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上海申报正高职称专业技术人才群体特征分析申报正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即将进入个人事业快速发展阶段的工作者,及时了解把握这个人才群体的特征和发展动态,有助于掌握地区人才队伍的发展状况,实时制定和调整人才和职称政策,优化地区人才结构。为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推动实施了上海专业技术人员创新知识公需科目继续教育培训工程,培训内容以创新系统理论知识及实践案例为主。本文以参加2011—2012年上海专业技术人员创新知识公需科目继续教育培训的高级研修班(即预申报正高职称的)的1191名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上海专业技术人员创新知识培训成果与启示创新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没有人才,就没有未来。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不仅需要拥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怀,放眼世界去吸纳,而且也要舍得投入加强培养培训。十年前上海市相关委办局牢牢把握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这条主线,启动了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创新已成为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综合国力的有效手段.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继续教育改革,从教育理念、培训内容、教育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更好地为建设现代化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4.
西安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进一步增加,西安专业技术职称结构比例基本合理,呈现出下多、中足、上少的"金字塔职称结构"。西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呈现出年轻化的特征。西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专业门类齐全,覆盖全面。西安市"四区两基地"的"人才高地"是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倍增效应"的"人才核能源"。现存问题是,高级职称和硕士以上学位的高精尖人才太少;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总量不足,特别是新兴产业和新兴专业人才较少。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在部分区县和职能部门不太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配置不均匀,西安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紧缺;西安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激励机制。我们应该树立以人力资本为核心、以物质资本为支撑的社会总资本理念。多管齐下尽快完善西安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机制。尽快完善西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机制,西安应该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和开发发展战略。尽快完善西安专业技术人才的使用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尽快完善西安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机制,西安应该专题研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专业技术评价机制。尽快完善西安专业技术人才的激励机制,西安应该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和奖励的财政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5.
《上海信息化》2008,(3):61-61
2008年1月10日,上海市信息“653工程”办公室举行了第三批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课程立项评审会。本次评审会对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市计算机行业协会、南汇区信息中心、威迅教育、徐汇区业余大学、上海市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修学院、上海博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易美计算机有限公司等8个单位申报的23门课程进行了评审。  相似文献   

6.
根据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的要求,文章首先界定了人才国际化的内涵和有关要素,综合当前人才国际化评价的系列指标,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人才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从纵向、横向对比等方面分析上海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程度奠定了初步基础.本研究将为上海市提出后疫情时代上海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的应对举措提供分析工具,为"十四五"期间上海科技创新人才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由国家科技部上海培训中心举办的“2006年上海市高级技术管理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班”近日正式开课。本次培训开设科目共5门,12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12.5天,演讲1.5天,考察参观1天。在高科技企业的内部管理中,以首席技术官(CTO)为代表的高级技术管理人员进入决策层,这对高级技术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实行技术管理专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今后CTO(首席技术官)将有专门的资格认证,并将逐步取代传统的总工程师一类的高级职称的评聘,成为与国际接轨的新资格认证体系。凡具有理工科及相关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并按规定取得工程师…  相似文献   

8.
正为提升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服务科技企业科技工作者职称申报工作,12月29日上午,市科技局在汕头科技馆科学会堂举办"科技大讲堂·科技人才职称政策宣讲会",邀请市人社局和有关单位专业人员解读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的有关政策、流程及注意问题。各区县科技局有关负责同志、各区县科技  相似文献   

9.
郭强  董莎 《今日科技》2010,(6):13-15
<正>近年来,宁波企业人才总量虽不断增加,但据初步统计,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才48%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城镇集体以上在岗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仅有52%分布在企业;企业拥有副高级职称以上人数仅占全市人才总量的3.48%,科技创新带头人、高级管理人才、研发设计人才和营销策划人才等成为宁波紧缺人才。同时,宁波民营企业占80%以  相似文献   

