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了酸胁迫对虎纹蛙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采用室内水族箱培养方法,测定了不同酸度(pH分别为3.5、4.0、4.5、5.0和5.5)对虎纹蛙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变形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pH {3.5}组虎纹蛙全血黏度、pH 4.0和4.5组高、中切变率下虎纹蛙全血黏度分别极显著增高(P<0.01)和显著增高(P<{0.05});虎纹蛙pH 3.5、4.0和4.5组的血浆黏度极显著增高,pH 5.0组的显著增高;pH 3.5、{4.0}和5.0组虎纹蛙的红细胞压积极显著升高,pH 4.5组的该指标显著增高;红细胞变形指数在pH 4.0和{5.0}组极显著下降,在pH 3.5和4.5组则显著下降.以上结果提示酸胁迫增加了虎纹蛙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进而对虎纹蛙器官组织的供氧能力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2.
有氧健身走和跑对心血管病患者HDL-ch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86名健身俱乐部会员中不同年龄心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男女分3个不同周期进行相应负荷的有氧健身走和跑锻炼,在每一个阶段后将其血清HDL—ch和HDL—ch/T—ch的比值与锻炼前基值比较,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累积运动量的有氧健身走和跑运动有利于增加中老年心血管病人HDL—ch和HDL—ch/T—ch的水平,从而对心血管疾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山区双车道公路弯道路段小型车左右行速度特性,选取了8个弯道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无人机航拍获取小型车通过弯道路段的视频资料。使用图像识别技术及AE等软件获取车辆在弯道路段的左右行速度,分析其左右行速度总体差异,并借助Matlab拟合右行与左行速度差值与半径及坡度多项式关系。结果发现:左右行速度变化在入弯-出弯过程中均呈现减速-加速趋势;弯道半径大于30m时,右行速度始终大于左行速度,小于30 m时,左右行速度变化曲线交叉,右行速度先大后小,且变化曲线可近似看成以曲中所在线为对称轴对称;左右行速度差值与半径及坡度满足多项关系式,坡度越小,半径越大,速度差值越大,可对差值较大的弯道左右行方向设置不同限速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110m跨栏跑技术的研究资料进行综合性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平跑速度是决定跨栏跑速度的主要因素,而跨栏跑技术成为又一重要影响因素;最大栏间速度快,以高速跑完全程是世界跨栏跑全程跑技术的发展趋向;过栏时间短、摆动腿摆动快、起跨攻栏水平速度大、下栏距离小是现代跨栏步技术的特征;栏间步长比例合理、节奏稳定有利于跨栏跑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流变仪对高庙子膨润土悬浮液在不同水固比、掺加盐溶液类型及浓度的条件下的抗冲蚀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各种情况下膨润土悬浮液的屈服应力,再结合Stoke公式计算了引起膨润土悬浮液冲蚀的初始水流速度.研究表明:随着水固比的增加,膨润土流变曲线逐渐下移;对于水固比小于5.0的膨润土悬浮液,当剪切速率较小时呈现假塑性流体特征,而当剪切速率达到一定值时,流变曲线斜率趋于定值;对于水固比大于5.0的膨润土悬浮液,则始终表现为假塑性流体特征,且随着水固比的增大,膨润土悬浮液牛顿流体特征逐渐增强;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膨润土悬浮液屈服应力先减小后增大,而随着CaCl2浓度的增加,膨润土悬浮液屈服应力则不断减小;引起膨润土悬浮液发生冲蚀破坏所需的最低水流速度在10-4~10~(-2)m·s~(-1)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基于分层总和法和已有的真空预压沉降计算方法,考虑真空度沿排水体深度方向的衰减性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真空预压沉降计算方法,并结合已有工程实例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真空度沿深度方向的衰减速率对沉降计算值具有显著影响.真空度衰减速率越大,沉降计算值越小.当不考虑真空度衰减时,沉降计算值较大且明显偏离实测值,误差为48.4%~93.3%;当真空度衰减速率为3.5~4.5 k Pa/m时,沉降计算值和实测值相差较小,误差为-18%~10%,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精度要求.因此,在进行真空预压沉降计算时应考虑真空度衰减,并建议在缺乏可靠真空度衰减实测资料时,将真空度沿深度方向的衰减速率取为3.5~4.5 k Pa/m.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供竖曲线上无砟轨道设计的理论依据,对列车动荷载对竖曲线桥上带减振扣件整体道床轨道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参考贵阳地铁1号线带减振扣件的整体道床轨道结构形式,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和轮轨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简化建立列车-轨道-桥梁系统垂向振动空间模型,计算分析不同速度、坡度代数差和桥梁竖曲线半径对列车和轨道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行车安全和舒适度角度出发,对于在竖曲线桥上带减振扣件的整体道床轨道,当行车速度为80 km/h时,建议有竖曲线的坡度代数差应小于18‰,无竖曲线的坡度代数差应小于4.5‰,竖曲线半径应大于2.5 km;当行车速度为100 km/h时,建议有竖曲线的坡度代数差应小于10‰,无竖曲线的坡度代数差应小于4‰,竖曲线半径应大于4 km;当行车速度为160 km/h时,建议有竖曲线的坡度代数差应小于5‰,无竖曲线的坡度代数差应小于2‰,竖曲线半径应大于5 km。  相似文献   

8.
