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啤酒生产企业职业卫生现状。方法:对作业场所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7)进行采样;对作业工人按照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结果: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有二氧化碳(CO2)、氨气(NH3)、噪声、粉尘等。结论该厂部分岗位有噪声超标现象,需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防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厂企职业人群基本情况与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状况方法采用自制的职业人群职业卫生知识调查表对昆明市22家厂矿企业的627名职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情况的现况调查和职业人群基本情况调查结果职业卫生知识知晓回答正确率依次是"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的知识"为82.6%,"监督检查的知识"为63.4%,"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和义务的知识"为57.3%,"自身岗位危害因素相关知识"仅56.8%,"对《职业病防治法》的知晓情况"仅43.9%,其中三项"知道有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知道工作中一旦出现有害因素危害健康时的第一处理方法"、"知道有害因素进入体内后首先的不舒服表现是什么"依次为59.3%、40.4%、39.2%。结论本市职业人群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低,要加强对《职业病防治法》和自身岗位危害因素相关知识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3.
职业健康教育方案的制定1、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与评估职业健康教育与面向社会群体的健康教育不同之处在于目标人群的不同,职业健康教育的对象是职业人群,在社会特征上有其特殊性。职业群体除面临与普通群体相似的公众健康问题以外,还面临其职业特有的有害因素的威胁。因此,在确定针对某特定目标的职业健康教育方案之前,应首先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工作场所中主要的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对象。同时,调查与评估的结果也能作为评价该教育方案实施效果的基线研究资料。2、职业健康教育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大理石生产企业的调查,探究大理石生产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在大理古城北门周围部分大理石生产加工厂,对工厂的环境,如气温、湿度、噪声等指标进行检测;对职工个人卫生防护意识、防护器具的配戴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大理石生产的工作环境恶劣,气温、湿度、噪声等指标均达不到健康要求,职工缺乏个人卫生防护知识及意识。结论:大理石生产企业应该重视生产环境的改善,职工卫生防护知识的学习,提高个人卫生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有害因素。  相似文献   

5.
《科技成果纵横》2006,(2):15-15
中国医科大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主要由劳动卫生学教研室、环境卫生学教研室、尘肺研究室、地球化学性疾病研究室组成。1998年被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2年被批准为辽宁省重点学科,2003年被评为辽宁省建设国内一流的重点学科,在学科研究方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职业、环境与健康领域已形成多个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方向及稳定的学术队伍,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该学科现有教授/博士生导师4名,副教授、讲师等8名。2名教授在全国学术专业委员会分别担任…  相似文献   

6.
日前,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了2012年对1万多名企业工人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情况。检查结果显示:与职业性有害因素相关的异常检出率(职业病)方面,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尿镉超标、听力异常、晶状体混浊、高血糖和肺功能减退。其中,人们可能对"尿镉超标"比较陌生,但又对"镉"望而生畏。这和近两年来闹腾得沸沸扬扬的"镉大米事件"有关。其实,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还是职业性镉中毒。危险的镉大家也许还记得几年前发生在浏阳的长沙湘和化工厂镉污染事件。该事件导致509人尿镉超标,其中61人因同时  相似文献   

7.
职业病是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目前规定的职业病有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等10类115种疾病。在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人的生命健康是最珍贵的,这要求任何地方、任何单位都不能为换取眼前利益而忽视职业病防治。据卫生部透露,目前,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我国有毒有害企业超过1600万家,受到职业危害的人数超过两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1年底,我国累计发生尘肺病人数已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尘肺病人的总和。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  相似文献   

8.
调查分析某煤矿职业危害现状及存在的危害因素和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该矿职业危害防治体系的建议。以山东某煤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该煤矿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和有毒有害气体。其中,粉尘检测17个采集点中有4处粉尘(呼尘)浓度超标。噪声检测12个采集点中,只有2处噪声测定结果符合接触限值的要求,噪声危害发生率为83%。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建立完善的职业危害防治体系是改进煤矿职业卫生健康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建议通过采取规范防治组织体系、加强防治管理体系、提高综合评价体系反馈等多方面手段,有效提高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王瑜  李盛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5):193-194
为了解某啤酒厂职业病危害现状,更好的保护劳动者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根据《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 5948-85)、《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GB/T 15439-1995)、《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及《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对该啤酒厂酿造车间、包装车间、工程部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及评价。结果该啤酒厂工作场所除包装车间检测点噪声超标外,其余作业环境良好,在今后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应加强噪声防护,督促工人在工作中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为保障劳动者健康,应定期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定期对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与职业性健康体检。  相似文献   

