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数据同步是维持异构数据库间数据一致性的一种手段.针对目前各类流行数据库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于企业级数据同步的Agent方法.该方法重点讨论了数据库日志采集技术、SQL语句还原与更新技术以度数据同步策略,给出了实现该方法的框架结构,并采用Agent技术封装,实现了一个数据同步系统的实例.  相似文献   

2.
音/视频数据同步是校园网多媒体系统如远程监控、视频会议和视频点播等中的关键技术.本文在介绍P2P流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先详细叙述了基于P2P的Tapestry算法解决多媒体数据同步的原理,然后提出了一个基于P2P网络的音/视频数据同步系统的实现方案,说明利用Tapestry算法解决多媒体音/视频数据同步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采用事件关联电位P300 信号、事件相关脑电去同步及事件相关脑电同步信号、脑血氧饱和度信号诊断早期老年痴呆症的数据采集系统.阐述了事件关联电位、事件相关脑电同步及去同步信号与老年痴呆症之间的关系及诊断系统的工作原理;介绍了采集器的硬件方案和软件构成.  相似文献   

4.
传感器网络数据同步是数据融合算法正确运行的前提,具体指网内各节点汇报的数据基于同一时间基准,其采集时间、先后顺序等与真实情况一致.然而由于节点晶振的频率偏差和不同的初始计时时刻,网内节点的本地时钟不同步,这使得根据本地时钟标记的数据不能保持同步.提出了一种基于累计时延统计的数据同步算法,通过在数据包头附加一个时延字段,沿途节点根据该数据包的停留时间更新该字段,数据到达远方站点时即包含了数据的总时延,接收站根据当前时刻和累积时延计算数据的采集时间,最终达到数据同步.分析表明该算法可达到HIS级同步精度,适合于中低精度应用.相比于常规同步算法,其通信开销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5.
基于分布式多服务系统的数据同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基于多服务器的数据同步方法在数据同步过程中易产生数据冲突问题,提出一种带有业务标号的数据同步方法及一种基于业务标号和时间戳的数据恢复策略,实现了分布式多服务系统各服务器间的数据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数据同步方法与其他数据同步方法相比,有较好的执行效率,同时避免了一些数据同步过程中的数据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智能终端与Web Service的研究,阐述了Web服务数据同步系统的数据接口设计和功能设计,分析了同步系统的控制流程。以手机与电话机通信终端设备数据Web同步服务为实例,给出了串行口类、短信类与号码本类设计与Web Service实现。所采用的基于SOA的Web Service封装,使Web服务数据同步系统具备自治性、多样性、可互操作性和可复用性。  相似文献   

