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从1936年开始设立菲尔兹奖以来,到1978年已经颁发了九次。它成了国际数学界著名的既定传统,获奖者的遴选吸引着人们的广泛注意和推测。这项奖金以“菲尔兹奖”闻名于世是有点讽刺意味的,因为菲尔兹本人规定它“无论如何不应以任何国家、机构或个人的名字”来命名。他建议就用“国际奖金”的名称,对他说来,奖金的国际性是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约翰·查尔斯·菲尔兹(John Charles Fields)是多伦多大学的数学研究教授。虽然他在代数函数论方面做过一些有价值的工作,但是他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特约专槁】反常原子郭振华(6-339)科学和艺术李政道(1-1)展数学科学与现代文明(上)徐利治朱剑英朱梧访(1-5)I__。,、_。。________。L,__二二厂.二”二二—”—“”””””—”—”—”-””’””“””D树突状细胞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王元(2-63)1二。___。,_一’‘—“”————“—”—”—一l冯继明唐军民吴ix声(l-14)数学科学与现代文明(下)徐利治朱剑英朱梧过(2-65)【,_,、.___。。_l、。。___。;_、、.一』—;一。。、。—。··、一。——、—-·-,—·—、。vv·0长江以南敲响编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获得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谷超豪,我国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非线性科学”首席科学家,现任复旦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4.
今年九月三日,恰是世界著名科学学家、已故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普赖斯博士(Derek de Solla Price)逝世三周年纪念日。我们在本期特刊登了一组关于科学计量学的译文,以志纪念。大家知道,物理学、化学、医学等有诺贝尔奖,数学则有菲尔兹奖。如今年轻的科学学也有了自己的国际科学单项奖,跻身于世人敬慕的二十多项国际科学奖的行列。钱三强教授指出:“普赖斯科学学奖的设立,表示世界对交叉科学的重视”。他勉励我国科学家,尤其是中青年科学家,志存高远,为赢得像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普赖斯奖等国际科学奖而努力奋斗,为国争光。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学中的抽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作者海森堡(1910~1976)是著名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曾获1932年诺贝尔物理奖。本文从科学史的材料——分别从数学、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考察了科学发展的抽象过程,表明科学由于“内在的强制力量”而向越来越抽象的方向发展,提出在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始终贯穿着“抽象结构的展现”这种“基础现象”。他在说明了抽象方法在科学中的作用之后,还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科学的皇后,算术又是数学的皇后”,高斯这样说。他这里所说的算术是指数论,不是2+2=4,关于皇后一尘不染的倾向他还未完全忘怀。数论的外现的主题——普通整数的模式和复杂性——不会使人联想到对科学的直接应用。鲍尔(W.W.Rouse Ball)于1986年写道:“这门学科本来是特别有趣和优美的学科之一,但它的结论很少有实际重要性”。按照数学分属于“纯粹的”和“应用的”这个通常分法,数论大约是你所能得到的最纯粹的:它与传统的应用学科例如动力学完全相反。如此而已。至少有10年之久,显示数论有用的证据越来越  相似文献   

7.
平生 《科学之友》2005,(6):41-41
在近日召开的“数学是什么”的少年数学论坛上,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在回答学生提问时,阐述了自己对奥校的看法。“重点学校对数学奥赛的重视可以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我表妹还在读小学一年级,可她的作业中就有涉及鸡兔同笼的问题。”一位来自西北地区的高中生的提  相似文献   

8.
科学首先作为文化而存在。好奇、爱美是人的天性。由于好奇与爱美,才求真、求一,才有了科学的简单性、和谐美。也是出于好奇与爱美,才出现了艺术。在科学探究中,在艺术创造中,人类为自然寻找秩序、觅得规律,也为自己增益智慧、找来美感、制定规范。科学之长河,从发源高山直到归入大海,都首先表现为文化。有位名人曾经说过:“科学是一个文化过程。”著名科学史教授戴维·林德伯格说:“犹如人类所有的创造,科学理论也是文化的产物;而文化在形成科学方法和科学理论的内容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历史研究揭示得格外清晰。”科学是文化的产物,科学的历程就是文  相似文献   

9.
美国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为了增进公众对科学技术的了解,从1985年起开展“全美科学周”(National Science Week)活动,1986年的科学周是5月11~17日。为了配合这次活动,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所属数学科学部于1986年5月12日在国家科学院召开了题名《数学:科学统一的纽带》(Mathematics: The Unifying Thread in Science)的专题会。会议的目的是强调数学与其它科学的相互联系。会议由著名数学家辛格(Isadore M.Singer)主持,邀请了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到会讲演,他们是科马克(A.M.Cormack,获1979年诺贝尔医学奖)、霍普特曼(H.A.Hauptman,获1985年诺贝尔化学奖)和温伯格(S.Weinberg,获1979年诺贝尔物理奖)。讲演者们用通俗的语言具体介绍了如何把数学巧妙地用于他们的获奖工作中,并且讨论了数学和物理的“不可思议的”联系。讲演者们还回答了听众提出的一系列涉及数学教育、公众对数学的态度、政府对数学的政策以及数学和其它科学的关系等有趣的问题。会议的详细记录见1986年第5期的Notice杂志(p.716~733)。这里选译了其中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下午第三节课,以往气氛热烈的初一(1)班教室出奇的安静,数学兴趣小组的成员们正围着一幅名画上的“难题”抓耳挠腮地冥思苦想。名画《难题》是俄国著名画家波洛丹洛夫·别列斯基的代表作。这个难题要求用口算很快地求出(102 112 122 132 142)÷365的结果。小亮是该班的“数学通”,他订阅了《科学之友》等报刊,见识广、思路宽。他说:“这道题中隐藏着5个连续自然数平方的某种关系。”接着他在黑板上写了下面的等式:102 112 122=132 142他接着说:“由于102 112 122用口算得出结果为100 121 144=365,因而名画《难题》的答案等于2不是一目了然吗…  相似文献   

