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圆盘青钱柳Cyclocarya scutellata Guo为郭双兴(1979)建立于海南岛长昌盆地长昌组的新种,但根据果柄、果的大小以及所谓的“翅脉”等特征,作者认为郭双兴(1979)建立的“圆盘青钱柳Cyclocarya scutellata Guo”并不成立,这类标本应是莲的果实的不同保存状态,不能归入Cyclocarya。因此,郭双兴(1979)提出的关于青钱柳属可能起源于海南岛始新世的推论也就缺乏化石依据。  相似文献   

2.
青钱柳叶中无机元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 Batal Iljinskaja)系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植物,属高大乔木胡桃科(Juglandaceae).分布于长江流域南部各省区,生于海拔420~2 500 m处.在我国一些地区,长期以来民间有以其嫩叶干制品泡茶饮用的习惯,其茶水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暑、降低血糖和血压等多种保健功能.青钱柳是我国特有的天然保健食品资源,其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叶的水浸物能降低病理性高血糖动物的血糖和高血压[1-4].广西有丰富的青钱柳资源,但至今尚未见对广西青钱柳的研究报道,为了更好地利用广西资源,本研究对广西青钱柳叶中无机元素含量进行测定,为研究和开发这种天然保健食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栽培温度及种源对青钱柳β谷甾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测定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中β谷甾醇含量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温度对3个青钱柳种源1年生苗木中β谷甾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对青钱柳苗茎中β谷甾醇的含量影响显著,而对叶片和根中β谷甾醇的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在30、25和20 ℃条件下,青钱柳苗茎中β谷甾醇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50 %、0.92 %和1.72 %;不同器官青钱柳β谷甾醇含量有差异性,以叶的含量为最高,茎次之,根的含量最低。温度和种源交互作用对青钱柳根部、叶片β谷甾醇含量的影响极显著。相对的高温和低温都有利于青钱柳根和茎中β谷甾醇的合成,但叶中的含量以在25 ℃时最高。  相似文献   

4.
以2年生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幼苗为材料,通过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水杨酸、纳米TiO2、稀土硝酸镧、硝普钠溶液,研究其对青钱柳幼苗叶片黄酮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调控结果表明:水杨酸(200 mg/L)处理对青钱柳叶片中山萘酚、异槲皮苷含量提高效果最佳,分别达到21.199、0.413 mg/g;而对槲皮素含量的影响最大的是100 mg/L的水杨酸处理,含量可达到6.507 mg/g;400 mg/L纳米TiO2处理对微量元素Fe含量影响最大,Fe含量可达到1.375 mg/g。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的染色体倍性,为青钱柳种质鉴定及遗传育种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基础数据。【方法】以青钱柳叶片为材料,比较了裂解液种类、离心处理和叶片保存方式对倍性检测效果的影响。建立的青钱柳流式细胞分析倍性的方法为:取参照样本和待测样本叶片各0.50~1.00 cm2,加入1 mL的mGb裂解液中快速切碎,过滤后加入20μL的碘化丙啶(PI)染色1 min即可上机检测。利用建立的方法对1 395份青钱柳种质资源的倍性进行检测。【结果】mGb裂解液的裂解效果最好,峰图质量最优。细胞核悬浮液过滤后可无需离心而直接染色并进行测定。4℃冷藏叶片的测定效果最佳,保存时间以7 d为宜。硅胶干燥样本测定效果优于冷冻,硅胶干燥保存时间以150 d为宜。100份试验样本的DNA含量峰值的变异系数(CV)值为2.13%~5.04%,倍性估算值为1.80~2.40的样本判断为二倍体,倍性估算值为3.60~4.20的样本判断为四倍体。倍性估算值为3.00±0.40时,需采用与初判倍性相同的参照样本进行第2次标定。对1 395份青钱柳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种子雨的季节动态及土壤种子库特征,以阐明其种群更新和演替规律。【方法】以江苏溧阳大石山3种林分密度(1 050、720和525株/hm2,代号依次为C1、C2、C3)青钱柳人工林为对象,对其种子雨季节动态及种子性状进行观测和分析;在江西九岭山5个青钱柳天然群落设样方调查,并对样方内的土壤种子库分枯枝落叶层(Ⅰ层)和土壤层(Ⅱ层)进行种子筛选和分析。【结果】根据青钱柳种子雨密度,将落种时期分为3个阶段:落种前期(8月20日—9月20日)、落种中期(9月21日—12月10日)和落种后期(12月11日—12月30日);种子雨出现2个高峰(9月10日和12月20日),落种前期和落种后期其单位面积落种量分别占全年的42.4%和43.5%;不同落种阶段的种子雨密度和具生活力的种子数差异显著,但其他种子性状差异不显著。林分密度显著影响青钱柳饱满种子数和种子千粒质量,但未影响其他种子性状。青钱柳天然群落的土壤种子库密度均呈现为Ⅰ层(37.4粒/m2)>Ⅱ层(17.9粒/m2  相似文献   

