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巴州科技》2007,(1):13-15
巴音郭楞蒙占自治州的河流多为山溪性河流,洪水期水流中泥沙含量高,有的河流推移质较多,大量的推移质和悬移质给引水渠首和输水干渠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为了解决河渠的泥沙灾害,我州水利工作者参考国外的防沙技术,先后对一些河流的引水渠建设了多种形式的防沙设施,如底栏栅,曲线型沉沙池,厢型沉沙池等,对于发展农牧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态城市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居住地,生态城市建设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六安市河流生态系统现状 的调查以及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河流生态系统对六安生态城市建设的功能和意义,提出了修复六安 市河流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国外大河大湖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研究和实践如何发挥鄱阳湖特有的水资源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借鉴发达国家河流和湖泊开发治理的经验,制定科学的决策和开发治理模式,本文通过对国外著名的大河大湖流域的开发治理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我国河流湖泊包括鄱阳湖的开发的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网状河流体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网状河流是由低坡降、深且窄、重复分汊合并的多河道系统及大片的泛滥平原所组成的一种特殊的河流类型,研究尚待深入。中国的许多河流发育了网状河段,其中包括黑龙江、松花江和长江等一些大型河流以及许多中、小型河流。按照地理和构造背景的不同可以把它们分为平原地区网状河流、山谷网状河流、入湖三角洲平原网状河流和入海三角洲平原网状河流四大类。这四类网状河流在形成机理、地貌和沉积特征等方面有所不同。研究古代沉积,对于研究油气储集体来说,进一步地了解网状河流,特别是研究平原地区和三角洲平原上的网状河流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市河流是城市生命活力的象征,结合我国城市河流硬化工程现状及国内外河流修复的发展趋势,近自然化的河流生态修复模式,已成为国际上城市河流改造发展的方向。本文意从景观生态学理论出发探讨河流生态修复与景观一致性设计思想,并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具体方案,为我国城市河流改造和景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孟煜烜  赵欣 《科技资讯》2013,(2):147-147
我国水利工作中的最重要一项就是对中小河流的治理,本文以蓟县的中小河流为例对我国的中小河流现状以及当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清淤环保、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对中小河流治理和防护意识等措施,以有效解决当前中小河流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河流水质监测和评价的生物学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理化分析,从生物学的角度对河流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价,可以综合反映出河流的水环境质量.综述了利用水生生物进行河流水质监测和评价的原理、特点、分类及一些主要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快速、准确地评价河流健康和流域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河流生态径流量计算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逐月最小生态径流计算法、逐月频率计算法和Tennant法计算了伊河和洛河的生态径流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北方中小型河流生态径流量计算的一些改进方法:改变连续历时时段计算法、逐月次最小(大)生态径流计算法、确定河流生态径流量上界的参照法和逐月频率计算的综合法.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中国北方像伊河和洛河这样流量不是很大但年际和年内变化较为剧烈的河流,采用改进方法确定其河流生态径流量更有利于河流的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历史上给人以“傻、大、黑、粗”的形象也随着科学的进步正在向生态水利、生态工程上发展,且很多地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人们认识到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河床材料的硬质化。二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包括筑坝导致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筑堤引起侧向的水流,联通性的破坏。从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充分认识这种负面作用,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予以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0.
人与河流和谐发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人类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大对河流的开发利用和改造力度,并引发了河流自身和周边环境的一系列问题.中国近几十年来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进行水利建设,虽取得了巨大效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流的自然功能和永续利用.为了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首先从河流的形成和发展、河流的自然功能、河流的基本特征等方面阐释了河流自身的发展规律,然后论述了人类活动和河流演变的相互影响,最后针对中国河流的现状和问题,指出: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河流和谐发展,并且要研究和处理好总体要求和区别对待方面的问题,保证生态和环境需水方面的问题以及河流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西安市周边河流水质F-G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地面水质标准》的基础上,依据黄金分割法确定了河流水质评价基准;将模糊评价和灰色聚类(F-G)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对西安城市周边10条河流26个断面进行了F-G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渭河、浣河属于污染最严重的超Ⅴ类水质,黑河上游为优良Ⅰ类水质,泸河、灞河、沣河等均有从上游向下游污染加重的趋势,涝河、新河、临河入渭口均属Ⅵ水质;纠正了传统指数模型对一些区段的认识,为河流水质的综合防治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歌手周杰伦,歌风细腻、伤感、深刻,甚至有些晦涩。他的情感常常借助一些辽远的意象表达出来。他的歌里有敦煌和长城,有米兰的小铁匠和京都的忍者,有伊斯坦布尔的城堡和威廉古堡的女巫,有1943年的上海,也有3700年前的伊拉克……一首《爱在西元前》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古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和底格里斯河,楔形文字、苏美尔女神和汉谟拉比法典……这些“关键词”,可以被看做了解伊拉克古代文明的钥匙。让我们就从这些“关键词”入手,对辉煌灿烂的两河流域文明做一番巡礼。美索不达米亚与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  相似文献   