11.
数学家们一直为诺贝尔奖项中缺乏数学奖而抱怨。最接近该奖的“菲尔兹奖” (FieldsMedal)每 4年授予一次 ,名额不到 40个 ,其声势要比诺贝尔奖小得多 ,更不用说奖金的数额了。但出于挪威政府的好意 ,这一切可能都将发生改变。今年 8月 2 3日 ,挪威首相詹斯·斯托尔坦伯格宣布设立一个基金总额达 2亿克朗 (2 2 0 0万美元 )的年度“阿贝尔奖” (AbelPrize)用于数学。这一奖金是为纪念挪威著名数学家尼尔斯·亨立克·阿贝尔 (NielsHenrikAbel) 2 0 0年诞辰而设立的 ,他死于 1 82 9年 ,年仅 2 6岁。奥斯陆大…  相似文献   

12.
法国科学家克里门特(G·Clement)博士说:“20世纪人类科学有两大发现,一是原子能,二是螺旋藻。”  相似文献   

13.
思维的艺术     
作预测,要慎之又慎。若不谨慎,科学大师也会闹笑话。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在1933年说:“通过分裂原子产生能量是一个馊主意。任何指望从转变这些原子得到能源的人都是在空口说白话。”但是仅仅过了九年,1942年12月2  相似文献   

14.
两位著名的英国生物化学家将分享1987年沃尔夫(wolf)化学奖,奖金额为10万美元。他们是牛津大学的戴维·菲力普斯(David Pillips)先生和皇家学院的戴维·M·布鲁(David MM Blow)教授。“由于他们在蛋白质X射线晶体学技术和酶的结构及其作用机理的阐明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而受到嘉奖。菲力普斯和布鲁将于今年 6月 31日在耶路撒冷Kn。sset举行的颁奖仪式上接受以色列总统 CAnirtt Her。og博士颁  相似文献   

15.
快乐太空游     
摆脱轮椅,体验无拘无束的零重力飘浮——2007年4月26日,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终于迈开了他太空之旅的第一步·在飞行结束后,霍金用他标志性电子合成嗓音说:“感觉太奇妙了……我可以一直这样飞下去。”当然,霍金的目标不会止于零重力飞行,他的目标是挺进太空。“霍金也要游太空”——令人不可思议的新闻,引发了“太空旅游”这一话题的再度升温。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什么?关于数学的赞语不胜枚举,诸如:“数学是科学之王”(高斯);“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培根)。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表彰最高科学成就的诺贝尔奖却将数学家们拒之门外,使得数学这门重要学科丧失了一个评价其重大成就并表彰其卓越人物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1900年。希尔伯特(Hilbert)在巴黎国际数学家会议的前夕(1),作了一个著名的演讲。他说:“一个伟大世纪的结束,不仅引起我们回顾过去,而且指引我们思索未知的将来。”希尔伯特强调数学研究中的某些特殊问题的重要性,并列出了他十分感兴趣的23个问题。现在,希尔伯特的大多数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这是今日数学成就的标志。但是,还有一些问题仍然顽固得难  相似文献   

18.
曾经劝说美国政府接待故伊朗逊王在美国治疗的医生正就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怀疑他的诊断和动机的两篇文章控诉其诽谤罪。诉讼费高达四百万美元的这宗控诉案的最终被告是《科学》的主办单位美国科学发展协会。美国纽约医院的本杰明·基恩博士说:这两篇文章是“令人作呕的”,使他蒙受了“羞惭、丢脸、耻辱和嘲弄”!他说这两篇文章的公开发表已经使他每年收入的十万美元减去了一半。第一篇文章是由美国杂志《医药世界新闻》记者马克·勃洛姆所撰写,文章描述了基恩对故伊朗逊王(已被废黜的伊朗国王1979年10月由美国政府  相似文献   

19.
《科学通报》1957,2(2):58-58
著名的苏联数学家、地理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北極研究者施密特院士已于1956年9月7日逝世,享年65岁。施密特院士的科学活动是多方面的。在其整个生活中,他以極大的热情从事解决科学中“空白点”的最艰巨的任务。在数学方面,他研究了“群論”問題,并創立了莫斯科代数学派;在地理学方面,他領导了关于开辟北極的理論和实际的研究,同时他也是北極考察  相似文献   

20.
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初期研究的障碍,乃在于缺乏研究法。……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法”。由于现代人天观的研究,同刚刚诞生的人体科学一样,尚处于初创的阶段,因此头等重要的任务,也同样是研究与制定科学的研究方法。本文拟就人天观的科学方法论问题作初步探讨,以为抛砖引玉之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