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连湖七、八生产队228亩水田,全部分布在620公尺以上高山山垄上,其中80%面积是泉水烂糊田,20%是岗边梯田,主要是泥烂、土深、水冷、土冷,有效养分低,田丘小,历年种植单季晚稻。不少田块还因泥烂土深,牛不能进田翻耕,还有一些泉水口人不能进去,以架木插秧或“带泥抛秧”,对耕作栽培极为不便。1969年以来,他们以大寨精神,艰苦奋斗,狠搞农田基本建设,彻底改造烂糊田,排除大小泉水20多个,同时把120亩原为600多丘小田并为近100丘大田。经改良后的这些农田,深脚变浅脚,不仅可以种连作,而且还可以种  相似文献   

2.
姚学竹 《甘肃科技》2007,23(4):208-209
通过对地膜覆盖免耕技术与常规翻耕技术进行对比试验和调查分析,免耕田比常规翻耕田每亩可节约成本148.45元,亩增加收益168.45元。同时,可减轻冬春季土壤风蚀和扬沙对环境的污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水稻免耕直播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850m地区冬闲泡冬田栽培,三种栽培方式以免耕抛秧产量最高592.3kg/667m^2,亩产值1243.8元,亩纯收入最高799.3元;其次常规移栽564.7kg/667m^2,亩产值1185.9元,但亩纯收入621.9元最低:免耕直播产量最低541.3kg/667m^2,但亩纯收入732.2元居第二位。经效益分析,免耕抛秧、免耕直播分别比对照常规移栽亩节本增效增收177.4元、110.3元。  相似文献   

4.
(一)据我所试验,两段育秧(前期育小苗,中期搞抛苗,后期从抛苗田拔出象大秧一样插到大田)的好处是秧苗素质好,生长快,成穗率高,能比大苗增产。同时,可以节省秧田(每100亩晚稻只需秧田5.8~6.3亩,节省秧田12.2~13.5亩)。这样,能使早稻种植面积扩大到93.7~95%。  相似文献   

5.
水稻旱育抛秧栽培技术是在水稻旱育稀植和软塑盘育抛秧的基础上,通过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的探索、试验、示范、总结而获得的一项栽培技术,该技术直接利用水稻苗床培育带蘖壮秧,连土单株取苗进行大田抛栽,具有省种、省工(比旱育稀植省2—3个工)、成本低(不用软塑盘)、秧龄弹性大(比软塑盘育秧延长  相似文献   

6.
王爱学  王效瑜 《科技信息》2013,(15):467-467,474
本试验试图通过增加密度,延迟播期两项栽培技术措施的集成应用,研究探索马铃薯生产种种薯微型化生产的途径,为种薯微型化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贮备,用以指导种薯田大田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密度,进行"生产种"种薯微型化生产技术,达到适应机械播种对马铃薯种薯外型光滑规整的需要、节约运输成本、减少存储程序、生产出外型光滑规整,单薯重30-50g的微型小整薯,是种薯微型化生产的关键技术。延迟播期降低单薯重量提高种植指数,达到一年两熟的效果,这种方法特别有效可行,只要在有种植马铃薯条件的地方均可进行生产,而且大田生产时亩用种量为114公斤,传统种用种量为150公斤,亩节约种子36公斤,全固原市按280万亩算可节约种子10080万公斤,若每公斤种子按1.2元计算,可节省种子费用12096万元。  相似文献   

7.
覃征  邓楚洪  谭立斌 《科技信息》2009,(27):I0372-I0372
水稻抛秧要求秧苗素质高。秧苗必须具备苗壮,根系多,落泥好。抛秧易操作,省工省力,投资少。达到分裂多,抽穗早,产量高,效益好为目的。因此.湖北省利川市农业局退休职工杨再松老先生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在水稻旱育塑盘抛秧基础上,创造发明了一项高寒山区水稻抛秧的新型育秧技术。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操作规范、流程化,苗床小,用种量少,出苗整齐,苗期立枯病轻或无,带土均衡,易抛秧,立苗稳。近年来利川已累计推广万余亩。  相似文献   

8.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青贮玉米上应用,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增产22.9%,亩新增纯收益100.5元,产投比增长41.9%。是青贮玉米高产种植的一项重要施肥技术,应在大田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农四队1986年的生产责任制,是兵团科委、兵团农业局和二二二团三方研究制定的。主要内容有三:(一)生产责任制的组织形式:将全队1986年计划种植的7416亩耕地按照土地质量(一、二、三等),组建四个承包型的联户农场,每个联户农场承包土地分别为1643亩、1846亩2051亩、1726亩,所余841亩休闲地,也划分给各联户农场,一定15年不变。每个联户农场下设粮食专业组,3~4个经济作物(西甜瓜)专业组。专业组的组成由连队和联户农场根据劳力强弱情况,在自愿原则下协商确定,实行劳力与士地结合,贯彻用地养地的原则。(二)1986年的生产与试验指际:根据1984~85两年的实际生产和均产量,团部下达指令性指际,一定三年不变。人均收入1000元、庭院经济户均收入1000元;畜牧业产出肥猪700头(包括家庭养猪),产值占农牧总产的2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水稻无盘旱育保姆抛秧就是在旱育秧苗床上撒播稻种,在栽秧时将秧苗从苗床中扯出。将其抛入备栽田中,由于秧根带土的重力作用,可使秧根入泥,并将秧苗固定于一定位置,它与我们常说的抛秧的区别在于育秧时不使用软盘。2006年,我镇在东岩村搞了180亩的无盘旱育保姆抛秧示范片,据测产考种调查,最高产量为720.5kg,平均产量为630.5kg,与软盘旱育抛秧平均亩产629.4kg。基本持平。比旱育秧手插亩产560.5kg,亩增产70kg,增产12.5%。通过三年的示范推广,2007年我镇推广了水稻无盘旱育保姆抛秧1400亩。占水稻总面积11.5%,该技术节本增效显著,深受我地农民喜爱。  相似文献   