7.
Newton-Leipnik系统的线性反馈控制与同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构造一个简单的线性控制器,通过对控制参数的适当选取,将Newton-Leipnik系统分别控制到稳定的周期轨道和稳定的不动点,利用Mathematic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证明这种控制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基于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理论,构造一个混沌同步系统,研究了Newton-Leipnik(N-L)系统的完全同步问题,数据模拟结果也证实本文构造的同步混沌系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建设成本高,信号易被干扰和欺骗等问题,本文基于Zedboard+AD9361软件定义无线电平台设计出一套小型化、高精度的无线时间同步系统.整个系统分为双向时间同步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双向时间同步模块处理主从机时间戳的标定、偏差的计算;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进行伪码扩频、数字上变频、部分匹配滤波-快速傅里叶变换捕获,实现主从机之间的无线通信.通过主从机输出到示波器上的1PPS信号比对测试,主从机之间的时间同步误差均方根值(RMS)为18.6ns.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弹性堆叠系统中控制业务模块在主备设备间进行数据同步的方法,确保主设备上各个业务模块数据能够按照指定的次序安全可靠的同步到备设备上,为业务模块的温和重启提供保证,从而保证堆叠系统转发不中断.同时也提出了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通过定时检测同步消息通道,再结合异常序列号确认,既可以保证同步的可靠性,也可以保证同步效率.通过实验证明,此方法能保证堆叠系统实现无中断转发.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个基于PC的水轮机在线多通道振动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对数据采集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采用中断+FIFO的方式对多通道振动信号连续采集,并通过插值算法进行二次采样,得到了准同步整周期信号.在此基础上,用数字滤波算法去除了信号干扰,并对采集系统的精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通过二次采样所得的信号与同步整周期采样的信号基本一致,可以满足振动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在复杂网络和异构数据库环境下的数据同步,在分析基于触发器的数据同步机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应用层数据同步机制.这种机制在应用层利用数据库和XML的映射来封装和解析同步数据,同时针对数据传输和数据库更新在应用层引入了可靠性机制.该同步机制具有与平台耦合度小、功能分层易于复用的优点,能够根据应用需求有效解决跨平台的数据同步问题.实践证明,该应用层数据同步机制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研究通过Java/XML和数据库触发器来实现异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同步技术,以及订阅与发布模式的数据库同步机制,介绍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功能,给出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物理上分布在各地的企业内部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库共享和数据的同步越来越重要,结合XML和Web Services技术的各自优点和特点,提出了利用XML和Web Services实现数据库同步的策略,使用Web Services技术为数据库的同步提供了信息传输和互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14.
对广东省公路客运站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广东省公路客运站运营数据库系统开发的思路、方法和系统的功能.阐述了数据同步处理所采用的方法,使用SQL Server7.0的复制技术,将附有复制标志的源数据库送到目的数据库,从而保证运营数据库的同步性和时效性;鉴于运营数据库的使用特性,该系统实现了网络通信能力和地理信息系统交互功能,采用Mapx地理信息开发组件,构造一个集数据库、远程数据通信和地理信息为一体的运营管理平台.该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公路客运站的运营管理水平和市场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综合触发器和影子表法进行数据库变化的捕捉跟踪过程是由使用触发器来定位变化的记录、使用影子表跟踪相应记录的变化、在关系映射索引下进行差异记录的异构运算等步骤实现。综合法在传输数据变化时完成异构数据结构的转化,实现异构数据的应用级同步,为日益增多的数据库应用同步提供一个的解决实现。  相似文献   

16.
基于P2P的异构数据库数据同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信息化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需求,异构数据库间的数据集成和数据同步就是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实现了异构数据同步模型,通过应用上的分析,设计了在传输速率和传输稳定方面改善性能的方法,从而建立了基于P2P的异构数据同步模型,该模型采用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技术和面向服务技术屏蔽数据的异构性,通过触发器和控制表的方式实现了差异更新,并利用基于最短路径P2P算法实现增量提取和传输优先级,从而增强了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分布式数据库的广泛应用,对电子签章系统有了更多的需求。如何使异地电子签章系统中多个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保持一致,是该系统的关键性问题。结合Web service的特点,设计了异地电子签章系统需求模型,提出了一种异地签章数据之间的一致维护的方案,解决了在该系统应用中的数据同步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彭元  黄健  陆滢 《广西科学院学报》2012,28(1):88-89,92
基于B/S模式,设计一个蛤蚧鸣声数据库系统,用于记录并管理蛤蚧鸣声及生态环境数据信息。该系统支持智能终端录入、查询、管理和发布包括mp3、wav、avi、jpg等格式的多媒体数据文件,可以上传数据至互联网服务器,实现异地同步数据分享。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民用航空生产维修信息系统中分布式数据库子系统的主要特征进行了阐述,包括分布式数据库的设计原则,系统结构、时间统一、数据复制、备份与恢复及分布式查询与数据更新等内容,对我国民用航空事业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key techniques for multisensor integration system, which is applied to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dustry and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dustry, e.g. road surface condition detection, digital map making. The techniques are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of multisensor, spacetime benchmark for sensor data, and multisensor data fusion and mining. Firstly,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of multisensor is achieved through a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system which is composed of a time synchronization controller and some synchronization subcontrollers. The time synchronization controller can receive GPS time information from GPS satellites, relative distance information from distance measuring instrument and send spacetime information to the synchronization subcontroller. The latter can work at three types of synchronization mode, i.e. active synchronization, passive synchronization and time service synchronization. Secondly, spacetime benchmark can be established based on GPS time and global reference coordinate system, and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position and azimuth determining system and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system. Thirdly,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data fusion and mining, e.g. GPS/Gyro/DMI data fusion, data fusion between stereophotogrammetry and PADS, data fusion between laser scanner and PADS, and data fusion between CCD camera and laser scanner. Finally, all these solutions presented in paper have been applied to two areas, i.e. landborne intelligent road detection and measurement system and 3D measurement system based on unmanned helicopter. The former has equipped some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and has been successfully put into use. The latter is an ongoing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