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5月15—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应苏联总统、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邀请,带着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正式访问我国的伟大邻邦苏联。江总书记这次访苏是对1989年5月15—18日戈尔巴乔夫总书记访华的回访。两次访问都安排在5月,日期也几乎相同,这自然是一种巧合。但两年中两国领导人两次举行最高级会晤,则不是偶然的。它是中苏两国的共同需要,也符合亚洲和世界和平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中日经贸合作形势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70年代初中日两国恢复建交以来,在正常的政治环境下,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多个方面进行了合作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双边贸易,直接投资及政府间资金合作几个方面。文章分析了目前中日两国之间的经贸形势,并在此基础提出了改善两国政治经济局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外交小灵通     
正(摘自外交部网站)【习近平致电祝贺杜特尔特当选菲律宾总统】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30日在贺电中表示,一个友好、稳定、健康发展的中菲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并深化中菲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是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责任。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推动中菲关系重回健康发展轨道。【杨洁篪与美国国务卿克里共同出席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签字仪式】6月6日,  相似文献   

4.
正韩国总统朴槿惠5月1~4日对伊朗进行国事访问,这是自1962年两国建交以来韩国总统首次访问伊朗,朴槿惠也是访问伊朗的首位非伊斯兰国家女总统。朴槿惠此访随行史上最大规模经贸代表团,其中包括SK集团、浦项制铁、韩进集团等多个大企业总裁,希望借此掀起第二个中东热潮,并抢占伊朗市场。另外,朝核问题也是朴槿惠此访的重要话题。5月2日,朴槿惠同伊朗总统鲁哈尼举行会谈,双方签署了多达66项谅解备忘录,被认为创下历来最大经济成果。两国首脑在会后举行的记者会上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美日关系迎来了一个"历史性节点"。4月26日~5月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美国进行了长达一周的访问。期间,先是4月27日两国外长和防长"2+2"会议公布了新的"美日防卫合作指针",接着安倍于29日在美国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说,这在日本首相中尚属首次。美日同盟的协调度和密切度被提升到空前水平,两国似乎进入了一个更加如胶似漆的蜜月期。但是,如果结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大背景来看,美  相似文献   

6.
外交动态     
<正>习近平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5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中日一衣带水,2000多年来,和平友好是两国人民心中的主旋律。近代以后,由于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中日两国经历了一段惨痛历史,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两国老一代领导人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做出重要政治决断,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并缔结了和平友  相似文献   

7.
<正>应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谷内正太郎邀请,国务委员杨洁篪于5月29日至31日访问日本并同谷内局长举行第四次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5月29日,杨洁篪应邀与谷内正太郎共同主持中日第四次高级别政治对话。杨洁篪表示,当前中日关系正处在两国邦交正常化45周年的重要节点,既面临新的机遇,也存在一些突出挑战。双方应在四个政治文件和四点原则共识基础上,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维护政治基础,妥  相似文献   

8.
李显荣 《世界知识》2014,(14):33-35
<正>5月20日至26日,中俄在东海海域举行了"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期间,美、日两国多次派军机进行抵近侦察。据报道,太平洋美军侦察部队平时一天一架侦察机飞行4至8次;演习期间则出动两架飞机,一天往返8次,保持24小时不间断飞行。5月24日上午,日本自卫队两架侦察机未经允许擅自进入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对中俄海上联合军演进行所谓  相似文献   

9.
1997年4月底-5月初,笔者携沦义《二十一世纪中日系的构筑与实践》,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举办的《“中日青年论坛:面向21世纪的中日关系”国际研讨会》。会上感受颇多,日中关系光讲“莺歌燕舞”似嫌不够,故写此文。中国和日本在亚洲是两个举足轻重的国家,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亚洲地区的未来走向。同时两个国家的关系又极不寻常:一方面,72年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1978年两国缔结和个友好条约,两国关系迅速升温,远远超出了一般国家间那种通常的交往关系,被西方国家羡慕地称为“蜜月关系”,个仅现实友好往来,而目还把友好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同属东方园林体系,日本园林受中国园林影响较大。由于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两国园林设计者的园林观也有所不同,这导致了中日两国园林艺术存在着不同点。从发展轨迹、造园思想和审美趣味这三个方面入手,探求中日两国园林艺术在立意、题材、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与"同",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园林设计水平和景观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1.
大事记     
1995年5月1-15日 1日美国务院宣布朝鲜同意恢复两国关于美向朝提供轻水反应堆的谈判。为期4个月的波黑停火协议本日到期,克罗地亚政府军向其境内的克拉伊纳塞族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2日联合国安理会发  相似文献   

