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辉  张军昌  马昆仑 《科技信息》2009,(9):335-335,368
1.热电联产的发展及界定1.1热电联产的发展热电联产时火力发电厂将汽轮机中作完一部分功的蒸汽抽出供给用热户,使本应排至凝汽器需要放弃的蒸汽凝结热得以利用而不予废弃,使火力发电厂的全厂热效率可以大大提高,根据不同的供汽参数热效率由30%-40%在最大供热情况下提高到80%-90%。热电联产已是成熟的技术,几十年来在原苏联、北欧等地已普遍采用,由于这些国家处于北纬50度以上地区.采暖时间较长,需要热能较多而大力发展热电联产及集中供热。如采暖时间最长f9个月)的芬兰.  相似文献   

2.
核供热反应堆热电联产研究是低温堆综合利用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探索商用供热堆进行热电联产、扩大低温堆的应用领域,提高其年运行因子改善供热堆的经济性,利用5MW核供热堆(NHR-5)为热源,通过其二回路上特殊设计的低压蒸发器和低压两相透平发电机实现核热-电力转换。用冷凝器二次侧的循环冷却水向热网用户供热,实现核供热反应堆的热电联产。结果表明,一体化自然循环式供热堆用于热电联产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整套系统表现出极好的运行性能和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3.
热能和电能是国民经济中能量利用的主要方式。我国供热系统的能耗占总能耗的27%左右。目前我国火力发电能耗约占全国能耗的17%左右,不管是供热还是发电热能利用率平均约在30~37%左右。如果采用热电联产方式,发电厂采用背压汽轮机发电,利用其排汽供热可以减少冷源损失,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本文简要分析了热水采暖与蒸汽采暖经济性比较。  相似文献   

4.
以2007年中山市热电联产规划工作为基础,分析了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在能源、环境、经济性等方面的效益以及带来的社会影响,以量化的方式阐述了热电联产与热电分产、分散小锅炉供热等供热方式相比所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北方电网中大量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的风电,以及高比例的热电联产机组并存而带来的风电并网难题,提出一种综合热电负荷控制的方法,通过引入城市中广泛使用的空调热泵和集中供暖管道距离这两个因素来实现。根据上述提出的方法,综合热电负荷控制可按照以下方法实现:首先,在系统风电出力不足时,减少热电联产机组热水出力,增加热电联产机组的发电出力,等效补偿风电出力不足;其次,考虑到供暖距离导致的热水传输延迟,在风电出力过剩时,通过使用空调热泵消耗电能提供采暖供热,弥补热电机组采暖热水输出减少带来的终端用户采暖热水供给不足,同时可以消耗多余的风电出力。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很好地帮助系统增加风电并网容量,新增并网风电可达风电总发电量的13%,而且这种新的综合热电负荷的控制方法具有很好的节能潜力,在现有条件下,对所仿真的系统每日可减少标准煤耗917.28t。  相似文献   