10.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五官端正的人脸上有或大或小的青灰色或深褐色斑块,严重影响其形象.这种讨厌的疾病,可能是医学上称的黑变病,这种病症好发于成人,女性多见.而职业性患者大都是成人,且多见于职业男性,多在冬季发病,常伴有头痛、头晕、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顾名思义,职业性黑变病是指劳动或作业环境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是煤焦油、石油及其分馏产品,橡胶添加剂,某些颜料、染料及其中间体等)引起的慢性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黑变病的最初症状可能只是淡褐斑或淡红斑,随后慢慢扩大呈青灰色或深褐色弥漫性斑片,患者偶尔有轻微瘙痒感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职业心理学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心理学是研究职业适应性的科学,它是人事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成果可广泛地应用于人事管理、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20世纪上半叶(民国时期)的职业心理学完整地移植了西方职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引进了当时普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当时的实业教育由职业性向测量和职业指导的实务中产生和发展而来.民国时期的职业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涉及到职业心理学基本体系的构建、职业性向、职业研究、职业心理健康、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研究等方面.回顾民国时期中国职业心理学的成就对当前职业心理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煤矿企业工作环境复杂、危险因素多、管理动态性和时效性差等现状,提出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介绍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阐述了煤矿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本步骤,以及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应注意的事项,这对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石油化工企业存在易燃、易爆、易中毒的安全生产特点,这给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尤其是生产装置停车检修过程中,作业环境有毒有害因素的种类和浓度较正常情况下变化大,不稳定因素多,作业者一方面受到现场施工建设危害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会因排料清罐、拆卸维修等工作需要,而与装置罐塔内的有毒有害物料有着更为直接的接触,容易发生急性中毒和灼伤等伤害事故。因此检修中的职业危害远远大于正常生产运行期。所以抓好生产装置检修作业中的职业卫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石化巴陵分公司是国内大型化工化纤化肥生产企业,拥有大型化工…  相似文献   

14.
我国职业危害范围广,接触危害劳动者人数众多,群体性职业病事件时有发生,职业健康问题越来越得到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据卫生部数据,我国现有约1600万家企业存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约2亿劳动者在从事劳动过程中遭受不同程度职业病危害。因此,有效控制作业中的职业危害因素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对职业健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大力加强职业健康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裴彧  吴明远 《科技资讯》2012,(33):246-247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幸福感的越发重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家庭和睦、身心健康、工作满意、人际和谐和实现价值是影响上海青年人群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调查结果印证了影响上海青年人群的幸福感的因素是家庭和睦、身心健康、工作满意、人际和谐和实现价值等方面,并且将这五个方面分为内外因素以及基础、支持、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蔡航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6):189-190
职业监测和健康体检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的有关规定,按照《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厂矿和企业单位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劳动者定期进行的健康检查,有上岗前体检、在岗体检、离岗时体检和应急体检四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健康体检。职业健康体检不仅可以有效的保护劳动者在有毒有害环境下工作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人群饮酒原因和对饮酒的态度以及制约饮酒的因素。方法:使用定式问卷调查15-65岁者5364人。结果:对人群饮酒的态度随年龄段结构而改变,对男女饮酒态度有明显差异,促使人群饮酒的主要因素为社交需要、节日饮酒、新友重逢和消除疲劳,而认为饮酒有害健康和不胜酒力是制约人群饮酒的主要因素。结论:通过大力宣传饮酒危害性,改变人群态度是降低酒危害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张晓娜 《科技信息》2010,(19):I0141-I0142
为了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营养健康及食品安全等重大问题,适应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发展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教学现状,从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实践教学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从事相关科研工作的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食品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海员不良心理因素的表现与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海员心理健康是海员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由于海员职业的特殊性.其心理影响的因素表现在既有一般人群心理因素的共性.又有其职业的特殊性.研究发现,海员不良心理因素主要反映在生理心理性症状、海员的人际关系、海员职业问题与职业倦怠等4个方面.形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海员个人因素、职业因素和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职业卫生"三同时"(即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监管力度的加大和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意识的加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愈来愈多,对其报告的评审、审核与审查(以下简称报告评审)凸显重要。为保障报告评审的质量与水准,做好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本文对报告的评审流程略作浅谈,与相关单位参考学习。评审报批总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分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预评价是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对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影响、防护措施等进行预测性卫生学分析与评价,确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及防治方面的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