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了历史上人们对幸福的三种不同理解,得出"幸福"的定义.并由此作为切入口,探讨了当代青年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社会条件和现实任务,并指出了在培养当代青年正确幸福观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杨帆  党蕊琼 《科技咨询导报》2014,(9):184-184,190
人们始终都在不懈的追求幸福,在当下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经济关系也造成了人们对幸福观的不同看法.高校教育在大学生幸福观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幸福观培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对存在于当代大学生幸福观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内容与途径,以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能否树立科学的幸福观不仅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幸福观伴随社会的转型与变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幸福观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觉醒与反思,到80年代中期的探索与迷惘,再到80年代末期大学生幸福观的分化与冲突……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不断演化的历史过程。追溯大学生幸福观变化的轨迹,寻找大学生幸福观演变的规律,不仅有着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而且对当代大学生科学的幸福观的形成也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能否树立科学的幸福观不仅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幸福观伴随社会的转型与变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幸福观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觉醒与反思,到80年代中期的探索与迷惘,再到80年代末期大学生幸福观的分化与冲突……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不断演化的历史过程.追溯大学生幸福观变化的轨迹,寻找大学生幸福观演变的规律,不仅有着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而且对当代大学生科学的幸福观的形成也有十分重要的买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爱军 《科技资讯》2010,(10):176-176
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现状呼吁幸福观教育"入手,阐述"幸福"这一范畴概念,探讨幸福的真实内涵,分析了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幸福观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振国 《科技信息》2007,(32):198-198
当代大学生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幸福观危机:幸福理想缺位、失范,幸福情感困惑、麻木,幸福人格与生活方式分裂、扭曲等。这一危机既是社会转型时期多元、多变、多样的社会经济关系的表现,也与高校德育中幸福观培养边缘化密切相关。我们要以人性关怀为出发点加强大学生幸福观培养,构建有助于正确幸福观形成的教育机制与社会环境,从而使高校德育充满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能否树立科学幸福观不仅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幸福观伴随社会的转型与变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论文将承接笔者对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大学生幸福观演变的有关研究,继续探讨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幸福观的演变历程:重新反思--多元发展--理性渐强.追溯大学生幸福观变化的轨迹,寻找大学生幸福观演变的规律,对当代大学生科学幸福观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当前社会对于幸福问题的关注主要侧重于对幸福外在条件的改善与研究上,从而忽视了实践主体精神丰富的重要作用。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中,幸福不仅是人的实现活动以及对于生活的合理的长期规划,同时也是德性的不断生成活动。相比于“享乐主义”和“禁欲主义”倾向的幸福观,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具有更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幸福是当代社会每个人都会去追求的,中西方早期哲学家因为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所体验的幸福感也不同,致使对幸福的问题也做出了不同的论述。我们在进行幸福选择时应汲取各个哲学家的可取之处,对我们的幸福之路做出一定的引导。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大多数高校学生因为价值观的不稳定甚至产生价值观扭曲的现象,使其在幸福的选择上出现了误区;因此,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当面临幸福选择时,应学会审慎沉思,做到知行合一,从而践履人生的幸福追求。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幸福观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实践,是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先进指导思想,积极将其融入幸福教育的顶层设计、幸福课堂、幸福文化、幸福网络、幸福实践等多维领域,引领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掌握幸福的打开方式,做新时代幸福的奋斗者.  相似文献   

11.
在大众传播时代"我上电视故我在"、"我快乐故我在",这种文化带给人们的快乐,没有理性的光芒,无法解决人们精神困境的种种问题,只是大众文化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数学文化的兴起,让人们看到了理性的光芒。"我思故我在",研究数学文化离不开研究数学史。在世界数学史上,希帕蒂娅(Hypatia)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杰出女性,读希帕蒂娅,看到的是人类对理性文化的不懈精神追求。今天我们研究数学文化,目的之一在于提高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数学素养。文化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胜负。在女子学院,培养女性理性思维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12.
康德的道德哲学中包含有丰富的德性理论,德性论是其道德哲学研究的目的,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康德德性理论的核心问题包括:德性专属于人这种“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只有人才能够拥有德性;从德性与义务、内在自由、准则的关系中才能准确把握德性概念;德性是幸福的前提和条件,德性与“配享的幸福”的一致才是人类道德实践应当追求的目的。当代人们的道德实践应注重道德原则与品格担当的统一,反思个体幸福实践。  相似文献   

13.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青团在高校青年教育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形势下,高校青年工作应当在认真领会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基上,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和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不断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树立共青团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更好地为青年学生做好服务,进一步推动高校共青团事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采用婚姻调适测定量表和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对1553名福建已婚女性居民进行调查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控制混杂因素后,婚姻调适不良是导致福建已婚女性居民幸福感不高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福建已婚女性居民婚姻调适影响幸福感,改善婚姻调适状态,能够提高幸福感,进而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5.
从广西青少年散打运动现状分析入手,调查统计了广西青少年散打运动成绩、身体形态、运动员的年龄、训练年限和文化学习情况等.比较了广西第十一届运动会青少年冠军与全国青少年冠军散打战术、技术的数据、资料,分析了广西青少年散打运动队训练情况和广西青少年散打教练员情况.认为广西青少年散打运动的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但竞技实力不强,和散打强省相比有较大差距,应当加强理论指导,加大投入,扎实搞好训练.  相似文献   

16.
成长于乡村,生活在城市的都市村姑田润叶这个人物形象,虽体现了作家路遥对传统女性的情感偏向,但在她身上更多地交织着的却是传统和现代的双重性.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交汇、矛盾和冲突,内在地决定了田润叶悲欢的命运,也使这个人物形象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人生活的终极目标,旅游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方式.旅游发展的初衷就是要服务于人的旅游和幸福生活的需要.但在消费社会里以消费为目的大众旅游逐渐背离了旅游发展的初衷——让旅游者成为消费者、旅游活动成为消费活动,从而遮蔽了旅游之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旅游发展幸福悖论的实质是“旅游发展”和“人的幸福”这二者之间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错位.从旅游发展中的异化现象入手,论述了旅游发展幸福悖论的内涵,提出了旅游健康发展的伦理价值指引:为了破解旅游发展的幸福悖论,必须确立人的幸福是旅游发展的主要目的,树立以发展伦理价值原则为指导的新型旅游发展观,践行合乎伦理的旅游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主体,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不仅关乎自己,更关乎学生的幸福和高校未来的内涵式发展.从教师职业幸福感这一视角出发,借鉴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提出了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三大敏感因素,由此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比较小岞半岛中青年和老年惠安女的服饰特征。得出不同年龄段惠安女服饰特征主要体现在上衣、下装和头饰。提炼出的服饰特征为当代服装设计提供了民族元素,并对惠安女服饰的传承和保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