13.
从河流的连续性特征出发分析了大坝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问题。指出要在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中全面权衡筑坝的利弊得失。讨论了对于筑坝河流进行生态补偿的可行性,建议开展河流生态系统功能价值评估,建立生态补偿的合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牧野 《小学科技》2009,(10):12-13
由于造山运动抬升的山系断裂,使得山体海拔高、谷深、落差大,当在山间流动的河流遇到高山峭壁阻挡时,水流只能被动地流向较低的区域,从而形成了河湾。 在我国大地上有许多河流景观,最为奇美的就是河流第一湾。  相似文献   

15.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年径流多年变化大、径流年内分配不均,是解决供需矛盾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北方河流多、年变化很大。最大、最小年径流比值一般为3-7,最大的竟达14;至于径流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则更为突出,以黑龙江流域为例,冬季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比重仅为3—5%,有的还不到2%。为满足生产、生活供水需要,特别是水电站与工业用水,不得不靠修建一定的蓄水工程进行径流调节,解决冬、枯季径流偏小的问题。但是在一些受冰凌影响较大的河流上,特别是纬度较高地区的河流,不当的调大冬、枯季径流会促使冰坝的发生,以…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部主要河流颗粒物的元素组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中国东部11条主要入海河流颗粒物中17种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上,首次估计了我国河流颗粒物的平均元素组成。最后根据提供的中国河流颗粒物元素组成资料和文献中对世界主要河流颗粒物元素组成的研究结果,对全球河流颗粒物的平均元素组成进行了新的估计。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山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分布在平谷、密云、怀柔、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7个区县。山区是北京市的生态屏障,也是河流的发源地或流经地区。在夏季雨水季节,山区河流又是排洪防灾的大通道。山区河流两侧一些川谷地又是水土条件较好,农业发达,人口相对聚居的地区。所以,保护山区河流生态环境,合理发展山区经济,防止洪水、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8.
研究河流水化学的特征,特别是河水水化学动态的特征,需要具有多年的观测和全面的分析资料。但是柴达木盆地的河流水化学,还没有进行过长期的和较系统的观测和研究,只是地质及其它部门对部分河流作了一些分析和研究工作,但所得的大多数是夏季洪水期的分析资料。柴达木盆地的大小河流共有40余条,笔者就今年野外工作时所进行的15条河流的水样分析,以及收集到的22条河流的分析资料,试图对盆地的主要河流水化学特征作一初步的探讨,由於资料的不足及笔者的水平所限,文中错误及遗漏之处,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9.
刘贵琪 《甘肃科技纵横》2013,(11):57-58,101
中小河流以防汛保安为主要目标的堤防工程建设的实施,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Lt益显现,河流的生态修复治理则成了水利行业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结合中小河流生态修复治理存在的问题和现状,阐述了中小河流生态修复治理的基本特征,旨在恢复中小河流生态系统,促进人水和谐。  相似文献   

20.
河流系统的生态需水是指维持河流正常的生态结构和功能所需要的一定水质最小水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河流生态环境需水,在国外已经引起了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并有了一些计算方法.结合三峡大学沙河河道环境需水,介绍了国外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