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信息计算主义以信息和计算为基础来理解物理世界和整个宇宙。根据这种观点,物理宇宙是在信息结构上进行计算的计算过程网络。信息作为结构组织着整个宇宙,物理宇宙的动力学就是在做自然运算。信息计算主义哲学观的产生离不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全球知识生产的复杂网络中,在交叉学科研究中表达出的全球化、信息网络、多元主义和多样化是需要在高度的抽象水平上表达的现象,这需要哲学论述来提供。但是,信息计算主义决不是宇宙万物的最终答案。作为一个学习的工具,它可能有助于我们在信息计算这个特殊的抽象层面上加强不同研究领域、知识共同体和信息源之间的交流,建立新的知识统一框架。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兴起,促使了网络知识生产方式的诞生。网络知识生产方式从多个维度表征了当代社会的后现代样态:网络知识生产表征了当代社会人们对理性崇拜的弱化和对感性和自我感觉的注重;表征了当代人们对现代性所带来的个性压制的抗拒和自我表达的兴起;表征了传统知识精英和权威的去魅和民众知识权力的增魅;表征了知识分子由传统的"立法者"向"阐释者"的角色嬗变。网络知识生产方式已然成为当代社会由现代社会趋向后现代社会运动的必然因应和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3.
"科玄论战"使科学的至尊地位进一步增强,传统儒学的地位日趋衰落。今天从"权力的转移"视角对论战中知识与权力的关系进行探析,可以为当代提供一些新的启迪和警示:权力可以促进知识生产,但真正的知识不是靠权力生产出来的;社会权力特别是政治权力不宜渗透到知识生产过程;知识与权力相互蕴含但不等同,混淆两者关系不仅会带来学术、权力腐败,而且会影响社会主流话语权的宣传,严重时还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4.
福柯在《临床医学的诞生》中展示了医学凝视作为"视觉-知识-权力"的三位一体。临床医学是凝视的医学,凝视作为一种权力使得医疗空间与社会空间同构。临床经验与医生更加精细的感受力合二为一,凝视(感性直观)便上升为瞥视(理性直观),医学以一种更实证、更科学的方式表述疾病。凝视不仅是权力的运作,也是科学探索,当临床医学无法解释疾病原因时,凝视便介入了一种更微观的实验室医学之中,并不断产生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从尼采的"权力意志"到福柯的"微观权力",再到劳斯在科学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对实验室内外的知识与权力关系的分析,"权力"概念的意义扩大了,对权力的关注点发生了从宏观到微观、由压制性到生产性的转变,对知识与权力关系的研究也从外在转向内在。劳斯对知识与权力的分析将科学实验哲学、科学社会学、福柯的微观权力说进行了很好地融合,很有启发意义。科学史上有名的玻意耳和霍布斯之争可以为劳斯对实验室内外知识与权力关系的研究提供案例支撑,从两者诸多的类似之处也可以看到劳斯的科学实践哲学与科学知识社会学(SSK)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如何通过能力建设实现网络的有效建构,已成为开放式创新范式下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相较于企业其他外部网络,开放式创新网络具有更强的知识基础属性,需要企业发展与之匹配的知识网络能力以提高网络有效性。在明晰开放式创新网络内在属性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企业知识网络能力影响开放式创新网络建构的机理机制,揭示了知识网络能力构成维度对不同类型创新网络规模、位置、关系强度的差异化影响,为企业在开放式创新实践中自主构建和有效管理网络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然科学部类交叉学科的发生状况是交叉科学中历史最长、数量最大的学科群体,通过对自然科学部类交叉学科发生状况计量分析研究,尝试揭示交叉科学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奥地利维也纳术语学派是对世界术语学发展影响最大的学派,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世界性的眼光.由于其创始人欧根·维斯特一生不懈的努力,使得普通术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这个学派依旧对现代术语学,特别是对西方术语学理论和实践起着领导作用,并且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中.文章主要探讨到20世纪末已经成形的,并便于与其他学派进行比较的基本理论要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网络的概念分为不同层次,网络在社会中的发展与功能也由此逐层延伸,拓展,因此也相应经历几个阶段,首先从技术层次看,网络是技术革的产物,网络技术及网络设备是网络存在的物质基础,网络技术的诞生为人类社会实现了一次物质,能量,信息的新的转换,其次从经济层次看,网络经济的生产力基础是知识生产,网络不仅具有传递信息,知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各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组合方式,再 次从社会层次看,在网络技术与网络经济的高度发展之下,网络社会的确立是必然趋势,网络社会将改变人类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22,(21):16-17
<正>帕博摘得诺贝尔奖,也证明这一介乎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前沿交叉学科,对于21世纪人类知识图谱的重要意义。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研究古DNA的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这一消息令国内的考古学界也为之振奋。因为在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研究中,古DNA研究在过去几十年内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变得难以轻视,它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写了我们对于人类起源的认识。帕博摘得诺贝尔奖,也证明这一介乎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前沿交叉学科,对于21世纪人类知识图谱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发展进程中,科学是怎样成功地取得对事件的技术控制的呢?很显然关注理论再现的正统解释已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判。劳斯(Joseph Rouse)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它专注于科学的技巧、实践和技术,认为后者是现代权力关系展开和起作用的场所。这种权力关系,不仅发生在实验室对微型世界的构造过程中,也常常表现为科学对实验室之外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政治影响。权力/知识形式贯穿自然科学之中。  相似文献   

12.
