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强  田鑫  陈蓉 《自然科学进展》2006,16(6):727-732
将生物膜滴滤塔内的多孔填料简化为由多个管内覆盖有生物膜的竖直毛细管并行排列构成的填料,建立了一个净化低浓度有机废气的代谢产热毛细管模型.在模型中,首先,结合生化反应动力学理论,考虑气液界面、液膜和生物膜内的传质阻力以及氧对微生物生化反应的限制,获得了污染物在生物膜滴滤床内的浓度分布;再运用生化反应代谢产热理论,考虑生物降解和液膜的导热热阻,建立了生物膜和气液两相中的能量方程;最后,对方程进行离散迭代求解,获得了生物膜滴滤床内的温度分布.理论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计算结果表明:气液流量一定,结构参数不变时,进口污染物浓度越高,滴滤塔出口气体温度也越高;污染物进口浓度一定时,滴滤塔出口气体温度随气体流量的增大而上升,而随着液体流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2.
以装填活性炭纤维布填料的生物滴滤塔为试验装置,以模拟氯苯废气为降解目标物,分别采用快速排泥法和气液相联合法对滴滤塔进行挂膜启动。结果表明:气液相联合法23 d实现挂膜启动,比快速排泥法挂膜启动时间缩短20 d左右,去除率变化更加稳定,进气中氯苯浓度4 000 mg/m3时两者去除率均达到50%。  相似文献   

3.
选取养殖场恶臭气体中的主要致臭气体之一——氨气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制的生物滴滤塔装置,以陶粒、多面空心小球和鲍尔环作为填料,用两种反应器启动方法,进行硝化菌挂膜实验的对比研究.第一种方法是两步法,即先驯化后挂膜;第二种方法是快速排泥直流通气法.实验结果表明,从反应器启动时间、氨气去除率、总氮转化率等方面来看,第二种反应器启动方法较第一种方法更快速、高效.  相似文献   

4.
分段进气生物膜滴滤塔的废气净化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毛细管模型对分段进气生物膜滴滤塔净化有机废气的效率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分段进气单一出气和分段进气分段出气两种方式下生物膜滴滤塔降解有机废气的效率.通过计算发现:同传统单进单出的方式相比,对于分段进气单一出气,分段数越多,效率越低;对于分段进气多段出气,分段数对净化效率的影响很小,而采用这种分段进出气方式可有效地减少填料床的堵塞现象,提高生物膜滴滤塔的实际净化效率.  相似文献   

5.
使用生物膜填料塔净化烟气中的NOx.实验结果表明,循环液pH、循环液流量、NOx气体进口浓度、气体流量对生物膜填料塔的NOx净化效率和生化去除量有显著影响.在NOx进口气体浓度为900mg/m3、气体流量为0.2m3/h、循环液pH为6.0、循环液流量为10L/h的最佳操作条件下,生物膜填料塔可以脱除烟气中80%左右的NOx.生物膜微生物的优势种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通过平板计数法得到的生物膜最大活菌数为1.455×107CFU/g.  相似文献   

6.
在调查、分析河涌水污染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悬浮式生物膜法处理模拟河涌水的挂膜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循环挂膜法,在以自然复氧为主,辅以回流曝气条件下,适宜的挂膜条件为温度22~30℃,pH控制在6.0~7.5,溶解氧为1.8~2.5 mg/L.经挂膜4~6 d后,平均出水CODCr、NH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51%、27%和43%.挂膜成熟后,沿程测得单位表面积填料的微生物变化范围在3.01~5.37 mg/cm2之间.在挂膜初期宜采用较大流量9~15 L/min,以提高复氧能力,生物膜成熟以后应降低流量至6 L/min左右.  相似文献   

7.
两级木炭曝气生物滤池的挂膜启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木炭作为两级曝气生物滤池的填料,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回流污泥为接种污泥,并以初沉池出水为原水启动挂膜,研究两级木炭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各级挂膜启动状况,考察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水中污染物的去除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启动初始阶段,两个滤柱对COD的初始去除率均达到60%以上,并且在较短时间内填料表面能形成稳定的生物膜;两级滤柱串联运行过程中,一级滤柱对COD的去除起主要作用,二级滤柱主要用于去除NH3-N,两级木炭曝气生物滤池在启动后期对COD和NH3-N的累积去除率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8.
实验主要通过筛选和培育适合于净化甲醛废气的微生物菌种对生物膜填料塔接种挂膜,用生物膜填料塔来考察不同的进口浓度和不同的液体喷淋量下生物法对甲醛废气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法净化低浓度甲醛废气可行,而且净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优化生物滴滤塔的性能,以提高其对SO2废气的处理效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气体流量、SO2浓度、温度及pH值作为考察因素,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研究其脱硫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工况条件下探讨不同入口浓度、不同填料层高度及喷淋量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SO2去除率影响大小次序为SO2浓度>温度>气体流量>pH值;最佳工艺条件为气体流量0.9m3/h,SO2浓度1 000mg/m3,pH值2.3~2.4,温度28℃.脱硫率随填料层高度增加而增大, 30L/h喷淋量的脱硫效果较优于24L/h,并且生物滴滤法比较适合于低浓度脱硫.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两种填料处理硫化氢气体的挂膜实验研究,表明挂膜方法、填料性能、温度、PH值、入口浓度等均影响挂膜效果与硫化氢去除率,并且得出陶粒挂膜启动时间比阶梯环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