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992年1月24日,日本科学技术会议就"面向21世纪日本应采取的科学技术综合性基本方案"提出报告,阐述了未来日本科学技术政策的基本方向.一、大背景1.国民意识的变化和新的生活追求过去,日本曾为发展经济而积极灵活地运用科学技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并解决与此伴生的问题,日本政府在直接主持必要的研究开发的同时,也曾支援过民间部门的研究开发活动.另一方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正>随着世界竞争的焦点日益凝聚于科学技术,技术转移也进入了更加广泛的发展领域,已然成为各国科技政策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科学技术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仔细地发掘、完整地论述毛泽东的科学技术观对我们今天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三个方面系统分析和探讨了毛泽东的科学技术观:一、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其作用;二、关于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三、关于科学技术的方针和政策.这三部分内容反映出了毛泽东科学技术观的内在逻辑关系;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其作用的思想是毛泽东的基本科学技术观;关于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的思想是毛泽东科学技术观的核心内容;关于科学技术的方针和政策的思想是毛泽东的科学技术观及其核心内容的具体展开和实践.它们有机地组成了毛泽东科学技术观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汤秀娟  刘波 《科技咨询导报》2007,4(25):204-204,206
中国政策科学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步伐,在引进西方政策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它的产生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理性选择,是指导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实践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产物,是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正科技政策主要研究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政策,二是用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的政策。从1945年以后,科技政策成为国家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政策研究开始成为一门科学。科技政策真正想成为一门科学,它就需要正确的选择研究问题,同时它还需要科学、合理、规范的研究方法,没有大家共同认同的、使用的研究方法,它很难成为一门科学。当然它的研究需要有更多的数据和事实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一、建国以来我国科技政策回顾 (一)初建阶段(1949—1966)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布的《共同纲领》第四十三条规定,“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奖励科学的发明和发现,普及科学知识”,这是建国时我国科技工作的指针。为适应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了相应的组织。1949年组建了中国科学院。1956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1964年设立国务院科学技术干部局,并确立了科技发展的基本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56年我国第一个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56至于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制定出台,随之制定了(1963年-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7.
路文 《科技潮》2005,(3):10-11
面对新世纪、新形势,世界各国尽管历史文化、现实国情和发展水平存在着种种差异,但各国政府都在认真思考和积极部署新的科技发展战略,调整科技政策,高度关注科学技术发展趋势,重视对科技的投入。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的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国家竞争的实质也体现为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面对21世纪呈现的白热化的国际竞争,面对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严峻挑战,同时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技术后发国家,发展中的中国将如何实现经济和技术的跨越性发展?在此背景之下,加紧制定和实施我国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加快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于提升我国的产业素质,积聚产业发展后劲,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乃至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研究和跟踪发达国家技术政策调整的趋势,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以提出我们国家技术政策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改革开放以来,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和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发展变革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能力。我国的科技政策和制度对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做出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驱动力,世界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人工智能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争相出台相关政策。通过解析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欧盟、日本和中国的人工智能政策,借鉴发达国家的人工智能政策和相关措施,提出了发展中国人工智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唐家龙 《创新科技》2012,(10):19-21
<正>2010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科学技术动向研究中心发表了《将来社会を支える科学技の予科学技が献する将来へのシナリオ》、《将来社会を支える科学技の予——第9回デルファイ》,分别对日本未来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做了情景预测和技术预见,预测年限为2011年到2040年。这是日本40年来开展的第9次技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本分词方法和政策工具分析,对2016年两份关于高校、国立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部委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主要发现包括: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这一概念获得了更为丰富的发展;政策体现出以人为本;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需求面政策工具单一。提出加强需求面政策工具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竞争的实质体现为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作为技术后发国家,发展中的中国将如何实现经济和技术跨越性发展?在此背景之下,加紧制定和实施我国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加快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研究和跟踪发达国家技术政策调整的趋势,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以提出我国技术政策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王珂珣  李顺龙 《科技资讯》2005,(22):152-152,150
木材是人类社会最传统的能源,在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社会却要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化石性能源枯竭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此,专家们呼吁重新重视木材能源的利用,认为木材是人类未来的能源。在法国有关木材能源的提法在国家林业政策上已经消失近30年了。然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木材能源近年来又重新受到重视,法国也开始重新实施木材能源计划。  相似文献   

15.
公共科技政策分析是一个颇具多样性的领域.新古典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政策科学4种理论进路各有特点.新古典经济学的政策分析非常清晰,可提供直接的政策工具;演化经济学给予科技发展一种系统的理解,可得到科技发展的结构性制度安排;STS 以宽阔的视野,在政策导向、科技行为的规范、政策对科技的建构等方面具有丰富的思想和措施含义;政策科学的分析关注政策系统,为改进政策过程提供认识基础.基于对4种理论进路共性与差异的比较,提出了一个公共科技政策分析的整合的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16.
杨近平 《甘肃科技》2006,22(5):210-212,206
毛泽东同志强调立足国际国内形势制定科技政策规划,把发展国防和尖端科技作为我国科技政策的战略重点,对知识分子和科技人才实行区别对待政策,并确定了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科技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7.
吴磊琦 《今日科技》2005,(12):21-23
科技的进步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的经济、社会和我们的生活方式。在当今世界,美国对全球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其主要的依托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呈现出“一高两低”(高经济增长率、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的增长特征,进入了“新经济”增长模式时期,这种经济增长的动因之一。可以说是20世纪70—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科技转让政策的积极转变。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制定可行的科技转让政策是至关重要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拟对美国科技转让政策的演变与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科技转让政策的变化及转让模式进行探讨,以对我国科技转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世纪交替之际,面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都把目光投向21世纪的教育,使教育改革之风在全球掀起。诸如美国提出注重培养富于应变、善于学习和应用的人;日本提出培养面向国际,面向21世纪的“世界通用的日本人”;法国提出培养“不受任何学科界线限制的人”;俄罗斯则主张培养专业面宽的专门人才等。  相似文献   

19.
经济转轨中的技术创新系列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技术创新政策在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国家调整了科技方针及战略目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科技计划和具体的科技政策,以促进全国范围内的技术创新活动;还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事件。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主要的技术创新政策的演变与发展情况。国家专项科技计划(含基金项目)是表1中列出的创新政策的主要内容。它是政府组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活动的基本形式。在广泛的领域内,它体现了政府在一定时期的科技政策方向,是政府配置科技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以及不断繁荣科学技术事业的有效手段。这些计划…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已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在陕甘宁边区面临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的科技政策.本文试图就当时我党在陕甘宁边区科技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绩效进行细致梳理,期望给我们今天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