谱(PDS)影响的简单方法.得出了光散射影响下,由PDS实验测得的薄膜的吸收系数与表面粗糙度的函数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对PDS测得的具有纳米量级表面粗糙度的SiNx薄膜的吸收系数进行了修正,并进一步给出了不同薄膜厚度和表面粗糙度情况下,PDS测量结果的偏差.结果表明,在较低能量区域,PDS实验测得的薄膜吸收系数偏差较大,这种偏差不仅取决于薄膜的表面粗糙度,而且与薄膜的厚度相关,较大的表面粗糙度和较小的薄膜厚度将使其偏差显著增加;而在高能区域,这种偏差很小,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20.
引入PEG算法来构造多进制LDPC码的校验矩阵H译码时采用傅立叶变换实现了简化译码。仿真结果表明:中短帧情况下,由PEG因子图编码的四进制LDFPC码的性能明显好于随机编码的四进制/0,1码的性能,在相似复杂度下,四进制LDFPC码的性能略好于二进制LDFPC码,所以,根据PEG原理构造的四进制LDFPC码在未来数字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