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转基因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转基因食品逐渐从实验室走进市场,开始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转基因食品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其引发的食品安全、环境生态安全以及经济垄断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各国的高度关注。而关于转基因食品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还容易导致贸易壁垒措施的滥用。面对转基因食品问题,我国应该参照外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督管理和立法,进一步完善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充分利用转基因食品的巨大商业契机,同时减少转基因食品国际贸易引发的负面影响,维护本国的权益。  相似文献   

2.
基因工程在动物育种方面也有着巨大的潜力。转基因动物育种近十几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由于受到研究技术和社会伦理问题等限制,其发展速度尚不如医药和植物基因工程,尚未形成产业化、商品化。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正日益显现。当今,制定发展策略,不失时机,加强投入,加快发展步伐,以形成产业化,极为必要。 一、转基因动物育种的进展 常规的动物育种方法是建立在种内遗传变异的基础之上的,育种的周期长、成本高,而且可供选择的性状范围较为有限。而转基因动物育种则是运用转基因技术,通过培育转基因动物来改良品种的方法。转基因动物是在其基因组中含有外来遗传物质的动物。外来遗传物质可以是具有特殊功能的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食品已经存在了十几年,但人们对它安全的争议仍然颇多.与此同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又在逐年扩大.转基因食品应该如何发展?笔者从生态伦理学角度,以生态化生存模式为背景,在重新认识转基因食品安全及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探讨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法国研究人员2012年在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下面使用中文翻译刊名《食品和化学毒物学》)期刊上发表转基因玉米致癌论文,已成为部分反对转基因人士的重要实验证据。但期刊出版商爱思唯尔公司2013年11月28日在美国宣布,由于进一步分析显示该篇论文数据不足以支持其结论,因此决定撤消这篇论文。这篇搅皱一池本就浑浊不清的转基因之水的论文,再次让转基因之争变得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5.
从本世纪80年代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的诞生,到目前全世界约有2780万公顷的转基因作物,到诞生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大量的生产医用蛋白,人类将最新的生物技术应用于医药、食品、农业领域,以摆脱自然对传统作业的限制。 转基因植物是把来源于任何生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基因转入植物,这可能是自然界无法发生的,人们也无法预测基因进入一个新的遗传背景中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转基因动物,一是将正常人的基因片断导入动物体内,让这种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并通过该动物分泌的奶或其他组织,提取获得具有活性的分泌物质,获得大量廉价的珍稀药物;另一方向是利用转基因动物培养人体器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成就促进了转基因动物反应器的蓬勃发展,使其在医药、食品和环保等领域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着重介绍构建转基因动物的方法以及转基因动物反应器的应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陈述.  相似文献   

