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通过测定石油生物降解过程中的产物,分析探寻假单胞茵属的Pseudomonas sp.Strain SY2对石油的降解机理,为解决海洋石油污染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利用色质谱分析手段测定假单胞菌属的Pseudomonas sp.Strain SY2对石油和正十四烷降解产物,对菌株SY2的降解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菌...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离筛选丁硫克百威农药的高效降解菌并对其降解产物进行分析,本研究从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采集土样15份,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筛选丁硫克百威降解菌,通过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试验鉴定降解菌,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法检测分析其降解产物。结果表明:筛选得到1株丁硫克百威降解菌ZJ-11,将该菌株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此菌株可以在5 d内将浓度为500 mg/L的丁硫克百威降解53.72%。通过质谱分析确定其降解产物主要为克百威。  相似文献   

3.
从华中某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了3株高效石油降解菌S-4、S-5和S-7,在30℃,200 r/min恒温摇床上震荡培养14 d后,石油烃降解率分别为41.60%、40.59%和43.53%。经16S r DNA基因序列鉴定,S-4、S-5和S-7分别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Kosakonia属。通过实验表明,菌株的最适降解pH为7,最佳氮源为硝酸铵(NH4NO3),最佳氮、磷比为5:1,在添加营养元素的条件下,经过48 d的降解,S-4、S-5和S-7菌株对土壤中石油烃总降解率分别为74.24%、71.66%和80.29%。  相似文献   

4.
除油好氧降解菌的筛选与除油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降解含油废水中石油烃的好氧降解菌株,选用炼油厂石油废水处理站曝气池活性污泥作为菌源,采用平板分离,得到39株菌。利用得到的菌株对含油废水中的CODCr和油进行降解效果试验,并进行混合菌的联合试验,确定出混合菌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和芽孢杆菌(Bacillus sp)为优势菌属。通过单株菌与混合菌降解试验的比较,结果表明全混合菌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单株菌,从而说明共代谢作用增强了微生物的降解能力。试验表明,经过驯化后的混合菌,其降解效率稳定。  相似文献   

5.
一株苯胺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驯化培养,从废水中分离出一株高效苯胺降解菌6#菌株.经鉴定,该菌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可在苯胺浓度低于5000×10-3g/mL的基础培养基上生长.6#菌株利用苯胺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0,该菌株还可以利用对氨基苯甲酸,但不能利用其他取代类苯胺化合物,该菌株在模拟工业废水中亦有较强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6.
降解苯酚细菌的分离及其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业废水中分离到两株可以降解苯酚的细菌,初步确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分别命名为C1和C2,菌株C1和C2都能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并且确立了它们的最适培养条件。在苯酚浓度适宜的条件下,不同氮源对于苯酚的降解效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不同培养基保存方式、不同培养液条件下烟碱降解菌的降解性能,以烟碱为唯一碳源和氮源,从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现代烟草农业科教园区植烟土壤、腐烂烟叶中分离得到25株烟碱降解菌(耐受烟碱浓度为6 g/L),并选择降解效率较高的几株作为继续研究对象。研究表明:用烟碱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培养基(烟碱浓度2~3 g/L)斜面保存的菌株降烟碱活性较高;筛选得到一株烟碱高效降解菌5A-6-2,在其它碳、氮源同时存在时,仍然具有较强的烟碱降解能力;将5A-6-2接种至固体烟叶碎片中,28℃发酵7 d后,烟叶中烟碱含量下降了44.2%;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发现,其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同源性为99%。  相似文献   

8.
从可稳定处理β-HCH的人工湿地模型取植物根际筛选降解菌,以提高人工湿地对β-HCH的降解效果。最终筛选出3株细菌,可辅助对β-HCH进行生物降解。3株菌经16sRNA鉴定分属于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结果表明:实验室条件下,3株菌在30℃、200 r·min~(-1)摇床培养5 d后,对10μg·L~(-1)β-HCH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66.31%、67.38%和62.68%,对100μg·L~(-1)β-HCH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61.61%、64.07%和59.26%。3株菌在对数生长期平均可降解44.84%的β-HCH。随着β-HCH质量浓度的升高,菌株生长受到抑制。菌株的投加量对β-HCH降解效果影响不明显,复合菌群对β-HCH降解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从印染厂采集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1株快速降解甲醛的菌株并命名为 W1,通过形态与生理生化特征的鉴定,初步鉴定 W1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以海藻酸钠为包埋载体固定 W1菌株进行降解甲醛的初步研究,采用不同海藻酸钠浓度、菌悬液添加量配制成不同的包埋载体,利用 L9(33)正交试验对 W1菌株降解甲醛条件进行优化,分析其甲醛降解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为(NH4)2 SO42.4 g/L, MgSO4?7H2 O 0.2 g/L,微量元素母液0.1 mL,pH 值9.0,30℃恒温培养,在此条件下甲醛48h内的降解率达80.3%.通过对甲醛降解菌 W1固定化的研究,为生物法去除甲醛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赵晴  郝绍菊  李刚 《科技信息》2007,(27):6-6,44
从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能以石油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石油烃降解菌,命名为HDB-1,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假单胞菌属细菌(Pseudomon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