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总结多发性肋骨骨折后应用记忆镍钛合金肋骨环抱器施行肋骨断端对位内固定术的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利用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26例.结果26例手术后胸廓形状恢复正常,胸壁浮动消失,胸痛显著减轻,呼吸功能明显改善,用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固定的肋骨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平均住院天数12d,均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复查胸片,肋骨骨折对位对线好,无环抱器松动移位,胸廓无畸形.结论镍钛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恢复快,临床效果好,是处理胸壁软化的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手术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及连枷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采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5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及连枷胸的病人与45例在2003年3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采用传统保守治疗的病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内固定组除2例死于脑挫裂伤及脑出血外其余均获得治愈,而且住院天数、疼痛感觉、镇痛药用量、呼吸机辅助时间及肺部感染均明显小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及连枷胸效果优于传统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56例胸腰椎段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内固定术治疗,围手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加强支持治疗和并发症处理。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仅7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紊乱,经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术后1~7d,有41例患者机体感觉运动功能明显恢复。术后6周,43例患者在支具的保护下下地练习站立和行走,5例完全截瘫患者术后3月坐轮椅户外活动。经6月~2年随访,除5例完全截瘫者恢复较差之外,45例患者恢复简单的日常工作,6例患者部分恢复简单的日常工作。53例患者于术后1~2年手术取出内固定,本组患者未发生内固定松动、螺钉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同时注意心理护理,术后监测及康复指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探究胸腔镜下小切口肋骨骨折内固定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效果。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86例,根据手术选取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下小切口内固定术治疗,对比2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KPS功能状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5天比较,观察组KPS评分(72.63±5.89)分、(90.47±3.20)分均高于对照组(56.42±7.24)分、(82.56±4.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20.93%(P0.05)。胸腔镜下小切口肋骨骨折内固定术相比传统开胸手术对机体损伤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护理对心外科病人恢复的重要性.方法:总结了74例施行心脏手术的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心脏手术后71例痊愈,3例死亡.结论:心外科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预后及疗效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腰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65例腰椎骨折行内固定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及必要的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体位支持、预防并发症及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结果 配合精心及时的护理,65例腰椎骨折行内固定术患者术后伤口均甲级愈合出院,无任何相关并发症.结论 腰椎骨折行内固定术配合有效护理,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很有帮助,可有效预防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39例颌骨骨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39例颌骨骨折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有计划的整体护理,让病人知道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颌间栓丝固定术是治疗颌骨骨折的基本方法,了解病人在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和进食状况,及时给予病人术前、手术当日、术后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结果:使病人进入病人角色,按时进食、保持体重,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骨折愈合.结论:颌骨骨折病人在不同治疗时期的饮食指导和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围术期患者提供舒适护理,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方法:本组采用经鼻内镜治疗鼻息肉、鼻窦炎220例,在围术期运用舒适护理理论,在护理过程更加注重病人的舒适感受和满意度,满足病人心理、生理、社会的多方面需求.结果:所有患者都康复出院,在随访期内未见并发症.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对围术期病人进行舒适性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术后康复,减少甚至杜绝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出嗜铬细胞瘤病人围手术期治疗的方案,降低嗜铬细胞瘤病人围手术期的风险.方法:分析6例嗜铬细胞瘤病人围手术期治疗的特点,归纳出治疗的重点内容.结果:经过认真的围手术期治疗6例病人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严密观察及时控制病情变化,术后维持良好的循环、呼吸、内分泌功能状态是降低嗜铬细胞瘤病人围手术期风险的关键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VEGF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方法,积累工作经验,规范护理配合流程,提高护理配合水平.方法:对血管源性眼底病患者抗VEGF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256例手术/136例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分析总结护理措施实施情况和效果.结果:所有手术进行顺利,注射后除4例患者病情没有改善(与黄斑萎缩或瘢痕化有关)外,其余患者病情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生眼内感染和出血.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和随访依从性的执行情况明显提高.结论:做好玻璃体腔内注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有助于抗VEGF治疗的顺利进行,增强患者对所患疾病的正确认识,避免盲目治疗.提高患者日常预防保健和自我检测病情变化能力,医患关系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10例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患者,其中8例行切开复位用重建板内固定肩胛骨骨折、锁骨骨折患者,2例只用重建板内固定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行保守治疗,术后2-4周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结果10例患者骨折均骨愈合。9例获随访,8例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1例可。结论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形态和力学结构,且固定牢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式肋骨接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41例作为手术组,给予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20例作为保守组给予保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3.3%,而且治疗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保守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效果显著,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壮年胫骨平台骨折的特点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本组总结青壮年胫骨平台骨折89例,男82例,女7例.按Schatzker分类法,Ⅰ型5例,Ⅱ型9例,Ⅲ型21例。Ⅳ型17例,Ⅴ型27例,Ⅵ型10例.根据不同类型骨折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有骨缺损者给予填充植骨(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结果本组89例获得随访.按Rasmussen评分标准:优48例53.9%,良28例31.5%,可10例11.2%,差3例3.4%,优良率85.4%.结论对不同类型的青壮年胫骨平台骨折行针对性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三踝骨折26例,男15例,女11例,开放复位,外踝用腓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内踝用空心钉或钢丝张力带内固定,后踝用多枚空心钉或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骨折均愈合,无切口感染及创伤性关节炎、关节畸形等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优18例、良6例、较好2例、差0例。结论:三踝骨折后充分术前准备及精准的开放复位内固定后,再辅以及时有效的功能锻炼,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应用三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对82例Pilon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法、外固定支架超关节固定法等三种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三种治疗方法后平均随访2年,对患者踝关节进行评分,传统治疗的优良率88.20%;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优良率92.60%;外固定支架超关节固定法的优良率97.40%.结论:Pilon骨折三种治疗方法的比较,后两种方法治疗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比保守治疗效果好,而外固定支架超关节固定方法是治疗Pilon骨折的最佳选择,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邹惠平  宋勇  胡德炜  李新忠  魏琴 《江西科学》2012,30(5):617-619,651
评价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奉新县人民医院使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3例,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3例,三部分骨折24例,四部分骨折6例。随访评定包括X线片、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43例患者获得平均15个月(8-24个月)临床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平均时间3.5个月(1.5-6个月),无畸形愈合。肩关节功能按照Constant评分标准,优18例,良21例,可2例,差2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粉碎性骨折和肱骨近端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为寻找一种更好的方法,提高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的治疗效果,笔者应用Hansson钉系统,将2枚带钩的钉以上下平行方式经股骨颈置入股骨头,随机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并进行3~21个月的临床随访观察。结果表明:患肢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好,优良率达93%。与其它内固定相比,Hansson钉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内固定牢固,符合髋关节生物力学特点,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针在胫骨股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下肢长管状骨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闭合性骨折39肢,开放性骨折17肢,均采用静力型锁定,静力型变为动力型固定9例.结果:56例平均随访17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6周.结论:在下肢长管状骨折中应用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术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创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与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53例患者采用微创DHS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DHS内固定与PFNA内固定均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其中PFNA内固定的效果更佳,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