7.
微聊     
《科学世界》2015,(3):111
<正>下期看什么?转基因"转基因"这个词自从被提出以来就不乏质疑的声音。近年来,反对转基因食品的论调随处可见,如"转基因食品能让人得癌症"、"转基因技术是美国人的阴谋"、"吃了转基因食品会断子绝孙"等等,引起了公众的恐慌。尽管一些用来论证"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实验后来被很多科学权威机构证实不成立,但是很多人依然"宁可信其有"。为了保证食物的"绝对安全",人们纷纷在网上寻找"辨识"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三文鱼是首个被批准上市的转基因动物食品,从而让转基因动物从科学研究真正的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近年来,我国就转基因动物的研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对于梅山猪MSTN基因进行编辑而构建的"双肌"表型的新的猪的种群、MSTN基因编辑"超级猪"、生长激素受体基因敲除巴马猪、溶葡萄球菌素转基因克隆牛和人溶菌酶转基因克隆牛、Ipr1基因打靶抗结核克隆牛、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敲除的绵羊等转基因动物都有着巨大的产业价值.与转基因动物的育种价值密切相关的是转基因动物的生物安全,所以在我国转基因动物制备及生产均有着严格的规定.随着基因编辑技术飞速发展,转基因动物产业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认知态度再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继2004年市场调查之后,2007年再次对北京市12个超市进行了消费者现场问卷调查.调查显示仍有半数以上受访消费者对转基因生物和产品不太了解或不了解,非常了解的仅有2.18%.但与2004年相比,北京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问题的了解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标识方面,有47.36%的受访者完全不知道中国已对转基因产品实行标识,另有46.19%的受访者虽然知道有标识,但不能够辨别市场现有的转基因产品标识,与2004年调查结果相似,表明3年来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认知水平没有提高.调查还发现,61.67%的消费者信任传统食品,9.46%的受访者信任转基因食品,28.87%的受访者表示无所谓,但是,后二者合计比2004年增加了7个百分点.在消费倾向的调查中,倾向消费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比2004年增加了一倍.这些结果都表明,北京市场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程度已经明显上升,尤其是年轻消费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10.
由于转基因食品可能有潜在的危险,许多国家和消费者要求对转基因食品贴标签,以便消费者能在知情的基础上做出自由选择。本文对转基因食品的标签与知情选择的概念问题作一个简单的阐述,对其伦理问题作了重点分析并进行哲学反思,结论是应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签,以尊重消费者的知情选择权。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是指利用转基因生物生产和加工的食品,我国规定的转基因食品还包括添加剂。由于技术的原因,目前转基因植物食品的发展远远领先于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微生物两种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12.
正有的消费者可能认为,自己无法相信所有证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证据,那些权威科学家和组织批评别人的实验不合理,如何能证明他们的实验就更合理呢?既然自己无法判断哪一方的意见正确,只要所有的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的食品都带上标签,让自己能在市场上自由地选择购买就可以了。目前,尚未有任何一个国家对所有的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13.
在广东省佛山市进行的一项关于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消费倾向的调查中发现,有16.5%的受访者不了解转基因食品,33.6%的受访者不知道我国已经对转基因产品实行标识制度,42.2%的受访者虽然知道有标识制度但不能辨认转基因产品标识。调查结果表明,市民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尤其是对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认知仍然缺乏。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转基因生物的管理,加大对转基因食品相关知识的宣传,以便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技术自问世以来,给全世界带来巨大的收益。转基因植物的大规模商业化推广,在解决粮食危机、保护环境和提高粮食营养品质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而转基因动物产业相较于转基因植物研究的初期,发展迅猛,也在食品、医药、农业和生物材料等众多领域广泛研究并应用,具有巨大的经济前景和社会效益。但是转基因食品存在一定的风险,必须进行食用安全性评价。毒理学评价作为食品安全评价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保障食品安全和国民健康的重要手段。国内外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的报道已有不少,但毒理学方面的评价较少。该文对转基因食品的毒理学评价进行了综述,以期对转基因产业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保障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5.
丹心 《创新科技》2011,(7):8-13
人类追求更好的生活,需要科技进步。我们不反对进行转基因研究,也不反对能在各种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推广转基因食品,但在目前转基因系列食品的安全没有得到确凿证实之前,希望相关部门高度警惕,对系列转基因食品的市场化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10月10—11日,主题为"克隆动物食品的未来"的中国科协第91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在上海举行。本期沙龙由分子细胞生物学家、免疫学家郭礼和教授主持。同济大学教授费俭、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铭贤、上海交通大学马育芳、上海转基因研究中心主任陈建泉、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陈学进、内蒙古大学副研究员白春玲分别作现代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发展趋势、从中西不同伦理观念看克隆动物食品、克隆动物源食品现状、克隆动物食品的未来、哺乳动物克隆技术及转基因技术、体细胞克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转基因食品的主要内涵及目前转基因食品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指出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其发展的焦点;提出了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应以制定专门的转基因法律,对转基因生物及食品进行规范为保障。  相似文献   

18.
所谓转基因食品,是指将一种或几种植物、动物乃至人类的基因植入某一种农作物(亦可扩展到牲畜),使基因组合,从而增强其抗病虫害、抗杂草等优良品质,而将它的果实制成的食品。然而,普兹泰教授用一种转基因土豆喂养实验鼠,10天后,这些小老鼠的肾脏、脾和消化道都出现了损伤,免疫系统受到消弱。由此,人们对这种基因食品安全性提出质疑,若这种基因食品出现在人类的餐桌上,后果是不难想象的。但是支持转基因食品的也大有人在,转基因食品早就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婴儿牛奶、面包、汤料到面食,人们每天不知不觉地食用着转基…  相似文献   

19.
邓爱华 《科技潮》2012,(6):56-57
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争论已经持续了若干年,但对普通老百姓而言,转基因食品到底能不能放心地吃、它将如何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依然是一团迷雾.就一系列老百姓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彭于发研究员. 记者:"美国人的转基因农产品自己不吃,专门出口祸害第三世界",这种说法流传甚广,请问,美国人到底吃不吃转基因食品? 彭子发:说美国人不吃转基因食品,这是无稽之谈.按照2011年6月30日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新数据,美国种植的90%以上的玉米、94%的大豆都是转基因品种.而只有41%的大豆、17.5%的玉米用于出口,其余都用于国内的消费.  相似文献   

20.
微聊     
《科学世界》2015,(4):111
<正>下期看什么?转基因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现代生物学技术,已经发展了30年,但近年来,它在不断为我们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遭受到很多非议。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人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感到担忧,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争论。甚至有些人认为"转基因食品能让人得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