不同水平的男子400m跑速度节奏变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不同水平世界优秀男子400 m跑运动员的时间与速度参数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世界最优秀的男子400m运动员表现出,对O~200m分段时间和最快分段速度的控制能力更强,使后200m分段速度下降率更低,前后200m的时间差短,全程速度变化波动小,速度曲线相对平稳的技术特征.并指出,400 m跑最快分段速度即次极限速度是一个区间速度的概念.而非绝对值;在次极限速度的区间范围内,最快分段速度对于取得更好地成绩而言,并非越快越好.  相似文献   

9.
评价Actigraph GT3X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中国男性人群典型体力互动信效度,开发基于中国人群步行活动模式的GT3X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能耗推算方程。方法受试对象包括青年组(21.92±1.14岁),老年组(55.5±4.52岁)。受试者佩戴GT3X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在跑台上分别完成3km/h(慢走)、4.5km/h(正常步行)、4.5km/h10%(上坡步行)、6km/h(快走)以及7.5km/h(慢跑)速度的走跑运动各5min。受试者佩戴COSMED K4b2便携式代谢测试仪,并将GT3X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佩戴于髋部,同步采集心肺功能仪及加速度传感器数据。结果根据受试对象4种无坡度走跑运动推导出线性方程MET=0.000653*counts(Axis1)+2.345521以及线性方程MET=0.000689*counts(VM)+1.640721,但其相关系数不高;GT3X+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记录上坡步行(4.5km/h10%)运动与无坡度运动(4.5km/h)相比,三轴counts及VM均显示有差异性(P<0.05),但counts增加率远低于MET增加率;GT3X+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两次重复测试,pearson值高,即离散程度低。结论本研究推导垂直轴(Axis1)、三轴矢量和(VM)的线性方程,为中度相关,误差值较大,且上坡运动时的GT3X+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记录counts值与MET值呈非线性相关,提示Actigraph GT3X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能耗推算方程可根据不同运动方式、运动强度推算相对应方程;Actigraph GT3X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我国成年及老年男性人群步行活动其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彩跑粉基料的爆炸特性,实验采用20 L近球形的爆炸系统,从粉尘云浓度、点火延迟时间和初始点火能量3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初始点火能的增大,彩跑粉基料的最大爆炸压力也会随之增大,初始点火能量的增加会导致彩跑粉基料爆炸威力显著增强;随着点火延迟时间的增加,彩跑粉基料的最大爆炸压力会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佳点火延迟时间,可使彩跑粉基料最大爆炸压力达到峰值,70 g·m~(-3)彩跑粉基料的最佳点火延时是60ms,对应的最大爆炸压力为0. 128 MPa;随粉尘云浓度的增大,彩跑粉基料的最大爆炸压力先增加后减小,彩跑粉基料的爆炸下限浓度为55 g·m~(-3),存在某一浓度,使彩跑粉基料的最大爆炸压力达到峰值,在190 g·m~(-3)浓度时,彩跑粉基料爆炸威力最猛烈,最大爆炸压力达0. 368 MPa.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400 m跑各阶段速度分配的合理性,对15名田径专项运动员进行了针对性训练,对400 m跑的成绩与其各分段100 m速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研究结果:(1)400 m跑4个阶段(4×100 m)跑时运动强度分别按最大强度的88%、92%、95%、100%训练,可以较快提高运动成绩;(2)训练水平不高的运动员,更适用于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高水平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400m全力跑前后及恢复期血乳酸、血氨变化。结果表明400m全力跑后血氨、血乳酸明显高于运动前,高水平运动员上升幅度及恢复期清除率大于普通大学生,说明400m全力跑以磷酸原和糖酵解供能,且供能效率影响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3.
