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确保2010年上海世博会食品安全,全面实现供博食品安全的实时监控,预防和消除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本文建立了现场电子化监管、食品安全溯源、温度实时监控、远程视频实时监控、细菌性食物中毒预警等六大系统。上述技术手段在世博会期问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日常监督检查、关键环节监控、问题食品溯源的工作效能,提高了食品安全隐患的发现和识别能力,为构建城市食品安全有效监控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上每天都产生海量的食品安全信息,并且形式多样,真假难辨、传播迅速、影响深远。尽管我国加大了信息基础化资源以及信息安全监控的建设力度,食品安全信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总体来看,网络食品安全信息监控尚缺乏系统性、专业化的信息实时集成及分析,远不能满足当前政府部门、生产者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获取的需求。建立比较完善的食品安全信息体系,是构成了安全食品管理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对基于自动智能化的网络食品安全信息实时监控与分析系统的研发及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013年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通报我国输欧食品安全情况进行了汇总和分析,总结通报中涉及的食品种类、通报国家和风险因素,并探讨了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针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流通环节,开展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保障体系的研究。在明确食品供应体系“树状”模型的基础上,选择食品供应体系的“主干”大型农副批发市场作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切入点,并通过构建检测技术集成5T分析模型、分布式实验室运行机制以及基于风险矩阵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模型,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搭建起一点、两面、一核心的检测技术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作为北京市市属公益型研究院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着眼于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问题,通过构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集成5T分析模型,探索检测实验室有效运行机制,研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模型以及开发食品安全检测新方法,建立了较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并开发了配套软件——食品安全分析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6.
通过承担星火计划项目——“京郊地区奥运食品安全科技服务示范”期间所开展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工作,探索出了一种以京郊地区为示范的食品安全科技服务模式,即通过由专职的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构建食品安全科技平台,为确保奥运食品安全构筑可靠的技术屏障;由专业的食品科技工作者开发先进适用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为食品安全技术和标准体系的完善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由非专业的食品安全星火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的送食品安全知识和技术下乡入户,为消除食品安全监管的盲区夯实堤坝。  相似文献   

7.
本文进行广州市空气质量保障预警体系设计研究,以实现亚运会场馆和大气监测国控点每天污染物浓度达到保障目标,提出建立可实时调控空气质量的预警体系。预测预报系统是预警体系的核心技术支撑,能够及时提供区域空气污染特征评估和多种预报时效的预测结果。预测预报系统需要天地空立体化监测网络支持,需要包括多种预测预报技术方法,提高预报准确性,提供空气质量与污柒源、天气形势的数值关系,以确定控制污染源的预警措施,实现保障目标。广州以此设计思路,在国内首次集成三种类型的预测预报系统作为预警系统平台:①基于污染源排放、天气形势变化,包括NAQPMS、CMAQ、CAMx国际先进数值模型的多模式集成预测预报系统;②基于区域观测和天气条件变化的卫星遥感监测与污染气象条件指数预报系统;③基于全球格点气象场和天气形势的新型统计预报系统。此平台在亚运会期间为空气质量评估与预测预报专家会商,为亚组委及时启动预警措施,实现亚运空气质量保障目标圆满成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饮用水安全是城市的生命线。建设饮用水水质安全管理预警系统是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关键环节。本文概述了饮用水水质安全管理预警系统建设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在银川市水源地水质本底数据的建立;构建饮用水水质安全管理预警系统的工作流程以及该系统的特点。系统最大限度的调配各个单位内外部的资源,为饮用水水质管理的安全化、信息化发挥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本地区饮用水水质进行监控,确保水质安全,为可能的突发水质事件制定应急技术支持预案;自动预警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水质污柒指标,为处理措施的制订提供依据;实现水质数据的长期有效的积累,为今后水质方面科研工作提供便利,同时为供水企业和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最后介绍了该系统在银川市水质监测部门试运行期间,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时空可视化技术、三维仿真技术、LOD技术研究建立三维地质体仿真系统,整合现有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城市地面监测数据、预测数据等多源数据建立高精度三维地质体数字模型.引入灾害防治专家系统分析模型,建立地面沉降数据分析及风险评估系统.将一系列影响地面沉降的不同时期的数据可视化,模拟地面沉降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提出符合沉降机理的、与城市化建设相适应的地面沉降防治与风险评估的理论与方法,为土地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重大工程设计施工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实时监控预警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介绍了食品行政审批、日常监管、食品溯源、视频监控等信息系统集成的关键环节,集成后发挥了的综合分析和应用作用,并且对系统集成后的应用予以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3,(15):33-34
