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5 毫秒
1.
邓小平通过生产力追求完美的理论包括社会主义本质论、经济建设中心论、是非标准论、分配论、发展论、改革论,开放论等,这一理论是通过确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制定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等来实现的,这些伟大实践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实践中通过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在否定那种错误思想和基础上确立起来的。他提出的“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必须重视和发展生产力”,“否定平均主义”的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笔者通过对这一理论的哲学思考,详细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辩证关系;比较充分地论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唯物史观的新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唯物辩证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去主义理论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设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和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时,始终把“两点论”作为基本的方法论原则,邓小平的“两点论”思想,是他根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根据科技进步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对马克思义对立统一思想所作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新时期经济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经济建设中心”论;“全面开放”论。邓小平新时期经济思想回答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原则问题,解决了多年没有解决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传统社会主义观”与“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比较,一方面客观地分析了“传统社会主义观”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另一方面充分肯定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展示的社会主义观,从而说明:以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两个大局”的伟大构想,是把我国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提升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进行高度观察所作出的科学判断和战略设想,体现了邓小平的远见卓识和高超的治国艺术,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勾画了蓝图。我们今天纪念邓小平同志,重新学习邓小平“两个大局”的伟大构想,深入领会和把握它的科学内涵,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其内涵有着丰富的哲学依据,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战略指导意义,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实现“三个面向”作好各方面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我党一贯重视加强理论建设,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三代领导集体在加强理论建设问题上都有不少真知灼见,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处于10年“文革”后理论出现“真空”的转折时期,他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提出和创新了一系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观点,对于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经历了前后相继的三个发展阶段。邓小平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逐步形成。江泽民提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成熟。胡锦涛提出的“和谐文化观”,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哲学史上有两类哲学和两种哲学家。邓小平哲学属于“应用哲学”,邓小平是“照辩证汉办事”的楷模,谌称应用哲学家、实践哲学家。邓小平哲学与毛泽东哲学是同属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一方面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理论观点;更重要、更新颖的是在应用哲学方面创建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哲学”。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当代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伺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纠正了过去“左”的错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且,如同毛泽东同志当年把搞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作为“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来思考一样,邓小平同志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进行改革开放第二次革…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容、原则、方法和意义。论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关系,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于我们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夺取社会议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浙江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方针,全省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在1993年,各级党政、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认真学习和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以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的发生机制即阶级斗争,它是由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发展机制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是由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发生机制即完成历史使命,代之而起作用的是社会主义发展机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发展机制论。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源动力思想,即需要和生产的矛盾运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思想是把握邓小平社会发展动力思想丰富内涵的关键。在邓小平看来,“改革动力论”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源动力思想,很好的融“现代科学技术动力论”与“精神动力”论于一体,三者共同构成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7.
理解江泽民同志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命题,必须先行分析邓小平的政治文明思想。邓小平的政治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又是对它们的丰富和发展。这集中体现在:以中国国情作为政治文明的前提,把民主政治作为政治文明的方向,将经济建设作为政治文明的基石,紧密依靠政治文明的主体人民群众,用制度建设保障政治文明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社会主义国民整体素质的育成问题,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作为国民整体素质培养目标,这一目标定位,把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发展到新的境界,拨正了政治运行非正常时期对社会主义新人问题的错误认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建设提供崭新的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为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更增添了对邓小平同志的深切怀念。近读中共中央宣传部编辑出版的《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深地体会到邓小于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指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指针。党在十四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重要方针,就是灵活运用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具体体现。只有深入学习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才能科学把握这一方针,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目前理论界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述的“五句话”,在理解上存在着三个主要分歧。“五句话”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的特殊本质规。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一般本质和社会主义特殊本质的辩证统一、马恩社会主义本质观,是马恩社会主义一般本质观(“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马恩社会主义特殊本质规(“通过暴力革命,消灭私有制”)的辩证统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是邓小平社会主义一般本质观(“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全面发展”)与邓小平社会主义特殊本质观(“五句话”)的辩证统一。完整科学地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