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负传递的性质,利用余蕴涵的概念,给出了有限论域上模糊关系的极小S-负传递闭包的一个求解方法,进一步丰富了模糊关系传递性的对偶性质——负传递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一类条件下,给出了模糊关系与传递性有关的T-传递指标、S-负传递指标、T-S-Fer-rers关系指标之间关系的几个结果,从而将一些模糊关系传递性质的结果推广为程度描述,最后通过两个反例说明与有些性质有关的结果不能作程度推广。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文献[1]和文献[7]的基础上,对有限论域上模糊关系的极大T-传递内部的两种求解方法加以推广,重新构造出T-传递的极大内部,求出了多个不同的极大T-传递内部,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模糊关系传递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模糊k—传递矩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给出k-传递的概念,对k-传递的等价条件,代数表示,分解合成,图的特征及性质进行研究,并从k-传递阵与传递阵关系的角度研传递阵,理清了几种不同形式的传递性定义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传递边进一步地刻画,所得结果实现了传递阵的推广,为模糊短阵各种传递性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对Banerjee模糊一致性条件进行了研究,分别讨论了在普通情况和模糊情况下,FC1,FC2与传递性的相互关系,并对模糊情况下在传递,正规,条件B的假设下证明了FC1成立,同时指出了FC1与 WFCA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Fodor等给出的求解有限论域上极大T-传递内部构造方法的基础上,对求解一个模糊关系的更多极大T-传递内部的方法进行了讨论。首先,从任意行出发,对一个模糊关系的极大T-传递内部进行讨论;其次,从任意列出发对其进行了研究;最后,对与一个模糊关系最近的极大T-传递内部的求解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传递模糊矩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提出正传递模糊矩阵的思想,推广了通常传递模糊矩阵的概念;研究了正传递模糊矩阵与强传递模糊矩阵的关系,讨论了正传递模糊矩阵与其截阵的性质一致问题,此外,考虑了正传递模糊矩阵的幂序列的收敛性,最后,进一步揭示了正传递模糊矩阵的图论特征。  相似文献   

8.
有限集上可传递二元关系的矩阵判别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关系矩阵研究二元关系及其性质的方法既简洁又高效。在有关二元关系的自反、反自反、对称、反对称以及可传递的研究中,前四种性质已有了关系矩阵判别方法。一般认为有限集上可传递二元关系的特征较为复杂,故不容易从其关系矩阵中直接判别。文章对可传递关系进行了相应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有限集合上可传递二元关系的矩阵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基于S-模的反模糊M-半群的概念,并且探讨基于S-模的反模糊M-半群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双向S-粗糙模糊集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模糊元素迁移的概念,将静态的模糊集推广到动态的模糊集,得到双向S-模糊集。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双向S-粗糙模糊集,给出了双向S-粗糙模糊集的结构。分析了双向S-粗糙模糊集与Z.Pawlak 粗集、Dubois粗糙模糊集以及双向S-粗集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双向S-粗糙模糊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一般文献中对熵概念理解的混乱的失当之处,对物理学中的熵概念的基本含义进行了疏理.文章讨论了克劳修斯熵和波尔兹曼熵的差别、联系和意义;证明了一般文献对热力学熵公式中作为积分因子的1/T的T的解释的失当之处;区别了作为体系结构组构方式变化过程中熵值减少程度和作为体系结构方式偏离标准值的程度的两种不同意义的负熵规定  相似文献   

12.
主要讨论经典集、模糊集和可拓集之间的关系,及可拓集的交、并关于否变换的可拓域和稳定域如何用原变换来表达,并导出可拓集之并、交的可拓域和稳定域的几个性质。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得体育报道早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对体育赛事消息和通讯,越来越多的与体育精神相悖的负面体育报道见诸报端。如何合理的引导和报道负面体育信息关系到我过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结合具体传播案例,从体育传播的视角对"负面体育信息"定义重新进行了界定,并对"负面体育信息"与"负面体育报道"的关系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的普通逻辑中缺少对负判断推理的完整论述问题,阐述了负判断推理的两种形式:简单判断的负判断推理和复合判断的负判断推理.同时,归纳出负判断推理具有直接推理属性,以及前提和结论是等值关系的两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不同类型负反馈放大器的讨论,给出了负反馈放大器中闭环输出与开环输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王琦  苏畅  姜弢 《应用科技》2011,38(4):19-23
针对单回路"巨"型负磁导率材料结构和设计要求,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理论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通过正交实验法选出了负磁导率材料结构参数样本;利用HFSS得到的仿真实验样本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建立了结构参数和结构性能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设计要求定出相应的适应度函数表达式,经过遗传进化得到了优化的负磁导率材料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负指数调和映照和及指数调和映照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负指数调和映照的第一变分公式,Bohner型公式。  相似文献   

18.
Gunn效应的一个理论模型和自激振荡频率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一个具有负微分迁移率的电子漂移速率函数概括RWH机制,给出Gunn效应的六耦合模方程组,并对Gunn自激振荡的频率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基结果与实验符合比较好。  相似文献   

19.
在量子力学中引入负质量粒子使很多问题得到很好解释 ,并通过正、负质量Dirac场的混合 ,得出味真空态和质量真空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莫”字在《史记》中共使用407例,其中其他用法43例,而对另外的364例,根据“莫”字的语法功能和所在句子是否有副词、是否有先行词,分为否定性无定指代词和否定副词两类,确定出前者为322例(占总数的88.5%),后者为42例(占总数的13.5%),二者的界限往往不太好把握,必须经过细致的分析才能确定其词性。与先秦时文献相比,“莫”字作否定性无定指代词与作否定副词的用例比略高一些,但总体的比例关系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