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环境设计与读者心理效应浅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图书馆是一座化建筑,是传播知识的场所,其内外环境设计应符合建筑设计要求,适应读的心理需要。本从图书馆的内外环境及人环境探讨了高校图书馆环境设计对读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怡 《科技信息》2011,(34):263-263,265
由于高校的特殊性,它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是向社会直接输送高级人才的窗口,同时也是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效果最好、时机最佳的理想场所。它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本领的机会时,也提供了一个创造健康未来的良好机会,是教育使命中的重大组成部分。同时,高校教职员工也是培养国家希望的辛勤园丁,这个团体的健康状况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教育事业,在他们孜孜不倦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存在着很多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和促进。  相似文献   

3.
陈楠 《科技资讯》2014,(34):221-221
学校建设作为教育的物质载体,需要充分的体现出综合性的文化功能。同时学校建设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在设计上需要具有灵活性、人本性和温馨性的特点,在遵循建筑自身规律性的基础上,需要充分的与地域特点和文化特征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建筑语言更好的诠释出学校建筑设计的内涵。该文从学校设计的地域性出发,对学校建筑的规划和设计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建筑与艺术     
朱莎 《科技信息》2007,(35):245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它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建筑是在原始的巢居和穴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的基本形式是利用固体材料来建造一个空间,以满足人的居住的需要。而人在建筑实践的过程中,总是出于天性而“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已经有了“作为艺术的建筑术的萌芽”。因此,建筑是一种实用艺术,是按照美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历史城区作为城市的记忆,不仅包括有形的建筑空间形态,还包括蕴含无形的文化内涵的场所精神.如何在历史变化中,将具有的深层次意义、能表达场所特质的场所精神传承下去,是历史地段保护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场所精神理论为切入点,分析场所精神的影响因素表征,重新审视拉萨老城区的保护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我国天人关系的思想对我国传统居住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以及建筑布局具有深远影响,风水学说的思想根基其实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贯穿于中国古代民居设计中。  相似文献   

7.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机关之一,是国家法制的象征,是对公众进行法制教育的生动场所.在国家集中改善、建设基层法院审判法庭的背景下,现代法院建筑设计需摒弃传统设计模式,提升其精神内涵,文章从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法院审判法庭设计入手,对法院建筑的功能、流线和形象等方面探索法院建筑的合理性,及如何创造出法制文化特质的建筑形象,营造出浓郁的法制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8.
高校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载体教育方式或教育活动,是高校总体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美育的重要内容。它源于教育规律、艺术规律、专业规律和学生需求,更源于中国国情,是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有”人才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田进婷 《甘肃科技》2011,27(2):78-81
主要就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大学生受到的心理影响因素、目前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开展的现状、高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并且探讨出一条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途径。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通过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参与,不仅能使图书馆成为汲取知识的场所,放松心情的场所,社交集会的场所,也是一个释放压力治疗痊愈的场所,从而使广大大学生以更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以及自我提升当中。建立一个良性的可以推广的模式,让高校图书馆可以更有效地参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在当前高校教育中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容乐观,让能开启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艺术教育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在德、智、体、美的教育方针中,让艺术发挥出独特功能,培养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让艺术给予学生创新思维的翅膀,让艺术教育在高校发挥出活力和强有力的功能,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性、创造性的跨世纪人才,发挥它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4.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现行力学教材和普通物理教材大都把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矩守恒定律视为质点组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的推论,忽视了守恒星的本质意义,是不正确的.本文绘出正确表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