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利用QCD求和规则,在忽略奇异海夸克效应近似下,计算了核子同位旋标量轴矢流耦合常数gA^s。在极化函数物非微扰部分,本文计算了∫0×1dxg1^(p)(x)的三胶子凝聚修正。在QCD修正的组合夸克模型中,分析了质子的自旋结构函数,并得到S夸克对gA^s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通过计算介子交换过程对质子海夸克的贡献的研究 ,发现将介子交换过程中反冲核子看成物理核子更合理。对极化的核子结构函数一阶矩进行了计算 ,与现有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表明 ,对核子自旋结构函数的影响 ,介子交换不是惟一的 ,还应考虑其它因素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A-P方程作Mellin变换和对演化函数的Mellin变换结果作展开近似,求得了核子中价夸克极化分布函数随Q^2变化的解析表达式,并利用所得结果给出了核子中夸克自旋不对称量的一些理论预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原子核的自旋-同位旋集体激发态,以及研究这些集体激发态的常用HF+RPA或HFB+QRPA理论模型.这些集体激发态的研究能够获得对自旋相关的核子-核子相互作用的信息和理解.自洽的Skymre HF+RPA模型被用于研究闭壳核的GT和SD(自旋偶极)跃迁,张量相互作用对这些跃迁的主峰能量有显著效应,这些效应对Skyrme张量相互作用的强度给出很强限制.对于N~Z的pf壳原子核,同位旋标量(IS)对相互作用对低能强GT态有决定性作用,通过某些特定核的低能强GT态的能量很好地限制IS对相互作用的强度.  相似文献   

5.
<正>远离饱和密度附近核物质的对称能研究是当前核物理研究的热点[1-4].重离子核反应中,通常通过同位旋标度方法研究中子-质子化学势能差,进一步关联到核反应中高温高密反应源的核物质对称能[5].同位旋标度方法获得的对称能信息对研究高密核物质的对称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同质异位素方法也可以研究反应中的中子-质子化学势能差.由于同位旋标度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新组分夸克模型,与传统组分夸克模型相比,新模型不仅可更好地解释强子间的β衰变和核子磁矩比率,而且可给出与近来新的 EMC 组实验结果相符的质子的自旋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极化质子内部分子自旋对质子自旋的贡献,与自旋相关的质子结构函数g(?)的一次矩及xg(?)的函数分布。假定极化质子内部分子的自旋分布与非极化质子内部分子分布是关联的,本文构造了关联函数把它们联系了起来。同时把胶子的反常贡献和部分子的轨道角动量的贡献都考虑在内,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8.
首次在手征SU(3)夸克模型下讨论了如何在共振群方法下研究双重子的隐色道问题,详细给出了包括自旋空间、同位旋空间和颜色空间的隐色道相互作用矩阵元的计算过程.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其他感兴趣的双重子态隐色道问题,进一步深入认识多夸克态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粒子标准模型中量子数的对称性矛盾和新的组合量子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粒子物理中的标准模型包含某些对称性矛盾.三代夸克-轻子偏离SU(3)对称性,按此它们应该组成对称的6个SU(2)群.如果对称性完全成立,类似于u-d是I=1/2的同位旋二重态,c-s和t-b及三代轻子(ve-e,vμ-μ,vτ-τ)也应该是是I=1/2的同位旋二重态.但这与s和c夸克是两个I=0的同位旋单重态不同.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组合量子数F=I-S,它可以惟一地描述各种重子.此外,粒子物理中还存在短程的强、弱相互作用与作用距离的矛盾;由相同的夸克组成核子-介子时,结合能与稳定性的矛盾;超弦的质量可达宏观标度Δm=2.209×10-2g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得到HERMES(德国DESY实验室)实验装置上的深度非弹散射过程中产生的A粒子的极化信息,探知核子中夸克自旋的分布及转移,建立了一种能消除对该分析结果有很大影响的接收度的不均匀性的新方法,即归一法;此外,对由匹兹堡组新提出的螺旋度平衡法作了改进并加以论证.并将两种新方法与依赖模拟的蒙特卡洛方法螺旋度平衡法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在手征SU(3)夸克模型下讨论了如何在共振群方法下研究带有奇异夸克的双重子隐色道问题,详细给出了隐色道部分涉及的自旋空间、同位旋空间和颜色空间相互作用矩阵元的计算过程.此工作将有助于研究带有奇异夸克的双重子态的隐色道效应,从而深入认识带奇异夸克的多夸克结构.  相似文献   