6.
热电联产并网工程是我国推行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该文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热电联产同区域供热在并网中存在的问题,对城市集中供热区域并网改造工程中提出一些合理建议,为热电联产并网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白银热电联产工程(以下简称“热电联产工程”)厂址位于白银公司生产厂区内,项目占地面积约400亩,拟建设规模为2×300MW亚临界、超高压、中间再热、抽气供热国产空冷热电联产供热机组。项目可研设计年利用小时数5500小时,年发电量33亿kwh,年供热量822.54万GJ,经营期20年,发电工程动态总投资约28.1170亿元,单位千瓦投资4686.16元/KW,测算含税平均上网电价0.262元/kwh。本文就白银热电联产工程投资的前景做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城市集中供热的具体供热形式,针对供热形式、供热建设投资、供热热源、供热热网、供热热费的收缴、供热环境等问题,提出集中锅炉房供热是弥补热电联产供热不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对热负荷延续时间图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引起热电联产供热系统能耗较大的"调峰三角区"和"低效率三角区".在"三角区"内采用分布式燃气锅炉供热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对不同纬度地区的9个城市"热负荷三角区"的能耗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低效率三角区"对低纬度采暖地区的供热能耗影响更大.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燃气资源丰富、燃气价格不高或城市环境要求较高的地区,采用燃煤热电联产同时配以分布式燃气锅炉调峰的供热方式,是区域供热系统节能的有效措施.应发挥不同类型能源的优势,合理匹配集中式热源与分布式热源,才能使变负荷条件下更具灵活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Co-ah循环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主要是通过增加供热管道内温差,形成强大的温压驱动力,达到远距离供热要求,同时将发电厂的余热进行有效利用,既有利于节能减排,又有利于集中供热达到室温要求。本文从基于Co-ah循环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在节能方面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了基于Co-ah循环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发展小热电,实行热电联产,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发展方向。文章介绍了我国各类热电联产机组应符合的指标,提出了改善热电厂热经济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热电联产在城市集中供热的方式中所占比例逐渐增长,为了进一步提高热电联产机组在冬季供暖期间的经济性,提高供热机组的供热能力,加强节能减排效果,在现有热电联产机组装机容量基础上,对汽轮机进行供热节能改造是供热机组的发展趋势,而高背压循环水供热则是利用汽轮机低压缸供热改造而发展的一项节能环保技术,可使燃料利用率达90%以上。通过已经改造机组的运行情况看,高背压供热工况下机组具有较好的热效率、发电煤耗等。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在不受供热面积、供热管径等条件的限制下,对某厂两台300 MW 调整抽汽机组进行高背压改造,改造后全厂的供热能力可达到800 MW,机组供热能力和经济性有较大的提升,为北方同类型机组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电联产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带有冷凝水闪蒸和海水预热的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进行物料和热量衡算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海水淡化系统并叉流流程下水电联产系统优化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以单位产量淡水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利用Matlab工具箱编制了求解程序,对水电联产系统数学优化模型进行了求解,分析了效数、加热蒸汽流量和系统规模对单位产量淡水成本的影响,并将水电联产优化设计、水电联产等温差设计和无水电联产等温差设计3种方案下的单位产量淡水成本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参数相同情况下,水电联产优化设计和无水电联产等温差设计相比,最大可节约淡水成本87.54%.水电联产低温多效蒸发是降低海水淡化成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全能量比较的城市供暖方式能源利用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供暖方式按与电力生产的关系分为热电联产式、热电分产式和电热式。在比较供暖方式的能源利用率时,传统的热电分摊方法存有争议。为此,提出新的热电分摊方法,其研究的对象是各种采暖方式加相关供电方式组成的全能量供暖模式。此方法首先确定各种供暖方式所匹配的相关供电方式,并根据热电联产供暖模式的热电比确定各供暖模式的基准目标热电比;其次从城市整体利益的角度,确定各种供暖方式的全周期组成;再搜集每种供暖模式各环节的效率性能数据,计算出相对终端用能的全能量效率来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Anintegratednaturalcirculationselfpressurizedreactorcanbeusedforseawaterdesalination,electrogeneration,shippropulsion,anddistrictorprocessheating.Thereactorcanbeusedforshippropulsionbecauseithasthefollowingadvantages.Itisaintegratedreact…  相似文献   

16.
评价热电联产系统的准则可分为能量利用性评价准则,经济性评价准则,以及能量利用与经济性相结合的评价准则。本文对现有各种准则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适用于评价工业企业热电联产系统的能量利用性准则和经济性准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能量利用与经济性相结合的评价准则——修正净现值。该新准则适用于评价工业企业热电联产系统,而现有的该类准则只能评价区域性热电厂。  相似文献   

17.
微型燃气轮机热电联供系统的热经济学最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最小燃料费率和非能量费率为目标函数,以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和经济学模型为约束条件,对3种微型燃气轮机热电联供系统进行了热经济学最优化分析.计算得到的优化参数,可为能量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数学规划方法对热电厂区域供暖系统的最优化设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确定区域供暖距离的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同时考虑了热源和热网的经济性,并以热电联产与热电分产年计算费用差额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序贯无约束极小化方法(SUMT)编制了OPDH计算机程序.最后应用这一程序对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研究,通过分析和讨论阐述了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  相似文献   

19.
小型热电联供沸水堆CR-200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扩大 200 MW核供热堆(NHR-200)的应用范围并改善其经济性,初步探讨了在NHR-200的技术基础上,发展热电联供小型反应堆的可能性。提出了核反应堆实现热电联供的几种可能方案,并用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对其效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小型热电联供沸水堆CR-200的一回路方案设计,用最佳热工水力估算程序RETRAN-02和编制的蒸发器设计程序对CR-200作了初步的一回路稳态热工设计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以NHR-200为基础并作一些改进,有可能发展成为小型热电联供沸水堆CR-200,该堆具有比低温供热堆HR-200更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