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别以黑壤、黄壤、黑黄壤和工业污水为材料,从中分离出了一株野生型的粘质赛氏菌S_w-1菌株,该菌在25℃下为红色菌落,经 M·R试验、V·P试验和血清学反应确定该菌为野生型粘质赛氏菌。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几种合SiO2的材料进行气相处理,使其表面增水化,确定了处理剂的配比、用量与处理温度、时间等工艺条件及增水效果,讨论了憎水的化学原理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二苯酮型聚酰亚胺中混入过渡金属有机络合物添加剂,制备出了新型气体分离膜材料,并研究了添加剂对聚酰亚胺膜结构和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的加入不影响膜材料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耐溶剂性能,但增大了聚合物分子链的间距和自由体积,并使气体的透过速率得以提高而气体的透气选择性变化不大。这说明添加过渡金属络合物是改进气体分离膜性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Ti-6Al-4V钛合金具有密度低、高温下组织稳定、强度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机翼翼梁、起落架支撑肋等航空工业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电弧熔丝增材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该技术具有成型效率高、原材料利用率高、设备简单等优势。目前,学界对Ti-6Al-4V合金电弧熔丝增材技术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已取得一定成果。笔者综述了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热点,并整合了国内外Ti-6Al-4V合金电弧熔丝增材技术的最新研究及应用情况,对电弧熔丝增材制造Ti-6Al-4V合金的组织性能特性及调控工艺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为拓展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应用,有必要提高其开路电压。本文讨论氢等离子体处理对P层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氢等离子体处理P层可以使电池的平均开路电压提高0.0257V,平均填充因子提高0.039,平均能量转换效率提高0.45%,实验中获得的最高开路电压为0.99V。用氢等离子体处理P层可以提高P层的晶相比,使更多的光子被本征层吸收。此外,这种处理工艺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工艺相兼容。  相似文献   

6.
痕量钴镍的催化极谱同时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钴(Ⅱ)镍(Ⅱ)在丁二酮肟、亚硝酸钠、磺基水杨酸和NH_4OH-NH_4CI的溶液中,均能产生相当灵敏的催化波,其峰电位分别为-1.27V(钴)和-1.08V(镍)(Vs,S.C.E).在浓度为1.0×10~(-10)~1.0 ×10~(-6)g/mL(钴)和1.0×10~(-9)~1.0×10~(-6)g/mL(镍)的范围内,峰高与浓度成线性关系.用该方法同时测定了水体中、头发中、高纯氧化铜及钴矿中的痕量钴和镍.还测定了维生素B_(12)和C中的痕量钴.  相似文献   

7.
<正>在125℃到200℃温度范围内,研究了十一种中国脂松香的粘度与温度关系。松香粘度是用高温毛细管粘度计测定的,然后用v=C下公式计算,式中v[厘斯]是脂松香粘度,C是仪器常数,下[秒]是时间。 将粘度数据和软化点以及温度关联获得计算这些数据的方程式。下面的方程式在125℃到200℃温度范围内能很好地符合松香的实验数据式中t_s[℃]是软化点,t[℃]是松香的温度,v[厘斯]是脂松香的粘度。应用此方程式可以根据松香的软化点和温度计算其粘度。  相似文献   

8.
对玉米浸出液、西红柿汁和大豆黄浆水等六种生物材料对双歧杆菌的促生长作用和其在上述物质培养基质中的生长性状加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浸出液、西红柿汁等四种生物材料的促生长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9.
B2O3对磁铁矿烧结过程铁酸钙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磁铁矿烧结过程初期液相的形成及加入B2O3 对铁酸钙生成的影响。在磁铁矿烧结过程中,初期液相形成于FeOn-CaO-SiO2系;CaO溶解于FeOn-CaO-SiO2 系初期液相,饱和时析出2CaO·SiO2(C2S)。在冷却带,由液相中进一步析出C2S,同时析出铁酸钙。加入含硼物质可增加铁酸钙的生成量,减少硅酸钙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10.
提供了激光质量的碱卤色心晶体加质着色用热管仪的设计要点和运行结果。其特点是:1)设计了特殊的‘灯芯’结构,使碱金属的蒸发冷凝区和加色区分开,从而色心的类型、浓度可以精密地加以控制;2)经过予抛光的晶体,经过加色和随后的聚集等过程,可直接装入激光器;3)一次装炉可供多次着色,并能连续操作,可方便地,经济地用来生产激光质量的着色晶体;4)利用DWT-702精密温度控制仪对炉温实现了精密调节,可较为细致地研究加色温度对色心类型、浓度及均匀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