10.
吴丽娜 《海峡科学》2007,(10):90-91
“十一五”是福建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是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实现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人才。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工作,推动继续教育事业发展,是提高我省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我院是省人事厅批准的继续教育基地,承办了多年的继续教育培训班,已成为继续教育培训班的示范基地。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当前我院需针对我省实际来发展科协系统内、外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上海信息化》2006,(10):91-91
为促进上海信息服务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提高信息服务业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由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与上海市信息化培训协会联合成立的上海市信息服务业培训中心正式揭牌。  相似文献   

12.
《上海信息化》2008,(3):61-61
为规范、有序地推进上海市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市信息“653工程”办公室委托上海市信息化培训协会,组织专家编制了《上海市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认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该《规范》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培训指定课程》,第二部分为《培训机构评估》。《规范》经过专家组近20次的讨论修改,于2008年1月3日通过了由市信息委科技处组织的专家验收。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上至中央下至地方都提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职称制度,突出用人主体的主导作用。实施"以聘代评",是新时期科研院所人才管理制度的新突破,对推动科研院所体制机制的改革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职称、职务和以聘代评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及过去成就的一种标志,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种评价和承  相似文献   

14.
《太原科技》2006,(7):I0002-I0005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培养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尤其是青年科技创新拔尖人才,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为了加大科技创新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的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了解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引导全社会树立创新光荣的价值观,使科技创新成为全社会景仰的工作和活动。太原市科学技术局决定在《太原科技》开辟专栏,陆续介绍太原地区冶金、装备制造、能源环保、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年龄在45周岁以下、正高职称、并在本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165名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基本情况,一方面介绍他们的研发方向和创新成就,另一方面力求与广大企业家之间建立沟通联系渠道,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发挥青年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在推动自主创新、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率先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水利人才队伍素质是水利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河海大学在分析行业继续教育需求的基础上,依托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云服务"远程教育平台,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利用雄厚的行业合作基础和丰富的继续教育实践经验,开展了面向水利行业的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通过"集中+远程"的混合式培训,创新了跨空间、多节点、全过程的"互联网+行业"的培训模式,对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人才战略及武术国际化的实践,对我国武术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性、现状和培养策略进行了思考.认为:我国武术国际化的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中国武术国际化的重要瓶颈问题;武术国际化人才须具备国际化的基本素养、武术技术知识的核心素养和其他专业的专项素养;国家相关部门及培养武术高层次人才的高等院校应为提升各类各层次武术人才的武术国际发展能力提供政策便利、教育培养和大力扶持.  相似文献   

17.
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进行补充,增新,拓展和提高。在我国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是促进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培养管理人才的需要。开展专业扶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要克服认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强化宣传完善管理,增强活力,并建立一支适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8.
 人才生态环境是影响人才居留意愿的重要因素。为了解上海科技人才生态环境现状及其与人才居留意愿的关系,本研究在国内外研究文献基础上进行问卷设计,采用SPSSAU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科技人才分别对5个人才生态环境因子存在着认知差异。不同性别、职称、职务及学科领域的人才居留意愿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基础、居住生活、文化特征和人才政策对居留意愿有正向显著影响,其中人才政策对居留意愿的影响最大。研究表明:上海人才政策应在满足人才基本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对不同人才实行不同的政策标准,以满足不同人才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19.
作为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大学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人口流动的核心群体。随着新一线城市迅速崛起,武汉、成都、南京、西安、长沙等城市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人才。本文从留才目标、落户政策、安居政策、就业创业扶持等方面,对武汉及同类城市的人才政策进行对比研究,并建议新一线城市在人才引进过程中要注重地区发展实际需求、注重政策落地实施、注重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以推动新一线城市大学生人才政策的优化和实施。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基层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最大的成绩是优化了教师的学历结构,体育教师数量稳步增长,但职称结构还不合理.虽然教师以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自我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为继续教育目的的内部需求已经显现,但基层体育教师面临着沉重的教学负担和职称评聘压力,唯有在国家保证必要的政策和经费投入的条件下,不断完善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优化培训环境,才能实现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