课题针对太湖流域蓝藻暴发、饮用水源地、跨界蓄积污染等环境风险问题及管理迫切需求,分别选择太湖流域省际跨界区、梅梁湖蓝藻水华频发区、嘉善河网污染蓄积污染K及淀山湖饮用水源保护区为研究及应用示范区,开展了资料调研、室内模拟、现场实测、模型及预警系统研发及风险评估预警平台构建等各项工作。课题在引进吸收和研发多项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集成创新形成5项关键技术,构建了太湖流域水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划分了预警阈值;研发了分别应用于蓝藻水华、湖荡饮用水源地及跨界蓄积污染风险预警的模型和预警系统;建成具有信息查询、风险评估、实时监控、趋势预测、应急处置和警情发布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太湖流域水环境预警平台,初步实现了流域水环境风险识别、预警、监管与控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多问题。程景民同志著《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运行现状和对策研究》一书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运行现状和对策展开研究,分析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因素,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基础上,希冀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该书对于解决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14,(4):52-53
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食品安全呈现出全球化、立体化、严重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紫菜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食用海藻。作为一种佐餐食品,在中国和东亚诸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条斑紫菜是中国、韩国、日本等国的主要栽培种类,江苏的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0%。为提高紫菜产品卫生质量,提升中国海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课题组综合开展了江苏紫菜食品安全预警技术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课题的总体研究目标是:通过对智能航运功能体系、水动力学模型并行计算技术、三维数字航道构建技术的研究,开发多体系协同集成的智能航运综合仿真系统,形成航运预警决策水动力学模型并行计算技术、多体系协同的智能航运实时仿真技术等创新技术,提高航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安全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气象局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VIPS,Very-short-range Interactive Prediction System)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应用及其近几年在华北区域的推广应用情况.该系统以开源地理信息软件 OpenMap 为核心,将丰富的气象实况探测资料(如区域组网雷达、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等资料)及多种临近预报产品与精细的地理信息以图层形式进行叠加,可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在短时临近时间尺度内进行综合分析,并据此实现临近天气预警产品的人机交互快速编辑、制作与快速分发,满足了北京奥运气象预警制作发布及现场服务等需求.根据近年来推广应用及国际交流情况,本文进一步阐述了未来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生态恶化是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的自然原因,那么商品属性则是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的社会原因。根治食品安全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某项单一措施来解决,应该将其放置于生态文明的大系统中加以审视和判断。生态文明为解决食品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从承认工具价值到承认固有价值,从经济到政治,从道德到科学,从自然到社会。只有进行综合性的系统改革,食品安全问题才能有希望得到真正解决。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07,(24):61-61
“广西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业务系统研究”项目深入分析了广西主要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和降水诱发地质灾害特点,在广西率先应用GIS技术构建了广西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图;对暴雨诱发广西地质灾害的大气环流特征进行分类,建立了华北低槽,高原东部低槽、西南低涡、台风等四种暴雨型地质灾害模型;利用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技术结合T213数值预报产品,建立了广西地质灾害的预报模型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了广西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监管是对社会食品安全风险的公共治理问题,作为食品安全社会性规制的一部分,舆论监督如何面对食品安全公共危机,一直是国内外及社会各界关注和思考的热点。程景民、薛贝著《食品安全公共危机的舆论监督》一书通过对国内外食品安全舆论监督特点及做法的比较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公共危机中舆论监督的规律性,力图从体制和框架层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公共危机舆论监督框架,延伸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视角。该书对于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提高政府面对食品安全的危机意识,完善保障食品安全和处置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气象局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V1PS,Verysnort—range Interactive Prediction System)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应用及其近几年在华北区域的推广应用情况。该系统以开源地理信息软件OpenMap为核心,将丰富的气象实况探测资料(如区域组网雷达、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等资料)及多种临近预报产品与精细的地理信息以图层形式进行叠加,可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在短时临近时间尺度内进行综合分析,并据此实现,临近天气预警产品的人机交互快速编辑、制作与快速分发,满足了北京奥运气象预警制作发布及现场服务等需求。根据近年来推广应用及国际交流情况,本文进一步阐述了未来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