12.
中日恢复邦交后,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发展与深入。中日关系发展的关键在于两国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彼此信任,因为中日友好归根结底是两国人民的友好。然而,中日两国民众间存在的历史认识差异阻隔了中日两国民众的互信。政治文化作为社会观念形态,体现着人们的政治价值和政治心理取向。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分析中日两国民众存在的历史认识差异有助于我们理解造成两国民众历史认识差异的潜在深层因素。  相似文献   

13.
宁柯 《世界知识》2010,(11):52-53
<正>5月12日~14日,俄美两国就收养问题在莫斯科举行第二次会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儿童权利问题全权代表阿斯塔霍夫表示,双方有望在两个月内签署有关收养协议。新协议将更加严格规范负责收养业务的中介  相似文献   

14.
<正>应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长拉夫罗夫邀请,外交部长王毅于5月25日至26日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5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见王毅。普京热烈祝贺中方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表示期待习近平主席尽早访问俄罗斯。普京说,俄中是名副其实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两国政府部门应加强沟通协商,巩固务实合作发展势头,实施  相似文献   

15.
今年8月,日美两国政界、财界人士和学者一百多人在东京举行纪念日美安全条约修订二十周年的讨论会。同时,日美两国防务问题专家以“日美安全体制的现在与将来”为题,进行了学术讨论。日本舆论界对此颇为重视,认为这两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日本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迫切要求维护和进一步加强日美安全条约的愿望,也反映了美国要求日本加强军事力量,在日美安全体制中更多发挥作用的意图。日美安全条约全称为《日本和美利坚合众国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于1951年签订,1960年修订,1969年双方商定无限期延长。该条约规定:日美两国“将在日本的安全或远东的国际和平和安全受到威  相似文献   

16.
<正>5月14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访俄,在索契会见俄总统普京和外长拉夫罗夫。这是他首次以国务卿身份访俄,也是俄美两国外长时隔一周后的第二次会晤,更是落实5月3日美俄两国总统热线通话的务实之旅。短短半个月内,原本冷若冰霜的美俄两国出现如此密切的高层互动,不能不让人高度关注。近来美俄高层对话议题广泛,涉及当前诸多重大国际热点,既有持续交锋、各执己见,也有心照不宣、相互默契。在双边关系问题上,双方主张发展互利贸易投资关系并重申增进各领域对话,俄方向美方提交了一份有关推动俄美关系积极发展步骤的备忘录,美方表示要积极研究。美方抛出两国元首G20大阪峰会期间举行会晤的可能性,普京表  相似文献   

17.
毕世鸿 《世界知识》2013,(15):38-39
6月19日~21日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两国签署了《中越联合声明》。在声明中,两国领导人除了就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达成共识外,还同意加强两国经济发展战略协调,  相似文献   

18.
正5月10日,伊朗外交部首次公开证实,伊朗与沙特阿拉伯于4月初在伊拉克巴格达举行了会谈,这是沙特与伊朗两国在2016年断交之后的首次直接对话。据伊拉克总统萨利赫透露,双方进行了"不止一次"会谈。作为海湾地区两个大国和对手,双方外交关系无疑对于整个海湾地区乃至中东地区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此次两国关系"破冰"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9.
在春节前后的愉快日子里,中国人民热情地接待了应周恩来总理邀请来中国访问的缅甸联邦总理奈温将军。中缅两国总理经过了亲切坦率的会谈,在巩固和发展两国友好关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1月28日,中缅两国之间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和中缅两国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在北京签字。这两个文件的签订反映了中缅两国人民和平友好相处的共同愿  相似文献   

20.
时事点评     
俄美“新型战略关系”5月23日至26日,布什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四天的首次正式访问。两国签署了《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和《俄美新型战略关系宣言》。两位总统称此次“历史性”的会晤彻底埋葬了冷战遗物,开创了两国建立新战略伙伴关系的“新纪元”。通过条约,美国在战略核武器方面的绝对优势得以巩固,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的障碍得以清除。俄罗斯虽然未获实质性的东西,但毕竟也获得了一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