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勃太空望远镜是美国航空与太空总署(NASA)“大天文台”计划中第一个发射的望远镜。从1990年启用后,它  相似文献   

2.
2020年的一个早上,欧洲太空总署,主管招聘的克莱尔先生正看着办公桌上的两份简历皱眉头。这一个“火星前沿观察站”的观察员名额,到底给谁好?  相似文献   

3.
美国东部时间6月11日,美国将“伽马射线大区域太空望远镜(GLAST)”送入太空。美国的“大型观测台”计划包括“四大天王”.即“哈勃”太空望远镜、“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康普顿”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和“斯必泽”红外太空望远镜。其中.“康普顿”因为出现陀螺仪故障,被迫在地面控制下于2000年脱离轨道坠入大海。  相似文献   

4.
《青年科学》2014,(1):42-43
前苏联科学家爱把狗送上太空,美国科学家则更热衷于让猴子成为“太空先锋”。不章的是,大多数美国“太空猴”都在早期的太空实验中魂断九霄。  相似文献   

5.
一批搭载在“神舟”飞船上的“太空花卉”和“太空蔬果”将在国际花卉节长风公园主展览馆一展英姿。这些蔬果花卉包括黄色的番茄、乳色的南瓜、金色的辣椒、铅笔长的一串红、以及极耐旱的沙棘子等。据了解,由于受到太空重力和射线的影响,基因变异后的太空蔬果,颜色明艳多变,果茎硕大健壮,具有很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其中番茄、南瓜等食用蔬果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以来,开发太空领域已成为人类最迫切的愿望。但迄今人类在太空只能进行短时期的生活,最长纪录也仅200多天。那么,人类究竟怎样才能在太空中建立一个美丽的“太空城市”、并长久地安居乐业下去呢? 目前,各国科学家们正在构想“太空城市”的各种蓝图,并探索性地实施可行性产业战略措施,以创造一个适宜人类生活的全新天地,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斯帕尔宇航公司制造的太空机械手已经被45次用在美国航天飞机的太空飞行中,每一次都圆满地完成了指定的任务,从未发生过故障。斯帕尔宇航公司一共为美国宇航局制造了四架太空机械手,这些太空机手在加拿大被称作加拿大手臂。在今年5月中旬作太空飞行的美国航天飞机“奋进”号也使用了加拿大手臂。参加“奋进”号航天飞机的加拿大宇航员是马克·加尔诺,加尔诺这次将是第二次上太空旅行、加尔诺在这次“奋进”号太空飞行中的任务是操纵加拿大手臂,释放航天飞机带上天的美国宇航局的斯巴达实  相似文献   

8.
重返月球呼声再起 美国《纽约时报》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说,月球又在招手了,至少对愈来愈多的月球迷是如此。 人类首次远航25万英里抵达月球充满尘土及火山口的平原20年后,太空机构及其他探险者、幻想家正在研究新一回合的月球探险。现在,美国国家航空及太空总署正在考虑常年往返月球的计划,由太空人定期来回月球与地球之间。有的计划打算在月球远端设立太空现测站。另一项建议则是派太空人试着在月球生活,包括以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2004,(10):62-62
首批太空蔬菜品种开始大面积种植9月5日,据有关部门消息,我国应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选育出的首批太空蔬菜品种,目前已经开始在全国大面积种植,其中“太空蕃茄”已累计推广了3万余亩,“太空青椒”的累计推广面积则已突破20万亩。选育出我国首批太空蔬菜品种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0.
美国:“激光扫帚”美国太空总署准备试验一种”激光扫帚”,专门清除国际太空站轨道上的太空垃圾。科学家表示,太空垃圾越来越多,对太空站和太空人构成了新的威胁,虽然太空站已有仪器应付直径小于1厘米的太空垃圾,地面控制人员也能探测直径10厘米以上的太空物体,并及早发出警报让太空站闪避,但对于直径1~10厘米大小的太空垃圾则没有对策。“激光扫帚”正  相似文献   

11.
《科技潮》2007,(5):46-47
每天,当仰望太空时,人类都会有新的发现。不过,这些发现距离我们如此遥远。终于,在这样一个人类可以遨游太空的年代,20年前的科幻小说变成了今天的现实,那就是去太空旅游,并且可以在“太空旅馆”住上一周。这个“太空旅馆”源于美国酒店业大亨罗伯特·比奇洛的梦想,他对太空旅游的前景十分看好。为此,他正在筹备打造宇宙中第一个轨道太空旅馆,并准备在2010年发射到指定的轨道。太空旅馆虽然比不上科幻大片《第五元素》中的豪华级的星际远洋客轮“失落的天堂”号,但是相比现在的太空游价格要划算得多。这种可充气式新型旅馆的最大好处是充气前体积小重量轻,可大大节约发射成本。其用途除了用于满足太空游客的居住外,还可用作太空医疗试验中心。预计这种“超五星级旅馆”将于2015年前后正式面世。  相似文献   