柠檬酸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尚存争议,柠檬酸钠对耐力运动能力影响的研究也较少。采用双盲交叉设计比较了20名少年男子耐力运动员补充0.6g/kg体重剂量的柠檬酸钠1小时后完成5000米跑的运动成绩,并测试运动前后血液离子浓度变化。结果显示,服用柠檬酸钠对运动成绩有显著提升,并且补充柠檬酸钠可以使安静及运动后血液钾及钙离子浓度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不同强度耐力运动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5min匀速运动后即刻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8名受试者于跑台进行两组低强度运动,两组中强度运动和一组高强度运动,用短时傅里叶转换方法分析30min恢复内的心率变异性.结果显示,在急性5min恢复期间3 000HI和3 000MI的HFP都比3 000LI低.在相同强度不同距离运动(3 000MI和3 000LI,6 000MI和6 000LI)之间相比,恢复期第1min、第4min、第5min高于运动结束即刻的HFP.HRV在低强度和中强度中的不同距离之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研究有氧运动对青少年骨骼肌細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因为青少年骨骼肌細胞葡萄糖氧化代谢规律和青年小鼠是相同的。为了便于采集骨骼肌细胞將青年小鼠作为研究対象,选用3月龄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小鼠30只,随机将其划分成安静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组和过度有氧运动组,每组10只洧氧运动方式为游泳。经7周有氧运动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组体重、体重变化和体重变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过度有氧运动组各体重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经7周有氧运动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组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胰岛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过度有氧运动组血糖低于对照组血清胰岛素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经7周有氧运动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组和过度有氧运动组GT4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7周有氧运动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组和过度有氧运动组MEF2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说明适宜有氧运动能够促进青少年骨骼肌細胞葡萄糖代谢,但过度有氧运动会使机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伤。  相似文献   

16.
优秀赛艇运动员气体代谢的适应性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和一般赛艇运动员在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的比较研究发现,运动开始时优秀运动员肺通气机能动员速度快于一般运动员;中等强度时,优秀组摄氧量(VO2)增加速度减缓;大负荷运动时,一般组呼吸频率(RR)、心率(HR)迅速增加;力竭时优秀组VO2、HR、氧脉搏(VO2/HR)均高于一般组.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优秀女子中跑运动员生化指标进行研究,主要对Hb,WBC,BUN,CK,T值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相关生化指标都处于优秀女子中跑运动员的参考值范围;但CK,T的平均值高较高,红细胞RBC的值较低.生化指标的异常变化说明了备战初期训练量过大,总体训练强度不高.训练实践中应该在一定运动量的前提下,以大强度训练为主,同时提高运动员的速度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以鲤鱼(Cyprinus carpio)幼鱼为研究对象,在25℃条件下将90尾体重为(8.12±1.30)g的实验鱼平均分成0 h锻炼组(对照组)、6 h锻炼组和12 h锻炼组,以60%临界游泳速度(Ucrit)持续运动锻炼15 d,每天锻炼时间分别为0、6和12 h;随后对实验鱼进行Ucrit、耗氧率(MO2)和快速启动(Fast-start)的测定。结果显示,经过运动锻炼鲤鱼幼鱼的Ucrit和Fast-start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提高,但6 h锻炼组的实验鱼在30和36 cm.s-1的流速下MO2显著降低,而12 h运动锻炼组的MO2始终处于较高水平。研究认为可能是由于在低于Ucrit流速下的适度的运动锻炼可能会提高鱼类在该流速下的能量利用效率,而高强度的锻炼则会使它们的基础代谢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16名体育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气体代谢间接测定的方法,观察中等强度长时间运动过程中机体能量代谢的变化情况和规律.结果表明:以55%VO2max强度完成持续1 h跑步运动过程中,男生在运动20 min后出现糖氧化量的明显下降和脂肪氧化量的增加,女生则在运动30 min后出现糖氧化量的明显下降和脂肪氧化量的增加;在运动30 min后,男女生脂肪供能比例均出现明显增加.研究提示:中等强度长时间运动过程中,男生脂肪大量动用的时间早于女生,且运动疲劳出现的时间也早于女生.  相似文献   

20.
运动训练对小鼠心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活性电泳方法,研究了运动训练对小鼠心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不同运动训练组小鼠心肌的中性和碱性蛋白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酸性条件下,未检测到蛋白酶活性;(2)运动心心肌碱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比对中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更为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