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是仅次于化石能源消耗的第二大碳排放源。1979年以来,中国旅游业保持高速增长,旅游发展所需的交通、住宿、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导致显著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为测算旅游业发展驱动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对旅游景区植被碳库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多次田野调查重建了景区尺度的土地利用格局,利用土地转移矩阵明确了景区土地利用动态演变路径,结合研究区植被碳密度计算了2004-2010年景区植被碳库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业的发展导致景区土地利用格局显著变化。在研究期内草地是景区主要植被,但随着旅游的发展,草地与灌丛、林地等用地之间不断相互转换。尽管有约 52ha土地用于旅游住宿、基础设施及休闲活动设施,但景区内植被碳库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442.4Mg,这主要是因为景区为提高旅游环境质量而进行的植被保护措施。这表明旅游业可以通过良好的景观营造等土地管理措施,增加景区碳汇,用以“中和”旅游业能源消耗引起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空间格局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城市土地利用与碳排放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响应机制,为西安市低碳化的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增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遥感和GIS技术,运用能源消耗的碳排放模型和Hopfield神经网络聚类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2000—2007年西安市各区县的建设用地增长迅速,耕地减少,部分区县林地面积有所增加,草地变化量很小;土地利用动态度依次为建设用地、水体、耕地、未利用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的碳源作用非常突出,林地的碳汇功能较强,建设用地增长是导致碳排放总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西安市各区县的碳排放类型可以划分为4类。结论西安市土地利用表现出显著的碳源增加、碳汇减少的特征;从"减排"和"增汇"两个方面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对西安城市低碳发展和低碳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从西安市碳排放的4种区县类型来看,新城市空间增长区域的碳代价显著大于老城区,优化城市空间增长模式对西安市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旅游者碳足迹是通过测量旅游活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并借以分析旅游活动对资源环境影响的一种新方法.借鉴前人研究成果,运用碳足迹分析法,从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购物、旅游活动的能耗方面来计算旅游者在福建漳州古山重景区内游览过程中的碳足迹.得出结论如下:旅游者年碳足迹总量为1228851.7kg,人均碳足迹为40.962kg,其中旅游餐饮的碳排放量占67.66%,在所调研旅游活动的五个方面中所占比例最高,交通所占比率29.15%,位居第二;住宿与购物两项旅游消费活动比重也较低,分别为0.06%和0.67%.文中针对各项活动的碳排放特点,比较景区内碳排放量所占比例后提出了减少碳排放,发展低碳旅游和构建低碳景区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LUCC的眉山市县域碳排放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UCC是碳排放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2005和2015年遥感影像获取眉山市土地利用数据,通过碳排放模型分析眉山市碳排放效益,再用造林成本法和碳税率法估算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1)眉山市土地利用以耕地、林地为主.10 a来,眉山市碳源用地面积明显增加.2)研究期眉山市碳排放总量增加,县域总碳排放量除丹棱县外均增加.仁寿县和东坡区总碳排放量最大,洪雅县为碳吸收.3)眉山市碳排放的ECC和ESC西高东低且研究期内均为增长态势,仅东坡区ESC下降了0.01.4)碳源区应对作为碳汇区的洪雅县按碳汇价格进行生态补偿.基于碳排放的生态补偿标准,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以期为眉山市节能减排和平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低碳理念,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由目标层、结构层和测量层组成的景区低碳舒适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三角模糊数方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以世界遗产地广东丹霞山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旨在引导景区往低碳、舒适方向发展,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结果表明:旅游资源观赏游憩价值、空气质量、卫生满意程度、服务质量满意度等四项指标对景区低碳舒适度的建设影响较大,景区要更多的关注"软服务"质量的建设;丹霞山景区的低碳舒适建设质量整体上较好,但在旅游交通、旅游食宿、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建设质量则为一般,在以后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丹霞山景区应注意这些问题,努力建设成为既低碳又舒适的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碳中和战略背景下,探索低碳生态发展框架下的国土空间分区是国土空间优化的核心所在。文章以石漠化山区玉龙县为研究区,在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基础上,核算2010、2020年玉龙县的碳源、碳汇,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在分析区域碳源/汇效益及生境质量基础上,以低碳发展与生态保护为目标来划分国土空间综合分区,并提出了协同减排的差异性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2010—2020年,玉龙县土地利用结构以乔木林地、灌木林地、草地和旱地等为主,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的速度最快。(2)2010—2020年,玉龙县碳源增长剧烈,碳排放量涨幅高达74.96%,碳排放增长量远超碳吸收增长量。(3)2010—2020年,玉龙县碳源/汇效益有较大的提升,但仍有大范围低效益区域;玉龙县以高等级生境质量区域为主。(4)以碳源/汇效益和生境质量为划分依据,可将玉龙县划分为6个分区:碳汇功能保持区、低碳限制发展区、减碳优先发展区、增汇生态修复区、高碳生产优化区和高碳总量控制区。  相似文献   

7.