12.
dσ(ij)/dtp2⊥,dσ/dt分布数据(1985~1977),“自旋轨道”不对称性及自旋自旋关联数据(1977),单自旋分析率AN(gR,eR,p⊥)数据(1985,1990)都能在(aQ⊥)νKν(aQ⊥)的形状与软硬散射的假设下得到解释.同位旋方向是由(n,n)(n,p)(p,p)散射中〈p⊥(0)〉的差别来定义的.IJ旋耦合对克服质子自旋危机有利(杨·米尔斯场,如QCD).  相似文献   

13.
正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强相互作用有限量子多体系统.由于核子-核子之间的短程强排斥相互作用、自旋和同位旋自由度,以及求解多体问题的困难,至今尚无一个能够统一描述所有原子核结构的理论模型.密度泛函理论被广泛应用在物理、化学、材料等领域,是最成功的多体理论之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核物理学家成功地将密度泛函理论推广用于描述原子核这一独特自束缚多体系统.由于在描述原子核诸多性质方面取得的成功,密度泛函理论被广泛认为是统一描述所有原子核结构的候选"标准模型".  相似文献   

14.
核子核子散射的色散关系曾经许多作者探讨过。Miyazawa 及 Matsuyama 认识到在静止极限下,非物理区吸收部分的积分就是绝热近似核位的富里哀变换.本文利用方法得核子核子散射的色散关系;且根据膺标耦合膺标介子场分析非物理区吸收部分的积分和核子的自旋及同位旋的关系,获得在孤立点这积分与自旋有关但在连续谱它却和自旋无关.  相似文献   

15.
把束缚核子内海克从物理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伴随价夸克受核束缚效应影响的云海夸克,另一部分是能摆脱核子的要票才而逃逸到核环境中的背景海夸克。首先,给出了核束缚效应对核内束缚核子中价夸克、云海夸克及相应胶子的纵向动量几率分布函数的最低级修正形式;借助核动量守恒条件定出了背景海夸克及相应胶子的动量几率分布函数,根据部分子内禀横向动量分布与动量分布间的制约关系及我们关于核环境中部分子间相互演化的观点,建  相似文献   

16.
在RHIC的PHENIX的快度接收范围内,采用EKS98和HKN04给出的束缚核子部分子分布函数,计算了√sNN=200 GeV/核子p-Au,p-p碰撞中色八重态产生机制下J/ψ粒子微分截面随快度的变化.在RHIC能量下,最主要的粲夸克偶素产生过程是胶子融合.所得结论与实验数据对比,有助于了解胶子分布的核遮蔽效应.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同位旋相关的输运模型IBUU04对中能区(400 MeV/u~1GeV/u)重离子碰撞中产生的π-/π+产额比实验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符合π-/π+的激发函数及其随系统N/Z比变化关系的实验数据发现,对称能在约2ρ0的区域具有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通过选择具有相同N/Z但不同质量的碰撞系统,研究了π-/π+对Esym(ρ)的依赖敏感度随系统大小和入射能量的关系,发现该敏感度与同位旋分馏程度有直接的关联.此外,π-/π+在同位旋非对称系统(Ru+Zr与Zr+Ru)中的分布表明中心碰撞的同位旋没有达到完全平衡,其分布特征与核子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支持π-/π+是高密区Esym(ρ)探针的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18.
在RHIC的PHENIX的快度接收范围内,采用EKS98和HKN04给出的束缚核子部分子分布函数,计算了(s_(NN))~(1/2)=200 GeV/核子p-Au,p-p碰撞中色八重态产生机制下J/ψ粒子微分截面随快度的变化.在RHIC能量下,最主要的粲夸克偶素产生过程是胶子融合.所得结论与实验数据对比,有助于了解胶子分布的核遮蔽效应.  相似文献   

19.
利用推广的带矢量场的手征SUM夸克模型,计算了核子最低负宇称激发态JP=1/2-,3/2-的能量,分析了各种自旋-轨道耦合势对能量劈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矢量介子场耦合可以改进计算结果,但是能级的次序和实验还是相反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其他的自旋-轨道耦合势,可以给出该激发态正确的能级次序.  相似文献   

20.
若轻子由3个自旋为1/2的亚夸克组成,则除了存在自旋S=1/2的轻子基态外,在受激情况下,也将出现S=3/2的激发态.两者的质量差与亚夸克构成轻子的对称性质及亚夸克与双夸克的相互作用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