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GA的城市交叉口信号控制模糊规则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城市交通系统中单交叉口信号控制的具体情况,对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交叉口信号模糊控制器的模糊规则进行优化,建立新的优化算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方法优化模糊控制规则,可以减少因人的经验的局限性而导致的模糊规则的不完备性,使得控制器实用性更强,控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刘佳佳  左兴权 《系统仿真学报》2020,32(12):2401-2408
针对城市单交叉口的交通信号控制问题,提出一种交通灯信号的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四相位定相序对单交叉口交通灯进行控制,模糊控制系统输入为车辆排队数和车辆到达率,输出为当前绿灯相位的绿灯延长时间。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模糊控制系统的模糊规则和隶属度函数,提升模糊控制系统性能。利用Sumo(Simulation of Urban Mobility)仿真软件,实现了该模糊控制方法。将Sumo自带的控制方法、模糊控制方法、以及基于GA的模糊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基于GA的模糊控制方法能有效减少车辆的平均延误时间,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车辆通过路口时的延误,采用Q-学习方法对智能体控制的单路口进行信号配时的优化,在模糊控制规则集的基础上,通过Q-学习来改进控制规则的组合,从而达到改善信号控制效果的目的.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基于Q-学习的信号控制方法优于定时控制、感应式控制和基于遗传算法的信号控制方法.研究说明,基于Q-学习的信号控制方法适合城市交通控制.  相似文献   

4.
路口群落交通流的区间二型模糊预测与多级模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路口群落"的概念来分析城市交通网络中拥挤区域的交通信号控制方式.应用二型模糊逻辑对区域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得到以防止路口群落堵塞为前提的车辆平均延误最小的多级模糊控制算法(T2F-MACFC).在二型模糊规则提取时,应用了一种改进的c均值模糊聚类算法,该算法可以针对区间型数据进行模糊聚类.计算机仿真表明,T2F-MACFC算法相对于目前实际应用的"绿波"(Green Wave)自适应控制方法,可以减少交通拥挤地区50%的堵塞情况发生,而二型模糊预测方法的引入使得车辆平均速度提高大约15%.  相似文献   

5.
大量研究表明,模糊交通信号控制算法在性能上明显优于传统方法,但现有研究大多采用单策略控制,在复杂多变的城市交通流条件下,难以充分发挥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为此,在深入分析交通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论的多策略模糊控制算法.同时,为克服用经验法确定多套模糊策略的困难与不足,还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规则和隶属度函数优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多策略模型优于单策略模型,更优于传统交通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GA的非线性电机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GA的自适应模糊积分型滑模控制策略,并将其用于具有非线性动态摩擦力的单轴运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由自适应模糊控制项和补偿控制项组成,自适应模糊控制项用来逼近理想滑模控制律,补偿控制项用来补偿逼近偏差,利用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推导出模糊规则和补偿控制项中逼近偏差边界在线自适应律,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自适应律中参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双交叉口两级模糊协调控制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城市交通智能控制研究课题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双交叉口的分级模糊协调控制算法和应用混沌优化自动调整隶属度函数的思想,依此设计了双交叉口的两级模糊协调控制器;应用MATLAB编写了仿真程序,对主次干道车流量相差悬殊和相近两种情况进行了实例仿真,并与传统控制算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分级模糊协调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有主次干道之分的交叉口车辆的平均延误,对交通流量均衡的交叉口的控制效果,也比传统算法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单路口交通的多相位实时模糊控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讨论单路口多相位的交通信号控制 ,控制方法采用实时模糊控制 ,提出以当前相的主队列、最近1 0秒车辆到达数、后继相的主队列三者决定信号配时的方法 ,给出了该三维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根据通过交叉口的车辆停驶过程 ,推导出交叉口平均车辆延误计算模型 .对上述控制器进行四相位交叉口的仿真试验 ,以通过交叉口的平均车辆延误作为性能评价指标 ,仿真结果表明 ,控制效果比较满意 ,优于定时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魏赟  邵清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10):2108-2111
针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Q-学习和粒子群算法相位差优化算法,对区域交通动态实时控制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的交通流恃况确定不同的区域控制目标函数,捋Q-学习的类惩机制引入粒子群算法的选优过程中,通过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实时优化区域控制策略。编制该控制方法的仿真程序,应用AIMSUN仿真软件验证算法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不同交通量下可保持较高的控制效率,控制效果明显优于感应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一种交通信号自学习控制方法及仿真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承向军  杨肇夏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7):1519-1524,1579
将模糊理论和机器学习应用到交通信号控制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单路口交通信号模糊控制方法。通过对到达车辆数目的模糊分类,将不同车辆数目到达情况下的信号控制决策方案以规则集的形式存储在知识库中,在交通信号控制过程中使用遗传算法对规则集进行改进。编制该控制方法的仿真程序,对该方法的控制效果与定时控制和感应控制进行了模拟比较,仿真实验的结果说明该方法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11.
维持道路服务水平的模糊控制算法设计及其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路服务水平是标志运输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城市道路网络中交通流量的迅速增加,维持期望的道路服务水平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利用模糊控制原理设计了通过改变路段进口信号灯配时方案,控制进入路段的交通流量,实现维持道路服务水平的信号交叉口控制算法,对算法进行仿真分析表明,利用模糊控制原理设计的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能够很好地反映道路管理者的决策思想,也表明要维持道路期望的服务水平,交叉口的信号配时方案必须随着交通流量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2.
根据最优化原理与非线性互补理论,针对混合交通下单点交叉口信号优化配时问题,以延误时间、停车次数和通行能力作为性能指标,研究了城市交通控制的优化模型,提出了与之等价的基于绿灯时间的非线性互补问题,并给出了信号优化配时的牛顿算法.算例表明此方法可行有效,在道路等级相差悬殊及交通量相当的情况下,较蚂蚁算法,总延误有很大的减少;在各进口道饱和度较小的情况下,较仿真结果,性能指标有明显提高.为混合交通下单点交叉口信号优化配时研究提出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部道路交通问题日益显著。为提高城乡结合部道路交叉口的交通运行效率、环境效益和交通安全,提出信号配时多目标优化方法,综合考虑延误、通行能力、停车次数、车辆尾气排放等因素构建模型,运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以某典型交叉口为例进行分析,给出改进设计方案并进行交通仿真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多目标信号配时优化可以缓解城乡结合部道路交叉口交通拥堵和污染物排放的问题,具有较好的交通信号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An adaptive ant colony algorithm is proposed based on dynamically adjusting the strategy of updating trail information.The algorithm can keep good balance between accelerating convergence and averting precocity and stagnation.The results of function optimization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has good searching ability and high convergence speed.The algorithm is employed to design a neuro-fuzzy controller for real-time control of an inverted pendulum.In order to avoid the combinatorial explosion of fuzzy.rules due to multivariable inputs,a state variable synthesis scheme is emploved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fuzzy rules greatly.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ed controller can control the inverted pendulum successfu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