针对低碳旅游景区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要求,了解其影响因素,依据一定的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旅游景区低碳化水平)、准则层(低碳旅游资源、低碳旅游设施环境、低碳旅游运营、低碳旅游管理4个准则)、指标层(23个指标),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及等级区间.运用该评价模型对池州九华天池景区进行评价,以定量化的数值反映其低碳化水平,为有针对性地加强景区低碳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0–2018年湖南省各类土地利用栅格数据,运用IPCC碳排放因子法、LMDI模型测算碳排放效应,土地利用的碳源、碳汇能力分析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差异规律及五类影响因子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水域、未利用地用地面积小幅度增加,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小幅度减少;(2)耕地、建设用地为主要碳源,林地、草地和水域为主要碳汇,碳排放强度在空间上大致呈现出由城市中心向城郊递减规律;(3)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土地利用结构效应、经济发展因子及人口因子对碳排放起推动作用,单位GDP土地利用强度对碳排放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原因,低碳排放已成为土地利用调控的新课题。为了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分析直辖以来重庆市主要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并对重庆市的碳排放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97-2008年,由于土地利用的变化,重庆市碳排放从1 158.29万t增加到2 892.75万t,其中建设用地和耕地是主要碳源,建设用地年碳排放达1 214.92~2 987.29万t,排放强度为2.49~5.04 kg/(m2a),耕地年碳排放从126.3万t降为111.13万t;林地为主要的碳汇,由于林地面积持续扩大,林地的年碳吸收量由182.43万t增加到205.17万t。对重庆市2020年土地利用规划下的碳排放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重庆市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3.99%,但碳排放总量显著增加,为10 381.19万t,因此面临的减碳任务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社会各界对低碳旅游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低碳旅游景区建设有助于推动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助于促进低碳旅游形式的顺利实施,有助于推动社会各界群体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以及完善。为促进低碳旅游景区建设持续发展,应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低碳旅游机制;通过科学的规划,对低碳旅游景区进行合理开发;努力开发低碳旅游新要素。  相似文献   

11.