7.
青钱柳开花习性及雄花发育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了青钱柳的开花习性,利用石蜡切片结合电镜技术研究了青钱柳开花的基本规律、雄花发育的过程及花粉的形态。结果表明:(1)同一青钱柳植株存在花期不遇现象,有的植株表现为雌先型,有的表现为雄先型,但不同植株间的雌雄花成熟持续时期相同,即从4月下旬至5月中旬。(2)青钱柳的花药为4室,药壁发育属双子叶型,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3)花粉形态呈扁球形,赤道面观呈椭圆形,极面观为五边形。赤道轴长28.84 μm(26.0~32.8 μm),极轴长约23.79 μm(212~26.0 μm);花粉表面纹饰为细颗粒状;花粉具4~5个萌发孔,分布在赤道面上。  相似文献   

8.
以3年生的青钱柳(Cyclocaryapaliurus)幼苗为材料,利用硫酸模拟pH值为3.5、4.5、5.6的酸雨对其幼苗进行处理,研究酸雨对青钱柳幼苗的生理作用.在实验中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抗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脯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酸雨pH值的降低,青钱柳幼苗的叶绿素荧光和最大光合效率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抗氧化酶活性(CAT和SOD)上升,抗氧化物含量也相对增加.实验结果为找出更适宜青钱柳幼苗生活的环境,为青钱柳的栽培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青钱柳是多功能树种,通过比较分析两种不同叶色青钱柳叶片色素、黄酮和单宁两类多酚含量及其光合特性的差异,为青钱柳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季节动态分别采集红叶青钱柳和绿叶青钱柳的新叶和成熟叶,测定其花色素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单宁和黄酮含量,定期测定4种类型叶的净光合速率(Pn)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叶间的差异。【结果】红叶青钱柳的新叶花色素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类型叶(P<0.05),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低于红叶青钱柳和绿叶青钱柳的成熟叶片(P<0.05);红叶青钱柳和绿叶青钱柳的成熟叶片中的黄酮和单宁含量在多数采样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 0.05),但在秋季,红叶青钱柳成熟叶片的单宁含量显著高于绿叶青钱柳的成熟叶片(P<0.05);由于红叶青钱柳的新叶积累高花色素苷含量而使总叶绿素含量下降,但其Pn与绿叶青钱柳的新叶不存在显著差异(P> 0.05),红叶青钱柳和绿叶青钱柳成熟叶片的Pn也不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较高浓度的花色素苷是红叶青钱柳新叶呈现红色的主要原因;红叶青钱柳和绿叶青钱柳叶中单宁与黄酮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上差异不显著;红叶青钱柳新叶阶段叶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但在成熟叶阶段与绿叶青钱柳无显著差异(P> 0.05)。因此,红叶这一表型性状可为青钱柳药用优良单株的筛选提供一定参考,红叶青钱柳在7—8月叶片仍保持较高花色素苷含量而呈现红色,比绿叶青钱柳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不祥蚊”是热带雨林区的特有蚊种,也就是通称的大劣按蚊 Anopheles(Cellia)dirus Peytonet Harrison,1979。“dirus”这个词是拉丁文,其含义是不吉祥,危险可怕。此蚊也确是热带地区疟疾,尤其是恶性疟的传播媒介中重要的成员,广布于东南亚等热带地区,在我国见于海南岛和云南的热带雨林地区。这种大劣按蚊是1979年才正式命名予以科学记述的,是白踝按蚊群(An.leucosphyrus group)中的新成员。以往曾将此种误认为是白踝按蚊,也曾一度将海南岛此蚊种订为巴拉巴按蚊(An.bal-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探讨海南岛西岸的上升流与暖池的特征及生成机制。【方法】首先构建更为全面的控制模型(控制实验),包括日平均风场、热通量、侧边界通量、潮汐强迫以及河流径流等强迫场,然后在控制实验基础上,构建无潮汐强迫、无热通量强迫、无季风强迫等3个敏感性实验来分析3种强迫因子对海南岛西岸上升流与暖池的作用。【结果】夏季海南岛西岸存在上升流,该上升流受热通量和潮混合共同控制,缺乏其中任何一项上升流都会消失,而西南季风起反作用。另外,海南岛西岸在冬半年为暖池控制,秋季更为显著。东北季风引起的垂向混合与潜热通量对暖池起相当作用,ENSO事件对暖池的强度也有一定影响。【结论】控制实验结果与"908"调查结果及历史观测数据吻合较好,在流场与水团验证方面效果理想。另外,敏感性实验结果得出了比前人更完善的海南岛西岸上升流与暖池生成机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对海南岛及其毗邻大陆边缘白垩纪到第四纪地层岩石进行古地磁研究的全部工作过程。通过分析岩石中剩余磁矢量的磁偏角及磁倾角的变化,提出海南岛白垩纪以来经历的构造演化模式如下:早期伴随顺时针旋转而向南迁移,后期伴随逆时针转动并向北运移。联系该地区及邻区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海南岛上述的构造地体运动提出以下认识:北部湾内早期有一拉张作用,主要是该作用使湾内地壳显著伸长减薄,形成北部湾盆地。从而导致了海南岛的早期构造运动,而海南岛后期的构造运动则主要是受南海海底扩张的影响。海南地体运动规律的阐明对于了解北部湾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海南岛的热带森林对保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热带森林遭到巨大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改善海南岛生态环境,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必须与保护、恢复和改造森林资源相结合,扩大森林面积,推广当地“以林代林”等先进经验。在沿海地区营造防护林,以防风固沙。绿化低丘,台地,以保持水土。把山地热带草地改造成为热带山地森林,把橡胶园改造成为一个复合的森林体系。这个体系既能生产橡胶,又能改善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海南岛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才能把海南岛建设成为瑰丽多彩的热带绿色明珠。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西北部几处新发现的海滩岩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南岛新发现了三处海滩岩露头。本文从岩石学、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探讨了它们的成岩环境,结合~(11)C测年分析,估算出琼西北沿海地区4000多年来的平均构造沉降量大于0.5mm/a。  相似文献   

