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华 《华东科技》2004,(11):8-11
这也许就是文明的故事。翻开人类历史长长的画卷,我们可以看到, 人类从非洲走来,在亚洲发明农业文明,在欧洲创造工业文明,在美洲孕育知识文明。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是第一次现代化,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转变是第二次现代化。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是以工业和城市为基础的经典现代化,那么,第二次现代化是以科学和信息为基础的新现代化,这次现代化,注定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次现代化里,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各国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速发展,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理论,在宏观上勾画了历史由分散性、局部性而趋于整体性的事实,剖析了实行闭关锁国、置自己于世界市场之外,不与其它国家进行经济文化往来的危害性,并以此论证了我国实行改革开改的必要性和对中国历史由区域型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深刻地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客观规律,是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框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推动了世界交往的普遍化,资产阶级创立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体系,但是,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不完整的,如果说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的开创者,社会主义则是“世界历史”的完成者。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的大学排行机构、我国不同大学排行指标体系转变以及我国大学排行的社会影响力三个方面进行述评,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大学排行历史与现状进行简要的梳理。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马克思的文本为基础,通过对学界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有关论点的爬梳,深刻揭示了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进程,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纵向上指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的总体历史进程,横向上指人类进入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以后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专指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世界历史时代;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世界历史纵向发展的根本动力,由生产力发展导致的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是推动世界历史横向发展的动力机制,由于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有可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并最终实现社会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历史教育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危机。精英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显示出弊端。在现阶段,历史教育功能已不能适应提高全民人文素养的需要,实现历史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已刻不容缓;转变历史教育功能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与人为本;变革传统的历史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历史审美观,搭建起培养和提高大众审美情趣的素质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7.
历史主客体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历史规律的深刻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都是建立在社会历史主客体矛盾这一根本线索之上的,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必须以历史主客体矛盾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两方面论述人文精神推动社会的发展。最后指出历史教育应承担的任务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历史决定论,是主张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主体选择就是承认主体活动的自觉能动性。辩证决定论就是将二者统一起来,历史决定论是主体选择下的决定论,主体选择是以历史决定为基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隐喻和转喻在经历了从传统修辞学研究内容向现代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的转变后,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家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是一种认知机制,是人类社会对世界事物进行整合概念化的过程。以隐喻和转喻不同的认知依据为基础,分析各自的特点,同时揭示隐喻和转喻这两种认知模式的本质特征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11.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展开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丰厚的时代意蕴。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中走向结合,并沿着世界历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拾级而上,在相互融合中共同创造,一步步走向了世界历史的深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世界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了世界历史的内涵;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进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以人类文明新形态昭示了世界历史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古事记》、《日本书纪》中记载的神话历史可追溯到绳文时代的远古源头,当时的女神崇拜展示出日本独特的恋母文化之根。文章从考古资料中的女神土偶入手,结合日本从母系社会向父权社会过渡的史实,探讨日本神话中的母神原型,以及神话历史叙事中普遍呈现的女性中心世界,为日本文明特有的文化恋母现象找到源头和生成依据。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的东亚经济圈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前的东亚正面临着空前伟大的历史巨变,对人类社会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在历史上,东亚地区曾经存在着一个独特的国际关系结构,构成一个完整的东亚世界,作为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区域,不仅内部联系密切,而且与外部世界也有普遍的、经常的联系。从大历史的视野来看,东亚经济圈同东亚的历史一样悠久,并且远比世界其他地区内容丰富和复杂多样。进入近代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为基础,从教学的创新、史料的运用和课堂讨论三方面,简单介绍了历史教学的一些方法,希望对历史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教育发展,呈现出从古代传统的社会教化观向现代社会教育观转变的趋势,其演变中的一些特质和缺失也为我国现时代社会教育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包含五个层次:第一,人类社会是包含人的客观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与自然界一样具有规律性;第二,人类社会规律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一般性表现为人类社会规律与自然界规律的趋同性,特殊性规律表现为与自然界规律的趋异性;第三,人类社会历史规律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具体包括蕴涵偶然性的必然性、"非线性因果性"、规律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以及不可穷尽绝对真理的"不透明性";第四,人类社会历史规律是"剧中人"和"剧作者"统一的历史,坚持以人为本,而反对康德的人是目的、以"群"为本、以"神"为本、以"物"为本、人本主义、极权主义,最终追求的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第五,主客观世界之间交流信息、交换物质,需要"世界3"存在作为中介。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资本主义观是邓小平关于资本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的根本观点和看法。近年来,关于邓小平理论各组成部分的专门研究渐近成熟,如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一国两制论等等。这些研究都需要以对邓小平资本主义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的研究为基础。邓小平资本主义观形成社会历史条件可从理论依据、历史依据、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孔子为代表的原初形态的儒家从孝德的层次和境界、行孝的标准和原则以及孝德与仁德、孝与忠的关系角度入手,将"孝德"从个人、家庭领域扩展到社会和政治领域,从而使它成为一个丰富和完整的伦理概念。从孔子到董仲舒,"孝德"思想在理论层面上,由伦理向哲学转变;实践层面上,则由道德规范向意识形态转变。与此同时,它也遭到了不同方面的批评。对儒家孝德思想进行合理诠释和定位,不仅需要正确认识上述的两种转变,还需要从孝德自身的内在逻辑中来对其进行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19.
余艳 《科技资讯》2010,(16):201-201
代以来的历史教育告诉我们,由于只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与政治功能,以至使国人匮乏社会判断、社会生活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由于社会普遍轻视历史教育的影响与作用,以至使国人淡漠人文关怀、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由于社会普遍不关心人文社会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科的最新进展和价值观念,甚至依然固守传统观念,甚至以自己为中心去揣摩和评价世界事物,依然缺乏全球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20.
和合历史哲学的"和合可能历史世界"是理的历史世界。社会历史的价值理想世界是一种虚拟存在,它指向形而上或未来世界。宗教历史学是指非实在性的存在性的社会历史的想像、虚拟和敬畏的历史学说;和合哲学历史学是指哲学的历史学研究,哲学是历史的灵魂,历史是哲学的血肉。和合家园历史学是一种终极历史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