二元交叉学科发生状况计量分析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元交叉学科的交叉模式与形成机制是研究整个交叉科学体系的逻辑前提和理论始点,通过对自然科学部类二元交叉学科发生状况计量分析与模式研究,尝试揭示交叉科学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3.
科学社会学企图对科学做出社会学说明,认为科学理论对自然的表象不可能在感官(观察)中获得精确性描述,从而完成对经验主义的批判。这种单一化的理解势必回归于与经验论的无休止的争论之中。相反,科学的政治学研究更有现实意义,不过对政治学的理解需要超越权力与知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化学生物学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化学与生物学和医学等学科领域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产物。化学的工具和方法,包括合成的、结构的和分析的,被用于研究生物和医学问题;分子生物学的手段民被用来解决化学问题。其主要策略是采用天然的或人工设计合成的小分子作为探讨,改变生物分子的功能,探讨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分子识别和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这些研究得到的知识不仅有助于阐明细胞过程的细节和调节机制、增进在分子水平上对生命的认识,而且对于创制和发展新颖药物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知识体系或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工具,而且还代表了一种崭新的精神、一种独特的文化,即科学文化。正是科学文化在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传播成为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文化背景之一。本文从作为一种文化的科学的角度,对近代科学诞生以来教育的发展及其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探讨了科学文化对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哲学家对于技术的经典分析越来越彰显出对于技术理解的一种权力的视域。这肇始于海德格尔,马尔库塞、哈贝马斯、芬伯格和约瑟夫.劳斯继之。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作为座架拥有摆置的权力;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认为现代技术作为一种不自觉的意识形态而宰制着人;芬伯格主张技术体现出一种知识与权力的双面特征,在技术的定形中体现的是一种类似于游戏的权力的运作;约瑟夫.劳斯则在科学技术的实践形相的背景下细致阐述实验室内外知识、技术与权力的互渗关系。对于技术权力化趋势可能产生的更复杂的后果,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时间距离来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17.
技术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体现。技术的力量存在于实践之中,具有社会性与历史性的特征。在技术与资本互动建构的"市民社会"中,技术展现为感性存在的支配与控制力量——社会权力。这种"社会权力"具化为自然技术中的经济权力、社会技术中的政治权力与身体规制技术中的生命权力。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建构,共同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实践之中。其中,自然技术中的经济权力主导着社会技术中的政治权力与身体规制技术中的生命权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技术发展需要从经济权力、政治权力和生命权力三个维度对技术权力进行规制,从而展现新型现代性技术文明。  相似文献   

18.
企业自主性技术创新中的知识流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借助于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自主性技术创新和与技术创新相关的知识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对自主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流动的机制进行了透视和分析.基于对企业知识库的分析和对技术创新过程与知识联系的分析,文章探讨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在企业知识库和技术创新过程之间,知识在技术创新过程内部的横向、纵向和交叉的流动,并认为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和信息技术是促进企业内外部知识充分流动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9.
作为研究人类文化与思维关系的交叉学科,认知人类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研究进路.认知人类学最初与语言学相结合,研究土著民族的语言与感知,强调语言对思维的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文化范式对思维形式的决定性影响.20世纪中后期以来,认知人类学与语言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交织在一起,趋向于关注人类心智及认知过程的分析,这种多学科的融合必将促进人类认知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如果把培根的“Knowledge itself is power”读解为“知识就是权力”,如同读解为“知识就是力量”一样,它也就立刻获得了对于中国学术界与教育界现状的强大解释力。如果再加上福柯的视角,则更可以将这一理解引向深入,甚至于打开历史的纵深。也就是说对于培根、福柯们表述为西方现代性的知识权力,对于我们而言却同时是关于前现代与现代的双重描述。学而优则仕,通过科举考试走向政治权力是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即权力现象的一个注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则是它的结果。在这里,学术与教育自身既没有构成直接目的,也没有构成间接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