11.
意义日本国内对麦类的需要,虽然制粉用、酿造用、饲料用都在增加,但国内产麦量因低产而继续下降,故强烈期望确立一种更加省力高产的技术。不耕撒播栽培法,就是为满足这一渴望,于1964年开始考虑,同年秋到1989年春进行技术化研究,初步制定了其基本形式。其特点如下:“水稻收割后不翻耕,把种子和肥料全面撒播在稻田里,立即覆盖稻草”,是一种只要撒播除草剂和追施肥料,而不需翻耕、中耕、培土等一切作业的省力栽培法。因为不要翻耕,所以翻耕机械及其劳力也可省去,而且,下雨后稻田即使变得有些潮湿,播种及其它作业也能够  相似文献   

12.
艾嘉 《科技潮》2011,(5):52-52
设施农业展身手为保证菜篮子工程的顺利实施,京郊延庆大力发展设施农业。1.3万亩的设施大棚、温室内栽植上了彩椒、黄瓜、西瓜等名特优新品种,亩效益都在5000~10000元之间,相当于种植大田玉米收入的10倍左右。可谓:一亩菜10亩田。延庆县有机蔬菜种苗繁育基地6000m2的连栋育苗温室内,黄瓜、番茄、彩椒等50多个品种、300多万株的种苗破土而出,  相似文献   

13.
信息交流     
江西南城县农民争相发展规模经营随着商品经济活动的不断深入,江西南城县农民在政策引导下,摆脱传统农业陋习,致力变小打小闹的产品经济模式为集约化、效益化的商品经济高效模式。农工贸多轮驱动的株良、万坊乡仅股份合作制企业吸引来劳力上千人;徐家乡农民危寿富利用务工积累的资金,投资六万多元兴建一集约化鸡场,雇请两名懂技术的农民帮工,自制饲料,近几年每年均获纯利2万元。里塔乡谢坊村农民黄坤龙靠培育苗木走上致富路后,他觉得劳力和土地都不够,就雇请了3名劳力,承包邻村14亩土地从事柑桔、板栗、梨、桃等优质水果苗木生产,去年获纯利4.5万元,加上种植水稻、白莲,饲养母牛、生猪等,共获纯利6万元。规模经营使南城县日渐兴起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保鲜、贮运企业。今年以来,全县面向市场发展特种水产、优质水果、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省早稻抛秧大面积为塑盘湿育,具有省工省力多穗高产的特点。但秧苗素质较差穗型偏小,增产潜力不如多穗大穗的旱育秧栽培。而旱育秧栽培,化工化力,难以大面积推广。为此,我们试验旱育抛秧,使旱育与抛秧二者优势互补,从而达到既多穗、大穗而高产又省工省力高效。现将我们试验和研究报导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试验于1998年在鄞县茅山镇进行。供试品种早籼加育293,试验为绿肥田早稻抛秧。设肥地旱育、塑盘旱育、塑盘湿育3个处理,以常规塑盘湿育抛秧为对照。试验采用大区比较,面积0.5亩,3次重复,随机排列。前作绿肥为紫云英,试…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盘育抛秧栽培方式可以提高秧苗素质.大田抛秧在600盘/hm2密度下有较好的生物学性状和最高产量.与传统育秧移栽方式比,产量提高11.35%.“汕优63”的6年平均产量达7 499.25 kg/hm2.  相似文献   

16.
杨英华 《科技资讯》2012,(19):146+164-146,164
利用冬闲的田地,以压青油菜作为我县绿肥作物种植,旱作绿肥种植模式,绿肥翻压还土量500~600公斤/亩,亩可节省化学氮肥4kg~5kg、磷肥5kg、氯化钾肥3kg~4kg。冬闲田水旱轮作模式,绿肥翻压量1000~1200公斤/亩,亩可节省化学氮肥5kg~7kg、过磷肥6kg、氯化钾5kg~8kg。  相似文献   

17.
水稻旱育免耕抛栽是以旱育秧为基础,不经翻耕犁把直接抛栽带泥壮秧。具有省工节本、增效、简便易行、减轻劳动强度等多方面的优越性,符合当前农业发展的要求而为农民乐于接受。2008年在临翔区试验示范结果,比传统栽培节本增收210元/亩。本文对推广该项技术的必要性优越性技术要领、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得到有关专家同行的指导和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随着畜力翻耕土地劳务成本的逐年增加,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流,直接务农的劳动力减少,在夏作物收获后,为抓住时机播种玉米,一些地方采取不翻耕前茬,而直接播种的免耕栽培,同样收到了较好的增产效果。现就夏玉米免耕栽培技术优势及其配套技术作以浅述。  相似文献   

19.
洋县水稻旱育机械化抛秧技术,通过10年来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成效显著。实现了水稻传统栽培方式的转变和高产、高效、节本、减负的目标。该技术集水稻旱育秧、机械化抛栽、大田管理等优点于一身,应用价值高。本文通过对该项技术操作方法、技术要点和优越性的介绍,以供水稻种植农民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富岭公社张垵大队齐村生产队共320亩土地,180个农业人口,平均每人负担土地1.77亩。由于土地多劳力少,双抢期间劳力与季节矛盾很突出,常常抓了收,拖了种,抓了种,误了管,顾此失彼,收不能及时,种不能密植,管理粗放,稗草成林,严重影响产量提高。19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