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中国封建社会监制度在这一时期达到完备。作者希望通过对这一时期监察官员选任、管理制度的探讨,对当前的监察制度建设有所借鉴。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清代的监察官员的选任、管理制度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作者借鉴历史对当今的监察制度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认为应保持监察系统的独立性,加强监察立法,严格对监察干部的选任、管理等等。  相似文献   

2.
高一涵是皖西籍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法学家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早期的重要人物。30年代后,高一涵在国民政府中长期担任监察官员.在30年代初的宪法讨论中,高一涵通过著名论文——《宪法上监察权的问题》,具体而深入地阐发了自己的监察思想。孕育高一涵监察思想和相关制度建设之主张的思想渊源首先应是其留学、五四、大革命时期形成的国家民主政治理念,其次则为中国传统法学资源中的监察制度及其文化,而现实中国的政治进程与实践也促进了其监察思想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经历了一个长期、曲折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它以维护皇权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是皇帝治吏的工具,皇帝的开明程度直接关系到监察制度作用的发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与封建王朝的兴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维护封建制度和加强皇权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社会是封闭式的小农经济社会,交通不发达,信息传递技术落后,为了有效地防范决策失误和官吏的违法失职行为,历代统治者不断继承、发展和完善前代已有的监察机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监察运作方式:以卑察尊,以轻制重;动态监察,"马儿说话";风闻言事;独立弹劾;内部互察,外部反监.上述独特的监察运行机制,在一定的政治条件下,对防止吏治的迅速腐败、保证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缓和社会矛盾是有作用的.但是,传统政治的种种弊端极大地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郭建伟 《科技资讯》2013,(2):243-243
近年来,经济的飞跃式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张都使我国用地紧张的问题不断加剧,而要缓解人地关系之间的矛盾,杜绝建设用地项目中各种违法,违规问题的出现,首先必须对现行的土地征收审批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本文分析了当前土地征收审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土地征收审枇制度的思路及其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依法对高考作弊行为进行处置是国家教育考试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基于秩序的高考公平需要更加精准的法律制度设计予以保障。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的颁布实施确定了国家考试秩序为基本的刑事法益保护标准,《教育法》的修订使国家对教育考试作弊行为的处置有了较为精确的执法依据。2018年自《宪法修正案》以及《监察法》颁布实施之后,高考作弊行为的法律处置进入新的时期,需要考虑法律修改与监察立法的综合影响,对执法主体职权的合理配置、执法程序的规范、行政执法与监察及司法的衔接、法律责任的安排等都需要进一步明晰与完善。立足于当前的执法实践,需要尽快在国家教育考试领域构建刑事部门法与行政部门法之间的横向立法协调,与教育法规范之间的纵向立法协调,建立行政执法、监察与刑事司法协作制度,完善《刑法》中有关高考作弊主体的认定及共同犯罪行为的定罪量刑规则。  相似文献   

7.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互联网领域法制不断完备的进程中,注重对大数据的应用不仅是对执政党与政府工作的时代要求,更是进一步推进法治中国进程的重大举措。只有运用大数据,运用更加科学与富有时代生命力的管理系统才能真正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才能确保2020年初步建成法治中国以及2049年整体建成法治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选择,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种政党制度确立后促进了有次序的政治参与的扩大、推动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促进了中国政治系统功能的增强,从而促进了中国的政治发展,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与中国的政治发展关系密切。在实践中要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中国政治发展进程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中,溯本本源,当推雅典的宪政制度。考察它的选举制度、政治体制和监察制度,我们就会得知:在世界古代历史上,雅典的宪政制度最具典型性。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也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封建监察制度经历了一个长期、曲折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它以维护皇权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是皇帝治吏的工具,皇帝的开明程度直接关系到监察制度作用的发挥。中国封建监察制度与封建王朝的兴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维护封建制度和加强皇权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新形势下如何创新环境监察工作制度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金松 《广东科技》2013,(12):28-29
近期,由于我国环境法制建设不断推进,环境执法监督的不断发展,已有的环境监察工作制度体系已经很难适应新的形势,探讨构建出新的环境监察工作制度体系,以提高环境监察执法工作效率是必然趋势。对现行环境监察制度体系相关问题进行阐述,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创新环境监察工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廖红 《科技馆》2006,(3):19-26
广义上讲,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更通俗地说,化是一个特定社会的成员所共享并互相传递的知识、态度、习惯、行为模式的总和。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因此,不同社会其化存在差异。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拥有不同的历史,因此中国化和西方化存在着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效能监察是监察机关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的各种失职、渎职行为和事件进行监督、纠举和惩戒的一种职能活动.近年来,各级政府建设和应用政府网站发展电子政务,取得成效.上海宝山区政府自2001年底开通政府门户网站,通过网站推行政务公开、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等效能监察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实践表明政府网站是效能监察的有效助手.  相似文献   

14.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较为重视法律作用和法律建设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任法而治的朝代。为了与政治、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宋代的法律制度特别是民商事法律制度发展迅猛。北宋末年的统治者首先在民事诉讼方面大开越诉之禁,并且增立了越诉之法。民事法律制度的演进和诉讼规则的程序化,成为尚讼或健讼盛行不可或缺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世界各国间经济依存度加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与经济全球化相伴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增。经济全球化在刺激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冲破与经济区域化相适应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框架。在这波及世界各个角落的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过程中,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将呈现出新的特点、新的趋势和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元末农民起义胜利的基础上,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朝。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是一位有作为、有见识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在一生的政治生涯中政绩卓。明朝初期,为了巩固朱氏王朝的统治,朱元璋重视整顿吏治,鼓励监察官吏言事,雷厉风行,打击官邪,为监察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气氛。同时,朱元璋还重视监察工作体制的改进,使监察机构的设置更加严密规范。明朝在监察制度的规范化方面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高峰。监察法规的具体和增多,进一步的促进了监察工作的活跃,明初出现了一批敢于言事,不避权贵的监察官吏,在中国监察制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对现代化的执著追求贯穿于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始终,对政治现代化的追求自然也在其中。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广泛群众参与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里程碑,它引进了西方的制度文明,彻底改革了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增强了国家和社会的力量,使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得以延续和发展,具体体现在政治权威的合理化、政治文化的世俗化、政治参与的扩大化。  相似文献   

18.
在基层环境监察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意包括被监察者和缺乏应有的环境保护意识,极度反感执法行为,普通大众环保意识和法律观念淡薄;执法人员缺乏,素质较低,技术手段有待提高;违法执行深度不足,有效监察彻底性不够;行政干预阻碍公开公平公正执法.要采取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和法律观念,促使人人参与和监首环保;加强机构建设,配备先进仪器设备,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改革环境管理体制,减少和杜绝行政干预的产生;强化对违法行为执行的深度和彻底性,切实发挥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邓小平努力建构适应新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需要的政治文化,倡扬社会主义的人民权力观,并在社会主义本质、民主政治、法制建设、政党政治、精神文明建设、国家统一等一系列问题上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取向,科学地指导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建设,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选择,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种政党制度确立后促进了有次序的政治参与的扩大、推动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促进了中国政治系统功能的增强,从而促进了中国的政治发展,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与中国的政治发展关系密切。在实践中要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中国政治发展进程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