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亚麻纤维碱-尿素化学改性.通过改性前后纤维的SEM照片、X衍射等方法表征亚麻纤维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改性后纤维的结晶度下降明显,纤维表面光滑,纤维分离程度增大.同时探讨了亚麻化学处理后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为亚麻化学改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高锰酸钾和柠檬酸氧化还原体系作为引发剂,用丙烯酰胺单体对亚麻纤维进行接枝改性,并且同浴加入活性染料对亚麻纤维进行染色处理,主要研究接枝温度、时间、pH值对染料上染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碱处理对亚麻纤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改变碱液浓度、浸碱时间和浴比,采用L9(3^3)正交实验对亚麻纤维进行碱处理工艺优化,研究碱处理对亚麻纤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碱液处理后,亚麻纤维的主体纤维比例增大,伸长性提高,并产生大量卷曲,但平均长度减小、强度下降.其中碱液浓度是影响亚麻纤维性能的最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4.
亚麻纤维的酶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亚麻纤维织物具有优良的吸湿、透气、滑爽等特点,但因其刺痒感和抗皱性差而大大影响了服用性能.针对亚麻纤维织物的这一缺陷概括介绍了生物酶的种类、特性及作用机理,特别对纺织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论述.探讨了亚麻纤维的各种酶处理方法及作用,以便改善其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亚麻漂白过程中提高亚麻纤维的白度、可纺性,研究超声波和 H2O2共同作用下对亚麻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亚麻纤维漂白过程中,使用超声波比未使用超声波的白度有明显提高,且纤维的长度、分裂度、短麻率都有较好的改善。在漂白过程中,处理温度50℃,时间15min ,频率40kHz ,H2 O2浓度15%时,对纤维的处理效果相对较好。在亚麻纤维漂白过程中使用超声波不仅有效改善了亚麻纤维的可纺性,提高了亚麻纤维的白度而且有效地解决了亚麻纤维漂白过程中时间长、能耗大、污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讨论经高温高压水蒸汽处理后亚麻纤维的性能变化,优选亚麻纤维处理工艺,为亚麻纤维干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探讨对亚麻二粗纤维进行乙酰化改性的工艺,通过乙酰化改性对亚麻二粗纤维物理机械性能产生影响,从而提高了亚麻纤维的性能和可纺性指标,以适应高支和满足生产高档亚麻针织物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研究打成麻在碱-尿素改性处理时,纤维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运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改性参数优化,改变处理条件如浴比、温度、时间、碱用量、尿素用量等,得出最优的改性工艺方案.通过化学改性,使亚麻纤维在保持原有特性的基础上,纤维柔软度和弹性增加,并出现明显的卷曲,将有利于纺细号纱,提高亚麻产品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丙烯酸酯接枝改性亚麻纱的拉伸性能及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丙烯酸酯接枝改性可以提高亚麻纱的拉伸性能;NP助染剂可大幅度提高亚麻活性染料上染率;接枝改性亚麻纱的染色性能没有降低。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分散红54在超临界染色装置上进行亚麻织物的防染印花,探究了染色时间、染色温度、染色压力以及糊料浓度对亚麻织物防染印花性能的影响,测定了染色后亚麻织物及印花的K/S值和色牢度.结果表明,在防染剂质量分数为10%、温度为120℃、压力为20 MPa、染色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亚麻织物印花防白效果好同时印花能达...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在染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还原绿FFB对亚麻纱的染色为例.对超声波染色进行了研究,并与常规染色工艺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波染色能够提高染料上染百分率,可以采用较少的染料染得较深的色泽纺织品,从而节约染料,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
通过色差仪、DSC、结晶速度测量、显微图像分析以及动态机械热分析研究了四种海岛纤维的结晶度、结晶速度、晶粒大小、玻璃化温度与染色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结晶度小,结晶速度慢,晶粒尺寸大,玻璃化温度低等等均有利于纤维染色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空气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对亚麻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在处理后的亚麻表面接枝聚合丙烯酸,进而提高亚麻织物的上染率.用SEM观察了亚麻的表面形貌,用热分析方法与红外光谱证实接枝的有效性,用吸收光谱法评定了接枝率.研究了放电电压、处理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发现随放电电压的升高,接枝率升高;随处理时间的增加,接枝率在前30 s处理时间内迅速增加,随处理时间的进一步延长,接枝率反而下降,最后呈现一种饱和的趋势,接枝率最大提高为46.6%.染色照片表明染色的不均匀性应该是染色过程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Compatibilities of reactive dyes were conventionally shown by exhausting curves. But the change of proportion of dyes in padding dyebath was difficult for pad dyeing to be described by these curves. In this paper, a kind of simulation of pad dyeing process was used to determine dyestuff compatibility in pad dyeing for ramie and linen fabrics. Seven reactive dye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nd tested. The group with Cibacron Yellow C - 2R, Red C - R, and Blue C - R showed very good compatibility both for ramie and linen, and the other two groups of dyes gave out correspondingly low compatibilities in the pad dyeing tests. The results of th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mpatibility of dyes displayed good consistency with the actul pad dye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5.
羊绒低温染色具有节能和对纤维损伤小的优势,对一组低温染色和常规染色的羊绒纤维进行强伸性能和染色牢度的比较.结果表明,低温染色工艺可以减轻染色过程中对羊绒纤维的损伤;普拉染料对羊绒进行低温染色,在浅色和中色各项染色牢度均能达到优等品指标,从而可提高产品的服用性能,并具有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In thelast fewyears ,the application of natural dyes intextile dyeing is being explored worldwide .In comparisonwith synthetic dyes , the natural dyes are generallyenvironmental friendly and nontoxic . Natural dyes canexhibit better biodegradability and generally have a highercompatibility with the environment . Correlative researchwork is being under way around the world on theapplication of natural dyes . The introduction of naturaldyes into modern dyeing procedures that can be …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高锰酸钾和柠檬酸为引发剂,用丙烯酰胺为单体对亚麻织物进行接枝改性,讨论分析了接枝改性对亚麻织物的染色性、抗皱性、织物的强度及染色的各项牢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活性染料与反应性染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结合作者的工作,系统地综 活性染料,活性纤维和交联染色的工作。阐明了三种染色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以染料-纤维或染料-交联剂一纤维共价键结合,因此染色纤维有着卓越的湿处理牢度。今后不公需要改善活性染料染色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要加强活性染色和交联染色,甚至三者交叉的研究,以达到对纤维尽善尽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超细纤维用分散染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超细纤维的特点出发,分析了超细纤维在染色时出现的问题,从染料分子设计出发,介绍了可用于超细纤维染色的典型分散染料结构,并从偶氮、蒽酯以及杂环类洒料结构的特点。讨论了改进超细纤维用染料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麻纤维是世界上最早被人类所使用的天然纤维,在耐用、保健以及舒适性能等方面具有其他纤维难以比拟的优势。论文选取亚麻、苎麻、罗布麻、棉及混纺织物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麻织物的拉伸、撕破、顶破、耐磨等力学性能,得出了几种不同麻织物的力学性能,为更好地开发不同麻类纺织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