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语言交际是按一定推理思维规律进行的认知活动。在实际交际中 ,要实现对交际话语的理解 ,应以交际人双方趋同的认知心理状态为前提 ,通过语用推理 ,实现对话语理解的目的。交际双方认知心理状态在理解隐性话语和判断隐性连贯的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吕盼 《科技信息》2009,(4):68-69
关联理论是一个有关语言交际的认知语用理论,提出了交际中的明示—推理模式,认知语境则为语用推理提供了相应手段。而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是各种关系相互顺应的过程,也包括语境关系的顺应。Verschueren指出语境包括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是顺应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预设歧义是由于话语有多个预设而引发的。它可以由含特定预设触发语的句子、省略句和双关句生成。话语交际中预设歧义可以作为一种交际策略而被交际者有意识地使用,实现反讥对方和创造幽默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4.
人们交际过程中离不开对语法结构的选择。语言交际中的语用推理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在语境的参与下完成交际的心理认知过程。在分析认知语境概念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语境理论对静态的语法的主要五个层面进行了动态的语用研究 ,认为认知语境对语法结构的选择及其隐性意义的确定起着动态的语用制约作用 ,具有很强的认知阐释力。  相似文献   

5.
借助关联理论,从认知推理的角度对话语标记语中的隐喻标记语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分析发现隐喻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1.解释心理表征;2.传递程序信息;3.制约话语理解;4.引导明示交际;5.弱化隐喻效果。隐喻标记语的使用,为听话人提供了寻找话语最佳关联的路标,是明示交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陈蕾 《科技信息》2011,(18):I0154-I0155
关联理论将认知与语用研究结合在一起,将语用学研究的重点从话语的产生转移到对话语的理解上。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是按一定的推理规律进行的认知活动。而关联理论框架下的阅读理解是一个作者明示,读者推理的认知过程;同时,阅读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者尽可能寻找最佳关联的逻辑推理的心理过程。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关联理论下阅读策略的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关联理论的含义及其原则等基本理论,接下来将这一理论应用于英语专业阅读策略的研究中,最后对文章进行总结,希望关联理论在阅读策略中的应用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及阅读速度。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生活中,隐喻性话语是人们表达言外之意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一种思维,也是一种语用现象。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概述了隐喻的认知基础及分类,结合关联理论与隐喻认知对隐喻性话语进行分析,认为对隐喻性话语进行隐喻的思维认知以及在语用上进行关联与推理,可以有效地确定其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8.
关于间接言语的语用推理,不同的语用理论提出了不同的阐释。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认为关联原则指导听话人对间接话语进行语用推理。Panther和Thomburg的言语行为脚本转喻理论认为言语行为脚本结构中的转喻关系构成了交际的自然推理图式。  相似文献   

9.
话语标记语是口语交际中特有的语用机制。在话语生成过程中,话语标记语具有为说话者合理组织并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促使交际顺利进行的功能。依据Sperber&Wilson(1995)所提出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语用学角度分析其在话语生成和理解过程中的语用功能,并结合实际阐明:在话语生成过程中,话语标记语有助于说话者对听活者的话浯处理能力、语境信息等加以控制;有助于说话者在话语生成时更加灵活地组织语篇以达交际意图。教师在英浯u语孜学中,应高度重视话语标记语的重要性,并将其语用功能列入教学大纲有计划地讲授,以期有效交际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0.
语言具有模糊性,言语交际是在一定语境中进行的信息传递的动态系统,是交际双方在意图和意义之间映射的互动过程。语用模糊是语言运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语用模糊现象的存在说明交际活动中的语言有不确定性,而话语意义的协调又需要借助具体的认知语境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语用预设在广告中应用广泛,对广告成功传递交际意图起了重要作用。本文讨论了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并结合关联理论分析了广告中语用预设的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12.
情景喜剧因为其诙谐幽默的言语而广受人们的喜爱.本文运用语用预设理论,对《生活大爆炸》中的语料进行分析.根据语用预设的主观性、隐蔽性、合适性、单向性和共知性的特点,从巧置预设、曲解预设、取消预设、误解预设和更换预设等语用预设策略来解释《生活大爆炸》言语幽默产生的语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主要采用献资料法,阐述了语用推理与语境分析同语篇理解的相关性,并对语用推理和语境分析在语篇理解中的应用作了剖析,从而得出语用前提与语境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语篇语意的结论。充分证明了语用前提推理结合语境分析是获得语篇正确语意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Presupposition     
宿桂艳 《科技信息》2009,(16):119-120,123
Presupposi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topic in the studies of linguistics. Generally speaking, presupposi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main types: semantic presupposition and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give a general account of them and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o introduce the projection of presupposition from the aspect of semantics and that ofpragmatics. At last the author gets to the conclus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mantic presupposition and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is complementary rather than contradictive.  相似文献   

15.
语用预设是广告英语中一种经常使用且行之有效的手法。本文试就该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先介绍其基本概念,再对语用预设进行分类,而后着重讨论了语用预设增强广告语言效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言语幽默是语言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反映。不协调论(Incongruity Theory,亦称乖讹论)是幽默研究中的一个有影响的理论,它认为不协调是幽默生成的一个重要来源。一般说来,语用预设具有一个共同基础,但该共同基础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近似的概念。语用预设的这些基本特点使其成为不协调的一个来源,同时也是幽默生成的机制之一。文章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对英语幽默的生成机制进行探讨,以为幽默的鉴赏和创作提供一个不同视角。  相似文献   

17.
不礼貌是近年来语用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有关跨文化交际中的不礼貌研究却比较少见.传统观点认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不礼貌是由于语用缺失造成的,忽视了认知语境这一重要的交际情境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主体在认知语境上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识草案、心理图式、社会心理表征三个方面.电影《土婆婆PK洋媳妇》互动会话中的不礼貌言语反映出交际主体在认知语境上存在趋异性,由此引发了交际中的不礼貌.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英语语句重音相关研究的基础出发,运用认知语言顺应性理论探析了语句重音的交际功能,对在内在因素制约下的情感顺应性和在外在因素制约下的话语交际效应顺应性进行了讨论;指出了交际主体的诸多语用因素对英语语句重音的使用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宋瑶  郭兰英 《科技信息》2008,(36):245-246
在语言学的研究中,预设是一个常常被提及的概念。一般说来,预设可以被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语义预设是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研究语句的真值情况。本文概述了预设这一概念的提出和语义预设的概念,并分析了其特征及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