15.
<正> 陈焕镛和侯宽昭在《华南植物志资料(Ⅰ)》中,命名新种粉叶苏木Caesalpinia hypoglaucaChun et How见(《植物分类学报》7:20,图版6:2,1958),是根据左景烈(C.L.Tso)23669号和梁向日(H.Y.Liang)69846号(Typus)采于十万大山的标本以及Fenzel(芬次尔)据认为采自海南的标本鉴定的。但Fenzel的标本“无号”、“无记录”;且《海南植物志》第二卷(1965)中,对“粉叶苏木”在海南的产地,其叙述也是“具体地点未详”(226页)。所以,该种在海南是否有分布,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对海南省发展滨海旅游业建设海岛公园的重要性及其地理基础,提出海南省目前旅游业发展方向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立足国内市场,开发多种旅游形式,使区域旅游一体化,把海南建设成为美丽的海岛公园  相似文献   

17.
Knowledge of the historical responses of animal species to climate changes is critical for understanding their 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conservation.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period,Southeast Asia had a larger land area than today due to lower sea levels,and its terrestrial landscape was covered by extensive forests and savannah.To date,however,the general fluctuations in landscape distribution and their impacts on the demographics history of native species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periods are still disputed.Specifically,the responses of animals on Hainan Island,which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most region of Southeast Asia,to historical climate changes,are poorly understood.Here,we performed a series of demographic analyses based on mitochondrial DNA genes to examine the response of the resident Hainan Peacock Pheasant(Polyplectron katsumatae) to climate change.Unlike the pattern of population collapse during the ice age and expansion during the warming period,we detected a historical expansion pattern in the demographic history of Hainan Peacock Pheasant through the late Quaternary period.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Hainan Peacock Pheasant survived through the late Quaternary periods,despite of its currently limited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size on Hainan Island.Anthropogenic influences must be considered in conservation planning due to their impacts on currently fragmented habitats and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8.
郭若虚在其画史名作《图画见闻志》中,提出了绘画的“心印“说,认为绘画是“本自心源,想成形迹“.他的这一命题,不仅体现了北宋理学中的“心性“学说对其绘画美学思想的影响,而且也反映了北宋中后期在理学侵浸下绘画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从共时角度看,"结果"的功能已经分化,存在着一个由实到虚的连续统,表明该词经历着语法化的过程。从"结果"在共时平面的基本用法出发,运用语法化理论,重点剖析"结果"在语义和语用上的语法化表现及其路径,发现"结果"的语法化是在类推和重新分析机制的作用下进行的,其各用法扩展引申则以认知隐喻为基础,体现了认知上的前景凸显和语义变化中主观性不断增强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