在低碳旅游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确定旅游过程中碳的排放量和排放来源.文章以海南三亚亚龙湾森林公园为例,结合旅游碳足迹模型,定量化估算2014年该森林公园的旅游碳足迹,结果显示:(1)90%的公园游客选择一日游或半日游且99%的游客到该森林公园以观光游览或度假休闲为主要目的,目前森林公园的CO_2排放主要以餐饮碳排放为主;(2)森林公园的旅游交通碳足迹以外部交通CO_2排放为主,其中又以省外交通的CO_2排放为主.作为海南的一个重要的森林公园,该如何更好地走低碳发展之路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碳排放量及碳源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海市碳源-碳汇的发展现状、增减趋势以及产业-行业层面的碳源分布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的碳排放量在15年内增加了将近2.54倍,且相对于碳源的快速增加而言,上海的碳汇数量很少;工业与交通运输领域是当前上海市的主导碳源,产生了80%以上的碳排放量,且交通运输领域将可能成为上海市潜在的第一碳源;制造业是工业领域的最大碳源,且其碳排放量高度集中在冶金、石油和化工领域;上海市有必要在碳源等级管理和碳生产率基础上建立全新的碳排放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碳排放和碳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RS、GIS技术,根据2006、2010、2015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分析2006-2015年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借助碳存储和碳排放的估算方法对2006-2015年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碳效应进行剖析,运用模糊线性规划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规划.结果表明:2006-2015年石羊河流域林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呈增加趋势,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增加明显,林地略有增加;草地、耕地和水域呈减少趋势,耕地和草地减少显著,大量转化为未利用地,弃耕和荒化现象明显;建设用地是最重要的碳源,林地、水域、耕地、草地是主要的碳汇,未利用地的碳收支密度较低,但面积较大,对区域净碳储量贡献较大;土地利用碳存储量大于碳排放量,存在碳吸收盈余现象,但是盈余的空间有缩小态势.在增汇减排目标的模糊线性规划情景下,石羊河流域林地、草地、耕地、水域面积增加,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减少.石羊河流域的碳存储增加了1.7331×10~9 kg,碳排放减少了4.898 4×10~9 kg,净碳存储量增加了6.631 5×10~9 kg,碳排放明显减少.规划方案增汇减排的效果明显,有效缓解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排放,达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以1997-2011年重庆市农作物产量、耕地面积及农业投入等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对重庆市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碳排放量和碳汇强度进行了测算,以ArcGIS为技术手段进行碳源/汇空间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997-2011年重庆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总量总体处于稳定态势,粮食作物碳吸收比例下降,经济作物和果蔬作物碳吸收比例明显上升;碳排放总量呈逐步上升趋势,农用化学品投入是其主要排放源.从空间上看,2011年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碳排放、碳汇的总量和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地区、渝东南地区.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了关门山构建低碳旅游景区的重大意义、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已开发的低碳旅游景区的成功措施和经验,从旅游者、旅游景区、地方政府及当地社区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低碳旅游景区.对关门山构建低碳旅游景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游客低碳行为的培育是低碳旅游模式转变的基础.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对游客低碳行为进行引导、疏理和监督,才能促进景区低碳旅游的发展.游客低碳行为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景区管理机构、政府旅游机构、旅游企业和旅游社会组织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17.
基于低碳理念,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旅游舒适度的概念,并分析了其核心特征;根据利益相关原理,运用专家咨询法构建了由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所组成的景区低碳旅游舒适度的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以世界遗产地广东丹霞山为例,对评价体系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评价体系可为评价不同景区低碳旅游舒适度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评价结果可作为评价景区旅游发展质量的重要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8.
李佩玲  莫珊  麦梓莹 《科技资讯》2013,(12):226-227
利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两种方式分析丹霞山景区旅游低碳现状,研究旅游者在景区内吃、住、行、游的舒适度情况;同时,对景区发展低碳旅游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该项研究成果为丹霞山景区的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景区旅游舒适度的提升给予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提出市场导向型旅游开发模式,以南京汤山风景区为例,通过调查分析,确定其旅游市场定位,对客源市场、产品进行了细分,根据旅游需求变化,确定了汤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主要产品,提出了旅游产品经营及市场促销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土地的利用和改造是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长的重要原因,土地利用调控措施的实施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0年4期遥感数据,分析辽宁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辽宁省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并在碳平衡分区基础上提出了辽宁省低碳发展策略.结果显示:(1)研究期间内,辽宁省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耕地转出面积最多,林地转入面积最多;辽宁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高值区大致可分为经济高水平城市、资源型城市、港口型城市与粮食主产区等4种类型,低值区始终为丹东市.(2)辽宁省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具有显著的通达性和非均衡性特征,沈阳市既是中心行动者又具有中介作用,城市碳排放联系模块内部的组成城市存在动态更替现象,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3)结合辽宁省块模型划分结果,确定出丹东和本溪等为碳汇功能区,沈阳和辽阳低碳发展区,大连和鞍山等为高碳优化区,朝阳和锦州等为高碳控制区.未来辽宁省应实行差别化土地利用和管理政策,形成土地低碳化布局,着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