12.
“轰隆隆——”“联盟”号飞船成功发射飞往国际空间站!这次“联盟”号飞船上除了两名去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外,还有一位特殊的乘客——首位太空女游客安萨里。女游客就是和以前的男游客不同,去太空也不忘带上保湿霜、唇膏和护肤液这些化妆品,安萨里说她要到太空化妆去!  相似文献   

13.
广角     
《广东科技》2012,21(6):8-8
日本大林建设公司日前公布了建造“太空电梯”计划,希望到2050年人们可以不用搭乘太空船只需一部电梯就能圆太空梦,图为“太空电梯”效果图。  相似文献   

14.
近日,到武汉参加湖北大学超级稻鉴定工作的著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谈到太空育种时说,“神舟”五号飞船携带1公斤左右的植物种子上太空,标志着中国在太空技术的广泛运用上跨上了新台阶。 航天育种是指将植物种子或枝芽搭载于返回式航天器,利用太空微重力、多种宇宙射线和短期过载等因素,使种子基因发生  相似文献   

15.
1991年11月28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正在太空中飞行,突然迎面“飞”来一物——一具苏联火箭残骸。航天飞机及时采取躲闪措施,才避免了机毁人亡的惨剧。对于这种“太空撞车”的危险,科学家早就提出过警告。据调查,在近地球轨道上,目前已经“登记在册”的10厘米以上的太空垃圾约有2万块。它们大多是废弃的火箭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月1日,新年的钟声刚刚响过,太空中随即传来了“神舟”四号飞船清晰、甜美的祝福声——“祝全国人民新年快乐!”中国人从未像今天这般感受到太空是如此之近。  相似文献   

17.
林晓光 《世界知识》2008,(12):38-39
《宇宙基本法》草案,将允许日本进行太空开发和使用以“防卫”为目的的军事技术,从而打破了日本近40年来关于太空非军事化的法律禁忌,为日本将来组建承担太空作战任务的“天军”扫除了法律制约,也将使日本的“和平宪法”进一步被架空。  相似文献   

18.
继美国“挑战者”号和“大力神”运载火箭等一连串的太空事故后,5月31日,蜚声世界航天市场的“阿丽阿娜”运载火箭,因发射时第三级火箭未点火,造成了报废一颗国际通信卫星,损失达5,500万美元的太空事故,再次引起人们对太空事业的不安。“阿丽阿娜”火箭早在世界上闻名遐迩。它得名于希腊神话中阿丽阿娜(阿莉阿德尼)公主的芳名。据说阿丽阿娜是克里特岛国王米诺斯的女儿,聪明贤慧,  相似文献   

19.
1993年2月4日,俄罗斯科学家在“进步”号宇宙飞船上,成功地进行了一次人造月亮——“太空伞”的试验。这个距离地面400公里高轨道的“太空伞”,其直径为20米。它首次同月亮那样将阳光反射到地球背面的一面,从此划破了地球黑暗寂静的夜空,这一试验的成功,是人类人工照明和能源利用上的新突破。 “太空伞”就是在太空安放一个阳光反射镜。这种反射镜外形像一把折叠伞,升空时收拢起来,到了太空再张开。为了让伞的重量轻,反射阳光的效果好,伞面由一种特制的镀铝塑料薄膜作基底材料,再在它的表面喷涂一层反光作用很强的银色铝膜。  相似文献   

20.
据报道,陆基卫星发射器将把3个“太空帆船”送入轨道,这些太空帆船在轨道上“杨起帆”并且只依靠阳光作动力,朝着月球方向航行。 欧洲、日本、美国,可能还有俄罗斯将参加这一场率先利用“太阳帆(Solarsall)” 技术的竞赛。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太阳帆可能展示不用任何燃料而又有可能比火箭推动的航天器走得更远的太空航行新方法。 太阳帆是靠光子在帆的发光表面反弹所产生的力推动的。在地球表面,这种推力作用很小。但是在太空中,在一个巨形帆上能产生足够的前进推力,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